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九章莫卧儿帝国的局势(求订阅求月票)

吴应麒接着开口说道。“只是现在他们的计划还在继续推进,没能出结果。”“但从目前来看,我大周在正面战场上的战事还算顺利!”吴三桂闻言,微微颔首表示了赞同。但他心中,却是忍不住有些忧虑……如今的莫卧儿帝国大汗,正是沙贾汗的儿子奥朗则布。奥朗则布是一个非常英明的君主,其人生轨迹和李世民有些相似,同样的杀兄囚父,同样的功勋卓着。在其统治时期,莫卧儿帝国的版图一度达到了巅峰。除去南亚次大陆的南端和马拉塔王国之外,整个印度次大陆几乎都变成了莫卧儿帝国的版图。奥朗则布也是顺利加冕为印度的最高统治者!在面对悍然入侵印度的关宁军之时,奥朗则布的应对也是堪称教科书。他首先做的便是收缩兵力,用空间换时间,为己方的兵力汇聚争取时间。等到己方的兵力汇聚完毕之后,奥朗则布又是御驾亲征,准备在恒河平原上主动迎战来犯的关宁铁骑。在几次交战皆是战败之后,奥朗则布意识到己方的部队野战不是来犯敌人的对手,就迅速下令军队断尾求生。然后开始玩起了据城固守的战略。准备要通过一座座坚城要塞,来阻碍关宁军的攻势。我大明直呼内行!对此,关宁军拿出的应对之法则是,一面派遣主力进攻拉合尔牵制莫卧儿帝国的大量兵力。一面派遣轻骑突进,袭击德里城。意图围点打援!而他们要打的援,便是现在拉合尔城内的大量莫卧儿帝国主力。现在莫卧儿帝国的情况,其实和明末时候的明清对峙的局势,是有很多的相像之处的。关宁军扮演的角色,就是曾经的满清。莫卧儿帝国的角色便是大明。关宁军兵强,但由于是在他国作战,所以多了很多顾虑,不愿强攻坚城。而莫卧儿帝国虽然兵弱,但国力雄厚,兵力众多,所以采用固守坚城的战略来对敌。而拉合尔这座汇聚着莫卧儿帝国大量重兵的坚城,所扮演的角色,便想是明末时的山海关。关宁军如果不能攻破拉合尔,重创甚至是全歼拉合尔城内的莫卧儿帝国主力,是无法大举进攻德里的。就像是当年满清如果不能拿下山海关,即使是杀入长城以南,也只能劫掠,无法久留。因为,大明在山海关内的关宁军,随时有可能断掉他们的粮道和归路。关宁军为了逼迫拉合尔城内的莫卧儿帝国军队野战,只能是围点打援。通过袭击德里城,来逼迫拉合尔城内的守军出城同关宁军野战。而关宁军能实行此战略的前提则是,奥朗则布在拉合尔汇聚了太多的兵力,以至于后方空虚。德里城内的守军不过寥寥两三万人!在德里城遇袭之后,莫卧儿帝国如果想要调遣兵力勤王,只能调遣拉合尔城内的兵力。否则的话,就需要从南方来调遣重兵来援。但那样的话,调兵的距离就太远了,来不及的。只要拉合尔城内的莫卧儿帝国守军敢出城,吴应麒所带领的关宁铁骑,就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残忍。说起骑兵交战来,除去不讲武德,硬给骑兵堆装备的大明,他们关宁军还没怕过谁!即使是当初最巅峰时期的满清八旗兵,关宁铁骑也能和对方打的有来有回。……吴应麒跨坐在马背上,眺望着远处高大雄伟的拉合尔城,眼睛内闪烁着莫名的光彩。而在他身后,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军营。军营内,吴字旗和周字旗高高飘扬。军帐排列严整,营内的士卒身材高大雄壮,铁甲森然,只是远远看去,便有一阵杀气铺面而来。关宁军在拉合尔城四周的军营有三座,分别在拉哈尔城的东西北三个方向。说白了,也就是在对拉合尔进行围三缺一的战术!对关宁军来说,他们想要将拉合尔城彻底包围起来,其实不算什么难事。但是,如果他们真的将拉合尔城四面合围,让城内与城外的交通断绝,那就没办法围点打援了。毕竟,如果拉合尔城内的守军不知道德里的危机,可不会撤出拉合尔,而去增援德里。如此的话,关宁军自然也就没有围点打援的机会了。到时候,关宁军想要打破目前战事的僵局,就只能强攻拉合尔了。虽然关宁军中不缺火炮,攻城的能力也不算差。但只要攻城,就一定免不了伤亡。比起攻城来,吴应麒还是更想要在野战中破敌。“吴国贵那边有消息传来了吗?”吴应麒开口询问自己身旁的副将道。副将闻言,微微沉吟了一阵,然后开口说道。“启禀殿下,前锋那边还没有消息传来,但算算时间,我军的前锋应该已经杀至德里城下了。”吴应麒点头说道。“如此说来的话,那拉合尔城内的敌军则是随时都有撤出拉合尔的可能!”“我等要做好随时迎战的准备才是!”副将开口说道。“殿下所言甚是!”吴应麒微微颔首,然后下令全军做好随时出击的准备。只要拉合尔城内的守军一出城,关宁军便要快速跟上,紧紧将其缠住。……德里城头!奥朗则布汗站在城门楼处,看着城外一处皇家庄园的方向升起的滚滚浓烟,脸色阴沉的仿佛能滴出水来。对于这只忽然出现在德里城外的,数千敌军精骑,奥朗则布心中即惊且惧。奥朗则布实在想不通,这只敌军是如何出现在德里城外的。拉合尔方面的重兵都是摆设吗?还是说拉合尔方面出问题了?奥朗则布有些不敢想了。虽然这只忽然出现的敌军没有直接进攻德里城,但却是在德里城外肆无忌惮的烧杀劫掠。对德里城内的守军的士气,造成了极大的打击。甚至,关宁军此举,完全可以说是对莫卧儿帝国的极大挑衅!若不能迅速解决在德里城外肆虐的数千关宁军骑兵,莫卧儿帝国的脸面就要被践踏到尘土里了。这对奥朗则布来说,是一件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事情。“可有那位将军敢于领兵出城破敌吗?”奥朗则布声音低沉沙哑的询问道。在问话的时候,他的一双眼睛里闪烁着希望的神采。只要有人敢站出来说自己可以领兵出城破敌,奥朗则布就会全力给他支持。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令奥朗则布失望不已。他身后的将领们,没有一个敢于站出来说自己要领兵出战。回答奥朗则布的,只有一阵无言的沉默。他们都被城外关宁军的凶残和善战给吓坏了。对比起承平日久的莫卧儿帝国军队来,关宁军可是从明清相交的高烈度战场上打出来的精锐。双方自然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哪怕来犯的关宁军只有数千,而城内的守军却是有两三万,也没人敢说要主动出城迎敌。奥朗则布心中怒火翻腾,开口下令道。“传令给本汗的亲卫军,让他们出城破敌,驱散来犯敌军!”只是他的话音才刚落下,便有人站出来反对道。“启禀大汗,不可,万万不可啊!”“我军本就兵力有限,若贸然派兵出城迎敌,则德里城空虚。”“一但出城大军战败,则后果不堪设想啊!”开口说话的是奥朗则布身边的侍从,是奥朗则布心腹中的心腹。听闻自己的心腹此言,奥朗则布心中的怒火更是有些压抑不住。“难道你们就要本汗就这么看着敌军在德里城外肆虐吗?”“帝国颜面何在?本汗颜面何在?”只是,奥朗则布此话一出,四周的诸人却是纷纷开口反对。“大汗绝不可冒进啊!”“是啊大汗,德里城的安危关乎帝国存续,大汗要谨慎行事啊!”“为了帝国,还请大汗暂时忍耐!”“……”一群人七嘴八舌的劝说,表面上看,他们的话貌似很有道理,都是在为了莫卧儿帝国考虑。但是,其实这群人真正在意的,只有他们自己的安危。关宁军在德里城外肆虐,死的最多也就是一群贱民而已,威胁不到他们。但是,如果德里守军出城战败,那德里就要危险了。为了他们自己的安危,他们是绝对不会允许德里城的守军出城的。至于说奥朗则布会怎么想?呵呵,他们承认奥朗则布的统治,奥朗则布才是帝国的大汗。他们如果不承认奥朗则布的统治,奥朗则布也只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已。最终,奥朗则布还是没能下令大军出城迎敌。他只得下令兵马加强城防,准备随时应对关宁军可能的突袭。……吴国贵站在一处树荫下乘凉,手中拿着一个蒲扇,一下一下的扇动着。为自己打着凉风!而在他面前,是一大片正在迅速燃烧的庄园建筑。建筑内的人群都被驱赶到了空地上,等待着处置。这里面不乏漂亮的女人,吴国贵眼睛在那些女人身上逡巡,寻找着令他心动的目标。而与此同时,这一座巨大的庄园,则是迅速化为了一片焦土。“呵呵,这奥朗则布是真能忍啊!”吴国贵从那些女人身上收回视线,有些忍不住开口吐槽道。他在率兵杀至德里城外之后,便开始对德里城外进行了大规模的扫荡。杀人,屠村,放火,劫掠……可谓是无恶不作!军纪堪比我大清。甚至,吴国贵为了挑衅德里城内的守军,逼迫城内的守军出城,他还拉了一批战俘到城外当着城内守军的面进行处决。更有甚者还有无法无天的士卒,拉着他们抢到的女子到德里城外聚众拔萝卜搞多人运动。可即便如此,德里城内的守军都是没有丝毫的反应。搞的吴国贵很困惑,你们特么这么能忍的吗?他觉得,要是自己在德里城内被这么挑衅,那肯定是忍不了的。“国贵兄,这德里城内的守军一直没动作,弟兄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开口说话的是王辅臣,算是关宁军中有头有脸的大将。军略上能耐不差,个人武力更是相当出众。此次受命和吴国贵一起奔袭德里城,逼迫德里守军向拉合尔求援。吴国贵闻言,微微摇头说道。“不好说啊!”“二殿下带着大军主力围攻拉合尔,就指望着我们在德里这边打开局面,然后逼迫拉合尔方面的守军出城,然后野战歼灭敌军主力呢。”“但我们这边却是僵持了下来,迟迟打不开局面,战局不利啊!”虽然从目前来看,关宁军占据了战场的绝对主动权,但关宁军在印度的战局,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乐观。如果关宁军不能迅速击破拉合尔方面的守军,取得重大突破,重创乃至于全歼拉合尔,进而拿下德里。一但时间拖延长了,落入被动的就该是关宁军了。等到莫卧儿帝国从南印度抽调兵力北上,再配合拉合尔以及德里方面的守军,对关宁军进行夹击。那关宁军可就要为难了!一但莫卧儿帝国的主力全部抵达,凭借其优势兵力,关宁军很快就会落入全面被动的局势。还是拿明末的局势举个例子,满清虽然在杀入长城之后,虽然能嚣张一时。可一但等到大明从全国各地调集的勤王军抵达,满清也只能是灰熘熘的撤回关外。而无法在关内久留!现在关宁军所面临的局势也是如此!如果不能短时间内取得决定性的战果,比如说拿下拉合尔,甚至攻入德里。到时候,他们就只能退守新山海关,然后等待战机。吴国贵十分清楚这一点,所以,他知道自己身上担着的责任到底有多重大。王辅臣开口提议道。“不若我军进攻德里城试一试?”他觉得,既然德里守军怯懦不敢战,他们说不定能将德里城一鼓而下。吴国贵闻言,微微点头说道。“若不能将城内的守军引出城来,也只有试着进攻一下德里城了。”只是,话音才刚落下,吴国贵便眼睛一亮,想到了办法。“或许我军可以在强攻德里城之后,再假装败退,引诱敌人出城追击,然后破敌。”王辅臣闻言,也是点头说道。“好,此言不错!”“那便由国贵兄领兵尝试攻城,我带人准备伏击事宜。”吴国贵点头应许了。两人开始商议此战的具体细节。……第二日,战端开始了!在吴国贵带兵准备强攻德里的同时,王辅臣带兵浩浩荡荡的向着泰姬陵的方向而去。为了掩盖自身要设伏的真实意图,王辅臣和吴国贵准备将泰姬陵当做是他们的借口。吴国贵则是在命人准备好足够的攻城器械之后,用刀枪驱赶着一队队莫卧儿帝国的战俘以及百姓,向着德里城而去。驱民攻城的手段,关宁军也是擅长的。想攻城,还不想承担太大的伤亡,驱民攻城就是最好的手段。面对关宁军对德里城的进攻,德里城内的守军迅速应对。炮火轰鸣,弹丸弓箭飞射,城头的滚木礌石如雨而落。眨眼间,便给被关宁军驱赶在战场第一线的那些战俘和平民造成了巨大的损伤。惨叫声,哀嚎声不绝!一具具尸体几乎要铺满德里城下的空地。甚至德里的护城河都已经被鲜血给染成了血河。但是十分明显的是,死伤的都是被驱于阵前的战俘和百姓,关宁军本身几乎没什么伤亡。有战俘和百姓实在承受不住伤亡了,想要往后退去。但迎接他们的,却是督战的关宁军的铁蹄……无可奈何之下,这些人只得继续向德里城攻去。关宁军对德里城的进攻持续了三日,每天都是天一亮便发起进攻,直到天彻底黑下来才会退去。连续三日的勐攻,德里城外躺满了死状各异的尸体。尸体堆积成了小山!散发出了一阵阵腐臭的味道,相当刺鼻。为了让戏演的足够逼真,吴国贵也是舍得下了本钱的,在战事激烈只是,他下令让一些关宁军也参与到了攻城之中,死伤惨重。当然了,这些因为参与攻城,而死伤惨重的并非关宁军中的本部精锐,而是那些仆从军。别说吴国贵了,哪怕是吴三桂,现在也是舍不得让军中的汉人去填城的!三日之后,吴国贵在攻城的过程中,羊装攻城不克败退而走,德里城内的守军果然中计。在奥朗则布的强硬要求下,一只规模近万的追兵出城追击关宁军。这只追兵中,绝大部分都是奥朗则布直属的精锐部队。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只追兵在追击关宁军的过程中遇伏,被王辅臣带人来回杀了好几个对穿,损失惨重。只要寥寥数百骑得以逃出包围圈,狼狈返回到了德里城。而刚刚才战败溃退的关宁军,也是大摇大摆的去而复返,重新包围德里,作出一幅准备进攻德里的姿态。在此战之后,德里上下皆是震动不已。奥朗则布站在自己的王座前面,目光扫视着自己面前的臣子们,脸色阴沉的厉害。在他的一力主张下大军出城迎战关宁军战败,出城大军遇伏损失惨重,奥朗则布的脸被打的啪啪响。因为,如果不是他的一力主张,德里的守军根本就不会出城。自然也就不会有接下来的事情了!但是即便如此,由于奥朗则布以往的积威,他的这些臣子们也并不敢多说什么,在奥朗则布的伤口上撒盐。只是一群人不时投来的幽怨的眼神,让奥朗则布感觉非常的难受。“敌军再次进犯德里,而德里守军损失惨重,大家都说一说吧,我莫卧儿帝国接下来该如何应对?”奥朗则布深吸一口气,脸上表情阴沉的开口询问道。如果说在此之前,关宁军虽然杀至德里,但并不能真正威胁道德里的安危。最多也就是在德里城外肆虐,恶心恶心莫卧儿帝国。但现在却是不同了,德里的守军主动出城同关宁军交战,遇伏之后损失惨重。德里的城防顿时便出现了一个极大的漏洞!再然后,城外的关宁军就真的有能力可以威胁到德里城的安危了。奥朗则布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后悔自己的冲动的同时,也是向臣子们进行问计。奥朗则布的话音落下,一名莫卧儿帝国的官员站出来说道。“启禀大汗,帝国或许可以下令催促南方的援兵加快行军,以最快的速度抵达德里。”“是啊大汗,我等还可以下令将德里城内的贱民们武装起来,以填补城防空缺。”“还请大汗下令给城内的刹帝利们,让他们准备为了帝国而战!”“……”一群人七嘴八舌的提议,但十分明显的是,大家都不愿意提及拉合尔方面的守军。很明显,这些莫卧儿帝国的权贵也能猜到关宁军的打算!不到迫不得己的情况下,莫卧儿帝国这边也是不愿让拉合尔方面的守军冒险。万一拉合尔的守军也被关宁军给全歼了,那莫卧儿帝国说不定就真的要完犊子了。到时候,莫卧儿帝国最好的结局也就是抛弃德里城,向南印度迁都延续国祚。奥朗则布沉吟一阵,就在他准备作出决断之时,外边有人小跑进来汇报道。“启禀大汗,敌……敌人攻上南城墙了,城防危急啊!”这名传令兵话音落下,一群莫卧儿帝国的文武大臣便皆是面色大变。奥朗则布也是勐地从王座上起身,开口说道。“怎么回事?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名传令兵满脸惊慌的向奥朗则布解释起了战况。关宁军于今日早晨再次对德里城展开了进攻,他们兵分两路,一路进攻东城,一路进攻西城。但都是羊攻,以少量精锐驱赶大量的炮灰进行蚁附攻城。然后在战局僵持之际,关宁军集结精锐兵马,用其主力突袭南城城墙。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关宁军突袭杀到了德里城的城墙上。守军方面不断的调派军队反扑,一时间战局形成了僵持。奥朗则布一边下令调派城内的守军反扑南城墙上的关宁军,一边迅速作出了让拉合尔的守军增援德里的决定。目前十分明显的是,德里城在关宁军的进攻之下,明显是吃不住劲儿了。德里城的危机,让奥朗则布顾不上那么多了。在奥朗则布眼中,德里城才是第一位的。拉合尔可以丢,但德里绝对不能有任何的问题。……吴应麒带人守在拉合尔城外,除去时不时的派兵进行试探性的攻城之外,就是等待拉合尔城内的守军的动向。大明光复四年十二月,年底!距离年节还有十余日的功夫,随着时间的流逝,吴应麒的耐心逐渐耗尽。他现在之所以还带人守在拉合尔城外,更多的是因为不甘心。现在的他,对于己方围点打援的计划,已经不抱有多少期待了。只是,就在时间到了十二月二十日的时候,拉哈尔的守军却是有了异动。二十日当晚,拉合尔城内的守军趁着夜色,以及城外的关宁军不备,然后开始了突围。拉合尔城内的重兵集团一下子涌出了城,向着南方而去。吴应麒被身边的护卫从熟睡中唤醒,然后便得知了拉合尔城内的守军突围的消息。吴应麒的眼睛一亮,顿时绽放出一阵莫名的神采来。知道自己的计划大概是成了!但是,他却是没有着急下令大军拔营追击,而开口说道。“传令给哨骑,让他们给本将军盯紧了从拉合尔城内撤出去的敌军。”“不要让他们跑了!”“剩下的弟兄们继续休息,今天晚上都不用动,等休息好了,养足了精神,明天天亮之后吃饱喝足再行追击。”“本将军倒要看看,他们这些人能跑到哪里去!”吴应麒之所以这么做,除去是因为现在正是晚上,士卒们都在休息,现在召集兵马追击的话,就太仓促也太折腾了之外。更重要的是,大晚上的他怕自己贸然追击会中埋伏!到时候,可就是得不偿失了。与其去冒那风险,不如现在先踏踏实实的休息,追击的事情等天亮了再说。反正关宁军上下都是骑兵,完全不担心会追丢敌人。吴应麒为追击之事妥善作出了安排,然后他便又躺下休息了。不少的关宁军哨骑离开己方大营,紧紧的跟在了正在撤离的莫卧儿帝国的军队后面。监察这敌军的动向!……另一边,拉合尔城的守将贝德鲁骑在马背上,转身看着身后一片沉寂的关宁军大营,重重的吐出一口浊气。他想要引诱关宁军出城追击,然后派兵埋伏重创关宁军追兵的计划算是落空了。面对出城的守军,关宁军那边完全没有动作!仿佛没有看到他们出城了一般!深吸一口气,贝德鲁下令道。“传令大军原地扎营,准备修整!”贝德鲁知道自己不能再逃了,贸然率军离开拉合尔城本就很危险。别看现在关宁军没有追击,但等到明天天亮,关宁军绝对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去增援德里,一定是会追击的。如果他们今天晚上没有扎营休息,而是强行军一夜的话,等到明天天亮之后,一但关宁军的骑兵追上来,他们或许连最后反抗的余力都没有。为了避免己方大军在行军中被关宁军的骑兵优势拖垮,贝德鲁作出的决断是原地扎营。然后准备同关宁军进行野战!在野战破敌之后,再说南下增援德里的事情。否则的话,他们就要在南下的过程中,被关宁军骑兵的频繁袭扰。到时候,结局不问可知。在这个时代的战争中,骑兵所能占据的优势,实在是太大太大了。……第二日,天刚亮!关宁军上下便开始埋锅造饭,准备追击事宜。吴应麒在吃饭的时候接到了哨骑回报的消息。“启禀殿下,敌军昨夜在离开拉合尔城之后,并没有立即南下,而是在拉合尔城南十里处扎营修整。”“现在还未拔营!”吴应麒闻言,放下了手中的金碗,脸上露出一个感兴趣的表情,笑呵呵的开口说道。“有意思,有点意思!”“看不出来啊,这敌军中也是有聪明人的。”语罢,吴应麒开口说道。“传令下去,全军备战,让我等去会会这些将我等阻拦在拉合尔如此长时间的敌军!”关宁军被堵在拉合尔城下差不多小半年的时间,久攻不克,从上到下心中都是憋着一股子郁气的。如今好不容易逮到了野战破敌的机会,关宁军上下自然是无比的兴奋。尤其是那些关宁军中的仆从军,一个个都憋着一股劲儿,想要拿敌人的人头去换军功呢。因为对他们来说,只有军功,才能让他们实现阶层的跃迁。只有成为关宁军的本部精锐,他们才能摆脱自己目前的身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用阶层划分来刺激军队的战斗力这一点,吴三桂和满清学的还是很不错的。……战鼓声响彻,但更为响亮的却是一阵阵的隆隆马蹄声。属于吴应麒的吴字大旗高高飘扬,吴应麒穿着一身甲胃,出现在了战场之上。他眺望着不远处的敌军营地,眯着眼睛说道。“看得出来,敌人的营地营造的很仓促,这倒是给了我军一个进攻的可乘之机!”吴应麒话音落下,一旁的一名将领开口说道。“启禀殿下,末将请战!”“殿下给末将一万骑兵,末将为殿下踏平了敌军的营地!”吴应麒闻言,却是摆摆手说道。“不急,不急!”“等一等我军的火炮布置到位,再发起进攻吧!”随着和明军接连打了好多场战斗,吴应麒也养成了没有火炮掩护就不贸然发起进攻的习惯。而关宁军现在却也是不缺火炮的!各种类型的,不同口径的大小火炮,数量加起来相当的可观。有一些是他们自己造的,比如不怎么在意火炮重量的城防炮,便大多都是关宁军自造的。重就重些,反正是摆在城防上使用的,重量无所谓。但也有不少是从大明那边购买的,像是那种对火炮的重量和性能要求都很高的野战炮,步兵支援炮,就是向大明购买的。这些进口的火炮价格虽然贵是贵了些,但也是真的轻便好用。比如说最小口径的五斤野战炮,只要配上大明提供的炮车,基本上只需要两匹战马拉着,就能在战场上进行快速机动。而关宁军这边是不缺马匹的,各种驮马驽马数量庞大。用来转运火炮自然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