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如一枝红梅独秀

楚清扬出门的时候临近晌午,下了两天的雪终于停了,太阳也露出了头。楚清扬在领头公公的带领下携着珊瑚和蓼蓝缓缓向紫宸殿走去,殿外一片白雪皑皑;楚清扬身着玫红色通袖袄,头戴一只金步摇,耳着玉珍珠,沐浴在阳光下,倒映在雪地中,给白雪添了份颜色,宛若这寒冬中的一枝红梅。说来这身上唯一的败笔就是画了跟这衣服不相称的妆容,可即便这样,也难掩楚清扬倾国倾城之貌。

楚清扬看着这宫里的景象,错落重叠的宫殿逶迤不绝,来到这紫宸殿前更觉得威仪无比,虹梁秀柱,碧瓦金砖,仔细一瞧这殿外站两行侍卫,保护着这宫中最重要的人。

楚清扬视力极好,远远看见有一个人身着白色宫装长衫,站在紫宸殿门外一侧。走近了看,觉得这是位翩翩佳公子,楚清扬也不害羞,只是上下打量了会儿那位男子,身体笔直修长,俊逸无比,就只是站在那里,也难掩这男子的高贵气质。

楚清扬发现这男子也反过来盯着她,似乎这才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埋下头去。楚清扬不知怎么的,只觉得脸上滚烫。

楚清扬被领头的公公带到一个比较偏的角落里入座。这位置是按着级位来的,楚清扬才入宫半载,虽有封号,却也只是个虚挂的名头,旁人清楚这楚清扬虽没被宠幸,却好歹有个当太傅的爹,虽说被带到角落安坐,可却没什么委屈可受的。

楚清扬提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些许,毕竟这样的结果是她想要的。座在角落里没有人注意她,她也开始打量整个紫宸殿,看着来人,唏嘘不已;虽然在楚清扬的记忆中见过一些东西,可毕竟她从魂穿过来后就没有接触,自然这番景象足以让她瞠目结舌。

在扫视的过程中,楚清扬看到了记忆中的楚父,坐在对面的第一排上,楚父也正好对上了楚清扬的视线,父女相见,只需相视一笑,便能道尽心中思念。

楚清扬看着殿中的大臣以及各位嫔妃,都就位了,而殿中还有三个席位空着。一是当今圣上的座位,二是圣上旁边的一个位置,三则是圣上下方最左边的第一个位置。

疑惑中,楚清扬看到刚才站在门口的那位白衣男子走了进来,面带着微笑,看起来温润如玉,其气宇之中楚清扬便断定这位男子绝非等闲之辈。

楚清扬看着那位男子往左方位置走去,那位男子刚坐下仿佛发觉了一双眼神的监视,直直的望向了楚清扬,这回望的速度杀了个楚清扬措手不及。无奈,楚清扬不禁想,若是现在低下头去,难免会被他误会。楚清扬保持着淡定,面带着微笑向那位男子点了点头。而那男子却似乎有些惊讶,旋即平复,也只是向楚清扬微笑着点点头。

大殿之上,一位公公提着嗓子报着:“皇上驾到,皇后娘娘驾到。”

此时,所有人都站了起来,楚清扬这才看见一对璧人走了出来。楚清扬有些惊讶,没想过这皇帝会如此年轻,一身黄色缎锦五爪龙袍,修身的衣服显现出了皇帝的气宇轩昂,眉目之间尽显的是帝王的阳刚之气,那眼睛像黑曜般闪烁。旁边的皇后则身着深红遍地金的通袖袄,发髻上带着一只栩栩如生的金凤,耳坠是上等的金镶玉,看起来风雅韵致,温柔敦厚,不失了端庄贤惠,母仪天下。

台上之人望了望四周,目光在楚清扬身上停留了少顷,便道:“免礼,各位爱卿快快坐下,番邦使节,请尽情享受我华夏国的美食。”后面是一片笑声与对皇上的恭维之声。

楚清扬坐下后,便观看着殿前的歌舞,每位舞者看起来都是体态轻盈,步伐轻快,腰身也是及其柔软,一支舞过后,楚清扬悄悄招了身边的蓼蓝,“蓼蓝,你自小在宫中生活,你可知,那左上方的年轻男子是谁吗?”

蓼蓝轻抚在楚清扬耳边道:“回娘娘,那是皇上的弟弟崇宣王,和皇上都属太后所生。”

楚清扬听后便不经意打量了两人,眉目之间果真还有些许像,一个是皇帝百里墨轩,一个是崇宣王百里兰胤。

歌舞结束后已是下午,天都快黑了。这时番邦使节站了起来,此人身形魁梧,络腮胡子一大把,豪迈之情溢于言表。

“皇上,此次来朝拜,还有一样很贵重的东西献给陛下,不知陛下和众人可愿猜猜这是什么?“番邦使节随之从自己的怀中掏出一个圆滚滚的东西,像打磨的很圆的石头。

这时,大殿里一片喧哗,有人便站起来就道,“哈哈,这还能是什么,在我华夏国,这些东西多得是,这不就是打磨得很圆润的石头吗,路边随便捡一颗,好生打磨打磨,不就成了吗。”这位大臣一说完,整个大殿可谓是哄然大笑。

还有人跟着嘲笑道,“说不定这连石头都不是,指不定是哪条路边捡来的泥丸呢!”

这位使节,明显感觉这笑声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有些气极,“哼,我看这华夏国也没几个人能识货,若是不知道,这位大人可就不要乱说。堂堂华夏国,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何必嘲笑我番邦,今日我有意想献宝给皇上,难道华夏就是这样的待客之道!”此位使节一甩手将那石头重新放回自己的怀中,一屁股坐下。

大殿之上的百里墨轩眼眸冰冷,扫视四周,瞬时四周一片鸦雀无声。楚清扬似乎也感觉到了一丝冷意,心想一个眼神便能让在坐的所有大臣娘娘全部闭上嘴,可见这百里墨轩的威严;楚清扬盯着百里墨轩,好看的人她见多了,像这样好看高冷的人她也没少见,不过这眼眸中散发出的冰冷气息附带着这俊逸的脸庞,确是楚清扬在世以来从未见过的。

百里墨轩薄唇微启,语气中震慑力依然犹存,“使节,刚才大臣们不过是跟你开了个玩笑,又何必介怀呢,不如将那圆东西拿出来再观赏观赏可好。”

一看那番邦使节,也不是爱记仇的人,番邦使节又重新站了起来,掏出那圆滚滚的东西,摆在众人面前,番邦使节这种豪爽的性格倒是楚清扬很是喜欢的。

此番大臣和娘娘们并没有发出声音,只是各种猜测,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看起来像是石头,可却又不是石头,众人皆摆脑袋。

楚清扬不经意扫视四周,就连自己的父亲脸上也多了些许愁绪,百里墨轩表面看起来虽没什么表情,但以楚清扬五点二的视力看得见那百里墨轩眼神中也有些许焦虑。

楚清扬似乎明白了些什么,若是这答不出来,番邦便会笑我华夏无能,竟没有一个人能说出那是个什么东西。楚清扬心想,既来之,则安之;本不想出头,可好歹这也是以前的楚清扬长大生活的地方,虽谈不上保家卫国,可这华夏脸面却不能失。

楚清扬缓缓起身,从最尾部的角落绕到殿中,行了礼,便道:“皇上,不如让臣妾来猜猜这东西,臣妾乃一介女流,若是猜对了,便可认为是臣妾运气好;若是猜错了,也不失华夏体面。”

百里墨轩看着殿中之人,眼睛一亮,人美声甜,声音流转沁人心脾,点头道:“好,准了。”

楚清扬走到那使节面前,先行一躬表示对此人的尊敬,“此物并非石头,也非泥丸,这乃是一稀有宝物,叫‘夜明珠’,是一种在夜里,人眼能明视的自然发光的宝物。“楚清扬对着使节微微一笑,”使节,小女子说得可正确?”

使节虽有惊讶,却也豪迈,一声大笑:“哈哈哈,没错,这就是夜明珠,没想到这华夏国的众多大臣还没有一个女子有见识。”

楚清扬不想使节如此说来,只得故作淡定,嘴角微勾,后朱唇微启,“使节说笑了,我一介女流怎会知道这么多,只是之前听圣上提起过。虽有听过这夜明珠,可也从未见识过,今日有幸得以见到,实敢荣幸,兴许也就只有番邦这人杰地灵之地,才能产出这珍贵之物。使节能将这珍贵宝物献于我朝,乃我朝之幸,可见番邦对我朝衷心,清扬代表在座各位大臣娘娘及华夏民众,感谢番邦族人!”

楚清扬说话字字清晰,语速得当,虽说这番是恭维之话,可出自楚清扬口中便让所有人都觉得很真实。

此时在场的所有众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楚清扬:或恭、或敬,或妒、或嫉,或疑惑、或欣慰。

番邦使节听了,更是开怀大笑,这番话无疑是对他们番邦的赞美,谁听了谁都会高兴的,“皇上博闻强识,见多识广,方才是我失礼了,请见谅!”说着便双手捧着这夜明珠,半偻着腰献上。

此番过后,便又是歌舞升平,觥筹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