第10章 宏图大愿

武当山的五龙宫是皇家建筑,唐太宗期间,有一年,天下大旱,飞蝗满天,饿殍遍地,朝廷也派人祈雨,但滴雨未下。

最后太宗发现长江中游的荆江段,上有洞庭湖,下有鄱阳湖,这里有武昌、汉阳,朝廷称为鄂州,百姓称它江城,这里年年发大水,最后唐太宗决定派人到千里之外的武当山求雨祭天。

唐太宗先下旨在这里敕建宫殿,供养玄天真武大帝神像,神像全身用黄铜浇铸,全身鎏金,看起来气势逼人。接着派一个叫姚简的人来此祈雨,任命他为“武当节度使”,叮嘱他务必做好祈雨工作,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姚简曾经辅佐过李世民南征北战,这个人不贪财,不徇私,公正严明,他来到这里,受到百姓拥戴,并且虔诚的拜访了武当山的五条龙,不久大雨倾盆,黎明欢呼,皇帝大喜。

武当山本来名气不大,从此威名远震,武当派弟子马上凌驾于五岳之上,成为令人神往的道教圣地,因为道教始祖姓李,所以这里建起了富丽堂皇的宫殿,周围的庙宇有800多间,仅入山便有四道门,玉华道长和三位长老都在三道门后的庙宇里修炼。

这里东为天柱峰,高耸入云,西为灵应峰,直插云霄,上面是五龙峰,一边是磨针涧。

山峰缭绕,形状各异,宫殿林立,环境清幽。

此时,阳光柔和明丽,秋风横扫落叶,林书毅正在思索师傅的内功心诀,让意念游走,身上的灵气上下移动,忽然发现自己能够调动全身的气息,手指开始有了力气,然后朝着落叶一指,落叶竟然横着飞出去了好几米。

林书毅跟着大长老学了半年,气流已经可以凝聚指尖。

然后缩拳,拳头落在石头上,石头裂缝。

起身,马步,双脚着地,石头上蹬出一个窝。

红长老看到后,非常满意,照着这种速度看来,这孩子很有天赋,而且聪明过人,器宇非凡,将来一定能成就大业,一统武林。

看着这孩子运气、练剑,心情大好。

也许一个人只有做了老师之后,才发现收到好学生,既尊重老师,又刻苦勤奋,心情是多么欣喜激动,红长老很快便把林书毅的进步之大汇报给玉华宫主。

第二天,玉华宫主将林书毅叫到跟前。

林书毅人虽然小,但走路稳健,面色红润,到了玉华宫主前马上下跪,“祖师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徒儿快快请起,将你最近所学的武艺给为师表演一下,看看进步了没有。”玉华宫主微笑并且温和的说道。

林书毅上前一步,“请祖师多多指教。”

说完,坐定,展示武当内功心法第一绝技,一指功。

林书毅做完,灯火动了一下,但是没有熄灭。

林书毅很惭愧,有些不好意思,然后又重新再来,还是没有灭掉。

玉华师傅告诉他,“不要急于求成,静下心来,全身气流汇于五指,迅速发力,再试一次,你只差这么一点火候。”

林书毅照着玉华师傅的做法,盘坐下来,目光定住灯芯,眯眼放松,两手平放,位于肋下,呼气、吸气,屏气凝神,气流从全身流入胸部,再源源不断汇集于五指,手掌反转,直指,灯火挣扎了几下,忽的灭了。

林书毅终于松了一口气。

玉华道长亲自站起来摸了摸林书毅的头,“徒儿,你进步很大,超出了常人,继续努力。”

林书毅接着表演一套拳脚功夫,拳头带风,步履稳健,出拳快捷有力,虽然比起成人力道不够,但武当雄风已初见端倪。

玉华宫主非常满意的问,“徒儿,最近读了些什么书?”

“报告祖师,徒儿最近读了《三玄》”即《老子》《庄子》《易经》。”

“有什么收获呢?”

“报告祖师,收获很大,当徒儿读到庄子的《逍遥游》,徒儿很高兴,如果徒儿能够练成轻功,也可以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岂不快哉。所以徒儿要不断学习,然后像大鹏一样练成轻功。

当徒儿读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弟子非常激动,就像我练习的武当功夫,要不断的复习巩固,不断进步,才能不负师傅重托。”

“说得好,徒儿,最近有没有什么要求要和祖师说呢?”

“徒儿希望祖师事事如意,笑口常开,多教徒儿武功。”

“好,等三大长老教授完你武功绝学,我就教你绝世武功,把你当作我的第108代传人培养。”

“谢祖师,只是徒儿还不想当观主。”

“那你想做什么呢?”

“我想天下无敌,让世间再没有贫穷、苦难、没有恃强凌弱,没有祸患,没有杀伐纷争。愿民生安定,国家太平。”

“玉华祖师若有所思,徒儿,为师也曾经这么想过,但是如今年龄大了,没有这么多宏图大愿,也没有这么多的铮铮誓言,但是为师希望你能做到,为武当振兴而立功立德。”

林书毅立刻跪倒在地,双手握拳叩拜,“徒儿谢祖师教诲,徒儿谨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