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自会献给大王 (求打赏月票推荐票!)

秦月娥听了这番话,被说的服服帖帖。“可是那要得等多少年啊?”东方奚摇摇头,“少则三年,多则五年。无论如何,我肯定不会就这么跟着你去见你族人。我不会做司马相如,你也不是卓文君。”“司马相如是何人?”“一个你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的人。司马相如是寒门出身,靠着文章写的好弹琴技术高,取悦了贵族女子,随后带着贵族女子私奔,到最后两人逼迫女子的家人就范,给他分了财产。但是最后,那个贵族女子过的并不好,那个贵族女子就叫卓文君。”这番话显然是暗示,秦月娥这么聪明的人自然听得懂。“东方君懂得真多”,秦月娥贴在东方奚胸口,心里面却盘算着到底怎么才能缓和族人和东方奚的关系,族人和东方奚两个都不能丢。“那我今日跟着你一起进城,去找县府的人登记,然后我就跟着你回家。”东方奚听闻,又是一怔。自己想做某强东,可没想到秦月娥并不是某小京,那自己也日后不能有负于她秦月娥。东方奚抬头,天上的乌云都被风刮跑了,太阳缓缓地从乌云后爬出来。云卷云舒,大丈夫岂能久困于私情而不博取功名,为今之计,把秦月娥娶了放在家里才是妙。今天都被她强上了,谁知道下次她还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成亲是一劳永逸的办法。秦月娥看着清纯无害,但是胆子比谁的都大,只是她还挺有眼光的。“那你伯父父亲那边……”“诚如你所言,他们本来也不看好我们的婚事,让你去也是为了看看你是否能为他们所用。大王就要加冠,现在地方各处都在安排自己的人手。今年举吏怕是要出不少状况,你可要小心。”“放心。”秦月娥才不放心,没有她打点,东方奚不知道要爬到猴年马月。………………咸阳城,太傅府邸。五进之宅,四面都是园林,桃李芳菲,绿植如盖,亭亭相连。正是夏日,蝉鸣聒噪,但是在中院里,琴音袅袅不绝于耳。前后多个门厅,都被严格把关,任何人都不得随意出入,四面的围栏里立着身高八尺的黑衣死士。一个身穿白色深衣的青年男子坐在堂中,头发在身后被束起,身上披着一件白色袍子,他坐在这院子里正听着这乐曲。白衣青年坐在上座,而他座下乃是一位正值四十的壮汉,大腹腆着,但是从面上看去却极为和善,额间三条横纹,脸颊上带着笑意。“大王,此曲可还悦耳?”“善。”王绾拂拂衣袖,那琴师就退了下去。“太傅近日都在忙些什么?许久不入王宫。”“看些古书。”“什么书?”“吕相所着之书,《吕览》。”“寡人早就听闻吕相集合了上千士人,专门作《吕览》。如今已经成书了吗?”“回禀大王,书尚未齐,但是我这里已经有了一些篇目。”“寡人也想一阅。”“吕相说,等书成了,到时候自然会把《吕览》完完整整的献给大王。”王绾话里有话,嬴政又岂会察觉不出。是的,秦国最麻烦的不是文信侯,而是长信侯和昌平君。秦王政听了,他忽的站起,踩着席子来到廊道边上,看着平静的湖面,目光渺远。王绾见状,撤走所有人,只留他一个人还有王政的中常侍赵高侍奉。秦王政缓缓道:“还有半年的时间。”王政眉眼狭长,鼻梁高挺,叵耐气势非凡,临高而立,威仪万千。“大王勿忧。昌平君会把一切都办妥的。”秦王不语,一侧一个身高八尺、体格异常强壮的黑衣隐官见势,急忙上前,这人就是中常侍赵高。赵高对王绾语曰:“长信侯如今就住在太后宫里,自那日朝会结束,长信侯整日闭门不出,昌平君宴请他,他不出门;乃至于文信侯邀请他,他也不出门。”【长信侯:嫪毐;昌平君:熊启;文信侯:吕不韦】“近日太后宫中有细作传出话来,嫪毐有谋反之意。有一个知情人,跑去了云阳县,如今嫪毐正派了杀手去追杀他。”赵高说着,把卷帛书递给了王绾。王绾打开帛书一看,上面是一个人的名字。“他现在在哪里?”“据说逃去了他的老家,云阳县。那里是老秦公的地盘。适才,秦公大子大夫秦戟不久前才归家暂歇。”王绾听了,走到秦王身边作揖,“不知陛下打算如何处置?”“寡人要留着他,作为长信侯谋反的证据,以应不测。”王绾知道,王政不相信昌平君,所以也想自己留一手。“秦太公那边,我会亲自派人去察看。大王放心。另外,微臣这里还有一件事。”王绾恭恭敬敬将一份帛书递给嬴政。“上卿王绾亲启|吕相执政长达十年之久,已深得民心,吾观此形势于大王和上卿均不妙。乃至于云阳县城,都有属吏不辩真相,只知朝中有相,不知朝中有王。还请王公劝告大王早做打算。|云阳县狱长吏景差。”嬴政看毕,却将帛书怀入自己袖中。“待寡人加冠后,届时必定提拔此人。”“陛下英明。”“赖公英明,若不是太傅举荐的人前去四处郡县,还不知如今这秦国上下有几人还认我这个大王。”“大王安心,拥戴大王的臣子大有人在。只是这景差一来信,我觉得事情不妙。唯恐有人比大王更快一步,在各处郡县安插了自己的心腹。”秦王知道王绾意指何人。有些人尚未上位,就已经急不可耐到处安插自己的人手。“太傅以为当如何应对?”“将欲败之,必先姑之;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既然宫中无事,大王何不全权将诸事都委托于文信侯与昌平君,出宫去云阳县巡察一番。就以观看国境民生为由,随行差蒙武,率众郎卫出宫,带着陛下心悦的亲信,就此暂出宫。”“这些人不附庸于大王,正是因为他们难以得见大王,只见过文信侯和昌平君。路前有山,既然暂时不可移除,何不绕道前去,让秦国子民都看看大王。”嬴政听了,尚在思索。“公然出行,可乎?不若一路车马,一路微服便行,寡人想要暗访巴蜀二郡,选取可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