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暗藏玄机(第二更)
参谋长说出来的这一连串数字有理有据,藤田少将想反驳都找不到理由,只能选择支持。一张脸同时变得兴奋起来,盯着参谋长很认真命令:“岗村司令官命令说的很清楚。”“石家庄城防部队之前损失的部队不能就这么算了。灭不了翼中八路军,我们也要打一打攻击我们的其他八路军……”“既然独立旅已经撤离石家庄,跟我们打巷战的其他八路军也在撤退,那就给对手来一个痛打落水狗,让他们不能轻易撤离石家庄,想走也要留下点儿什么。”“预备队都到位了吗?”“哈衣……”参谋长马上介绍:“收到岗村司令官阁下命令,卑职就把两个大队的预备队以中队为单位派到战场最前沿。”“加上已经联系上的前沿部队,我们最少能出动三个大队向八路军撤退部队发动反攻,把他们堵在城门口聚而歼之。”藤田少将没有接话,盯着参谋长继续问:“炮兵呢?他们都准备好了吗?”参谋长再次点头:“卑职把城内所有迫击炮跟山野炮和步兵炮都集结到一起,分成四个部分,全部瞄准石家庄四座城门。”“只要将军您下命令,这些炮兵会第一时间用炮火封锁四座城门,不给八路军撤退部队任何离开石家庄机会。”“除非他们愿意冒着撤退部队十不存一的风险顶着炮火硬冲,不然他们只能被我们堵在城门口。”“等反攻部队杀到城门口,他们就能联合炮兵一起向八路军撤退部队发动反攻,将他们消灭在石家庄城内,给石家庄驻军战死的士兵报仇……”藤田少将很满意点了点头。从参谋长汇报跟前线送来的最新战报和情报来看,战场上的胜利天平已经完全倒向自己。只要接下来战斗不发生意外,城内正在撤退的三千八路军必败无疑!有了这场胜仗,石家庄城防工事被八路军突破这件事儿就好跟上面交代了。大不了直接告诉上级,城防工事是自己主动放弃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八路军攻城部队引进城内,用巷战跟围歼战消灭他们。深吸一口气,很认真命令:“那就开始反攻……”“反攻部队的穿插速度一定要快……”“炮兵用炮火封锁城门后立刻杀到城门口,直接将八路军撤退部队堵在城门口,聚而歼之。”“防止他们重新退回城内,依托房屋跟巷战工事跟我们决战到底。”“就算最后顺利全歼城内所有八路军,我们的反攻部队也会在战斗中付出巨大代价,太不划算。”“把他们堵在城门口聚而歼之,我们可以尽情的发挥炮火优势,用炮火重创八路军撤退部队,反攻部队上战场收尾就行了……”参谋长马上领命:“请将军放心,卑职现在就去安排……一定用最小代价全歼城内所有八路军撤退部队。”…………“呜呜呜……啪啪啪……”三颗红色信号弹突然在石家庄日军驻军司令部周围升空,爆炸后变成三团耀眼红光。埋伏在战场最前沿的两三千小鬼子迅速出动,以中队跟小队为单位杀出刚刚藏身的院子和房屋,顺着街道巷子快速朝城门口穿插过去。“轰轰轰……”剧烈的炮弹爆炸声同时在城门口响起,火光飞溅,浓烟滚滚。不少战士因为躲避不及时而被炮弹炸飞,惨死在城门口。对八路军而言,炮弹爆炸声就是命令。正快速向城门口撤退的八路军突然掉头,跟着各自班排长重新杀回巷战战场,属于自己的战斗位置。而日军穿插部队必须经过的街道跟巷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平静。一墙之隔的院子跟房屋内,八路军机枪手正小心的转动枪管,或是把枪管伸出早就掏好的射击孔,做好射击准备。鬼子参谋长对城内八路军的兵力分析一点儿问题也没有。但他忘了八路军还有两个团的预备队一直守在城外没有动。巷战部队快速撤离战场的同时,两团预备队正在夜色掩护下悄无声息抵达战场最前沿,跟参与巷战的四个主力团来了个对调。更重要的是:他们加入战场并没有选择跟日军反攻部队硬碰硬,而是利用街道跟巷子布下大量口袋阵,等着日军反攻部队主动往里面钻……距离前沿阵地大约五十米的一个院子内,一个八路军连长正通过射击孔盯着街道上越冲越近的小鬼子,满脸都是兴奋。指导员站在旁边,亲自操作一挺刚刚缴获的轻机枪,只等连长一声令下就把眼前小鬼子打成筛子。“连长……一个小队的鬼子……已经完全进入我们口袋,要不要打……”指导员满脸期待提醒。连长刚准备把打字喊出口,街道尽头又冒出一队小鬼子,而且还抬着重机枪,一看他们架势就知道这支小鬼子不同寻常,果断改变命令!“再等一下……”连长果断改变命令。“后面好像还有小鬼子主力,我们抓大放小,把眼前小鬼子送给刚刚撤退的四个团去收拾。”连长说话功夫,街道尽头冒出来的日军已经超过一个加强小队,后面还有源源不断的日军涌上街道。指导员先是一脸兴奋,觉得自己撞大运,逮着一条大鱼,很快他就高兴不起来,反而露出一副担忧表情。部队虽然在之前的战斗中当预备队,没上过战场,连里几乎没有伤亡,但满打满算也只有一百三十多号人。日军一个满编步兵中队都有一百七八十人,加上一定数量的重机枪手,两百二三十人都算少的,兵力差不多是伏击部队的两倍。双方这么大的实力悬殊,部队能把他们拿下来吗?万一伏击战没有速战速决,吸引更多小鬼子朝战场杀过来,最后不仅没能干掉对手,还会把自己陷进去,那就太得不偿失了。赶紧朝连长提醒:“这么多小鬼子,我们能吃得下吗?”“连长,贪多嚼不烂,我觉得咱们还是悠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