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外患暂消。
酒宴中的赴宴者仅有两人。
一者中年文士,四旬上下,一举一动之间颇有温文尔雅之风,只是两鬓的斑白悄悄的表露出他的处境或许不像其表现出来的那么安逸平和,乃是豫州郡之太守诸葛玄。
而另一人,剑眉星目,虎背蜂腰,英气逼人,正是不见踪迹多时了的孙策。
“我父为了朝廷之体面,天子之安危,舍生忘死,东征西讨,没想却死于刘表黄祖宵小之手,此仇不报,孙策安为人子?”
“然小子身份低微,无兵无权,虽有一腔怒血,亦难以撼动二贼分毫,本想在柴桑稳步发展积蓄势力,却不想为那柴桑豪族姚氏所不容!”
“不得已方出此下策,望郡守大人垂怜,赎孙策先斩后奏之罪!”孙策以首叩地,泪流满面,声声愤恨,使人不由得生出一股怜悯之感。
“唉!想不到汝竟有如此孝心,念在汝孝心可嘉,此事便就此接过罢。”诸葛玄叹息一声,似乎对孙策的遭遇颇为动容。
但是卖力表演的孙策心中却其如今的处境了然于胸。不由得对其死要面子的作态有些嗤之以鼻。
豫章郡虽为扬州六郡之中数一数二之大郡,人口土地名列扬州前茅。
可是其域虽大,人口虽众,但是其开发程度始终持续低下不便于居住,加之道路阻隔政令不通,又更兼有各县乡豪强林立,不服其管教。
而南方的山越也是频频反叛,时常劫掠而出,霍乱州县,所以,诸葛玄疲于应付之余,又哪里管得了三百里之外的柴桑呢?
若说孙策的柴桑长之职乃是有名无实,那诸葛玄的豫章太守之位便更是名存实亡。
豫章郡守之政令如今已经难出南昌县之外了。
不过,智者不兴无名之师,为了减少将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只是一些该走的程序和过场而已,孙策还不至于懒到如此地步。
“只是刘使君毕竟乃是本守之故主,与我有旧,未免世人唾弃,本守万莫不可与之为敌,既如此,汝当如何处置?”诸葛玄又是一番装模作样后,终于道出了自己正真的顾虑。
“此乃下官家门之私,自然与郡守大人无关。”孙策闻弦知雅意,立刻打消了诸葛玄的顾虑。
“伯符入席良久,尚未动筷,快尝尝我豫章的特产风味。”此言一出,诸葛玄果然如释重负。连同称呼亦轻松随便了许多。
气氛缓和之下,两人推杯换盏之余之间的关系亦精进不少。
“听闻府中有贵客到访,亮等特来拜见。”可是在就二人酒酣热耳之际,一大一小两名俊秀的少年不知何时立于堂外,拱手而拜道。
“哦?此二位可是贵府公子?”孙策亦还了一礼后,面带疑惑的看向诸葛玄,心中却猛地一跳“难道是……?”
“老夫无子,此乃吾兄遗子。”诸葛玄摇摇手道,只是看向二位少年的目光之中满是掩饰不住的慈爱。
“小侄拙劣,冒犯闯出,是老夫管教无方,望伯符勿怪。”诸葛玄向孙策微微欠身,稍表歉意。
“岂敢、岂敢!”孙策连忙拱手谦让,只是用余光扫向稍大一点的少年的眼眸中精芒一闪而逝:“果然如此!”
“老夫为伯符介绍一番,长者乃吾兄之四子诸葛亮,幼者为吾兄之五子诸葛均。”诸葛玄向孙策介绍一番后,又颇有威严的向二子命道:“汝等既已擅入,还不拜见来客?此乃新任柴桑长孙策,尔等当以兄礼侍之。”
“诸葛亮(诸葛均)拜见柴桑长。”诸葛亮和诸葛均规规矩矩的一拜,显示出良好的家风和修养。
“二位贤弟,无需多礼。”孙策亦是还了一礼。但是借着这个机会看着眼前这个在历史中名动华夏的千古明相,忠诚和智慧的化身诸葛亮时,孙策心中不由一时感慨万千,杀机四起!
“虽然诸葛亮此时还未成长,但是一个人的个性往往在年幼之时便已经定型,随着其人逐渐长大只不过是慢慢加深完善这个印象而已,以诸葛亮对汉室的情怀,在未来的某一天,必然会站在注定要于刘汉为敌的自己对面,必然是自己争霸天下之路上的一所难关。这一点几乎没有任何意外。但是,如果我在这个时候抢先出手提前扼杀这个幼龙又会怎么样呢……?”
“唉,我此次前来除了于诸葛玄求和之外,还有一件重要之事,万莫因小失大,得不偿失。也罢,毕竟其人毕竟完全成长,尚有操作的空间!”孙策心中叹息了一声,打消了这个诱人的想法。
“况且……!”孙策想到自己背负的神秘空间后,心中不由得一定,接着便变得火热起来:“我有系统的加成,未必不能化不可能为可能!”
“不过,这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还是要先着手于眼前。”孙策心中却是明悟非凡。
“我闻太守大人另有一侄,名曰诸葛瑾,有国士之风,甚是想要拜见,不知太守大人可否引荐一番。”孙策又是顿首一拜,道出心中所欲。
“此子早已成年,不与老夫同住。”听到孙策如此赞誉自己的侄子,诸葛玄与有荣焉。
“哦不知其人现在何处,还望太守大人相告,以解我相思之苦。”孙策态度诚恳的继续追问。
“唉,此子于家人失散,老夫只知其流落于江东,却不知其身处何地。”诸葛玄缓缓而言,不知道是真的不知道诸葛瑾的下落,还是不看好孙策,因此并不想促成两人的见面。
“哦,居然还有如此之事?”孙策闻言不由得眉头一皱,有些失望起来,却是不太相信诸葛玄所言。
史书中记载,诸葛瑾为了避免战乱迁往江东之后与叔父诸葛玄和一众弟妹失联,不过,孙策看到这条记载之时,暗暗无语。
诸葛玄贵为一郡太守,办公府邸皆有定论,诸葛瑾有国士之才怎会如盲人聋哑一般不知其所?真乃荒天下之大谬。
孙策将诸葛瑾此举解读为,不甘于萌阴于叔父羽翼之下,宁愿自己独立打拼的傲骨。
也只有如此方不负诸葛瑾名士之名。
“老夫尚有公务要处理,贤侄请自便。”诸葛玄端起案上的已经有些冷掉的茶杯装模作样的吹了几口,下了逐客令。
“如今天色已晚,下官亦有柴桑诸多事傍身,如此,孙策便不叨唠了。”孙策看了一眼堂外大亮的天色,亦满口胡言的识趣的告辞而退。
“此人,用心不纯。”可是,就在孙策刚刚离去后,一直在旁边正襟危坐,静静聆听诸葛玄和孙策对话的诸葛亮却突然出声而言。
天才总是有迹可循的,诸葛亮年纪轻轻便轻易的洞破孙策伪装,明确的直接视到了孙策的本心,不免让人咄咄称奇。
“嗯,亮儿所虑不差。”诸葛玄满是欣慰的冲着诸葛亮抚须颔首,接着又道。
“呵呵,世事浑浊,不可求至清,此人虽然用心不纯,有心利用于我,可是换言而知,又何尝不是为我所用呢?”
诸葛玄轻然一语道出了自己的本意,显示出了他真正的政治水平,让一旁闻言的诸葛亮不由得眼眸一亮,陷入了沉思之中。
而孙策自然是不知道堂中这对叔侄的对话。
心情轻松的他对本次南昌之行的成果还算满意,此行取得了诸葛玄的谅解,并与之达成了互不侵犯协议,不可谓不好。
“只是没有得到东吴名臣诸葛瑾的线索……。”孙策想到这里心中还是有些耿耿于怀,但是转念一想,他却不由得释怀了。
“至于诸葛瑾只能日后再说了,但是只要他身在江东日后就一定跑不出我的手心!”一心想要称霸江东的孙策十分自负的想着。
“只是不知子翼之处,结果如何。”孙策语气幽幽,隔空向西方看去,仿佛可以隔着万重山水看到蒋干之身一般。
而顺着孙策目光看去跨域万重山水,与之相对的长沙郡治所临湘县的长沙郡守府内,一场宴会此刻也接近尾声。
“须知敌之敌乃友,府君与我主孙策为盟,当不失明智之举。望府君思之慎之!”堂上,蒋干引经据典,据理力争,极力说服着筵宴的主人。
“也罢,本守便听从汝言与汝主立盟。”而其主人长沙太守张羡愁眉苦思良久,终于缓缓点头,答应了蒋干的诉说和主张。
“蒋干替我主拜谢府君。”蒋干面露欣喜,长身一拜,如此终于不负孙策之首托。
“只是此盟,你知我知天知地知,不可泄于他人之耳。”张羡有些不放心的又补充一句。
“理当如此。”蒋干却哈哈一笑,交口赞成。
……
……
“倒是我关心则乱了,以子翼之才,此刻怕是早已功成而退了。”领教过蒋干辩才的孙策忽然又摇头一笑,暗嘲自己患得患失。
“如今外患只剩下黄祖一处,不过黄祖与我乃不可调和之仇,不可取巧,只待将来真刀真枪做过一场,以真正的实力来见真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