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叶教授做了承诺。陈扬说出了他与许馨的“故事”,以及他的小心思,一点都不隐瞒。叶教授愣愣的看着陈扬,好久没有开口。“哎,请先评论一下。”“评论什么?”“难度。或者你直说,我的想法是不是非常荒唐。”叶教授笑了笑,“爱情美好,追求受情并不荒唐。但是,追求爱情的难度确实存在。”“你估计难度有多大?”“这个么,比你自学考试拿到文凭的难度大溂陈扬有点泄气,“难度这么大,那我得算算成本有多大。成本太大,不如放弃。”叶教授摆了摆手,“我没让你放弃。我只是说,难度很大,难度太大。”陈扬道:“教授,帮帮忙呗。”叶教授忙道:“别,我帮不了。我当年娶媳妇,还是组织帮忙的呢。”叶教授可不傻。陈扬想娶叶馨,基本上等同于癞蛤蟆吃天鹅肉。晚上,叶教授家。女儿叶菁来看二老。叶教授把夫人曾教授也叫过来,对母女二人说了陈扬的事。曾教授道:“不靠谱,这事不靠谱。”叶菁道:“我看靠谱。只要一个愿娶,一个愿嫁,就很靠谱。”叶教授道:“小陈倒是愿娶,可人家小许愿意吗?即使小许愿意,人家老许两口子愿意吗?”叶菁道:“恋爱自由,婚姻自由,小许愿意就行,与老许没有关系。”曾教授道:“你说得倒是轻巧。在实际生活中,哪个没有父母同意就出嫁的。”叶教授道:“所以说嘛,小陈让我帮忙,我哪敢帮忙啊。”叶菁道:“这个忙你们不帮,但我得帮。”曾教授道:“菁儿,你可不要瞎折腾呀。”“妈,爸,你们放心,我是不会瞎折腾的,小陈也是不会瞎折腾的。”陈扬是自己的干弟弟,生意上的好伙伴,叶菁当然帮忙。可陈扬那边却先打退堂鼓。因为两个小家伙。思虑再三,为了不伤害两个小家伙,陈扬决定暂时收起自己这颗燥动的心。郎所长兑现诺言,为陈扬介绍邻居于鑫。就在附近的一家小饭馆里,郎所长请客,请陈扬和于鑫二人。见面以后,陈扬和于鑫二人互相打量对方。四十岁的于鑫,瘦得像根竹竿,与陈扬想像的形象完全不同。握着陈扬的手,于鑫笑道:“小陈,我是不是瘦得有点可怕?”陈扬笑道:“倒不可怕,我们村里就有一个人,应该比你还瘦。”“哦,坐下说,说说你村里的那个人。”陈扬和于鑫坐下。郎所长点好菜回到包间,也坐了下来。“我们村里那个人,绰号叫竹片,现在大概五十多岁了。打从我有记忆起,就没见他下田干活,村里也把他当五保户对待。因为他太瘦了,一个成年男人,怎么着也得有百把十斤。可他的体重,一直就只有五六十斤。”郎所长问道:“他结婚了没?”“还结婚,谁嫁给他啊。在我们农村,穷人和残疾人,只能一辈子打光棍。他瘦不拉几的,就是一个残疾人。他根本就不能干活,也干不了什么活。有一次他去割猪草,正好遇上一阵大风,结果把他刮飞了,飞了十几米才掉到水稻田里。”于鑫问道:“他看过医生吗?”“看过,去过县医院,什么毛病都没有,身体非常健康。他能吃能喝,消化能力好,饭量比我这个年龄的人都要大。那个猪头肉,他一口气能吃三大碗。我老丈人是村医,经常检查他的身体。据我老丈人说,他身体好得很,少说也能活到八、九十岁。”郎所长和于鑫都听笑了。郎所长指指于鑫,“小陈,你猜猜他体重多少?”陈扬再次打量于鑫,“八十斤左右。”于鑫竖起大拇指,“准。”郎所长道:“我体重一百二十五斤,小陈你呢?”“一百六十五斤。”于鑫感叹道:“一个陈扬相当于两个于鑫啊。”郎所长笑道:“小陈,你说的你村里那个人的德行,跟于鑫的德行差不多,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吃。”陈扬笑笑。于鑫点着头道:“我到过很多医院,看过很多医生,做过无数次检查。奇怪的是,什么毛病也没有。吃什么怎么吃,体重都没达到过九十斤,你们说气人不气人。”郎所长笑了笑,“好了。小陈,老于的德行你已经知道了。”这时,酒菜送进来了。酒是白酒,三个人互敬。于鑫道:“小陈,我这个人不爱八卦,但作为左邻右舍,我还是通过老郎了解了你。如果有冒犯的地方,请你理解原谅。”陈扬微微一笑,“这没什么,我也通过郎所了解过你。”“你是企业家?”“不是,我没做实业。”“你是生意人?”“算是吧,一个小商人而已。但实际上,都是我的合伙人在管理。”“生意怎么样?”陈扬道:“还行。主要是我比较求稳,只能赚十块钱的生意,我从不奢望赚十一块十二块。”“你到上海来的目的是什么?”“读书。我在参加大学自学考试,离上岸还差半年。半年以后,我想努力考研究生。”于鑫点点头,“小陈,你是励志榜样啊。”陈扬也不想全说自己的好,他想损损自己。“其实,在正常情况下,我早考上大学了。我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三个妹妹。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也就是七七年,我政审被刷。不久我父亲杀人,我就彻底没了出人头地的希望。”郎所长和于鑫都很震惊,他们没想到陈扬还有这个背景,但他们也没敢再问。“不过,我父亲还活着。如果正常的话,十年内他就能出来了。”于鑫感叹了一句,“小陈,你很不容易啊。”陈扬道:“不过我家现在很好。我大妹是军属,我二弟是企业家。下面三个妹妹弟弟,都考上了重点大学。我这个当大哥的,已基本上完成了当大哥的使命。”郎所长举起酒杯,“老于,咱们敬当大哥的一杯。”三个人碰杯喝酒。郎所长道:“现在,咱们说说胡同里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