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贾琮献策

听闻此言,贾琮心中一动。

从表面上来讲,这未尝不是一个稳妥的方法。

可是细细一想的话,其中所隐含的监督、挟制之意图,昭然若揭。

粮草乃是军队的命脉,一旦被人控制、刁难,自己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总不能提刀杀人吧?那可是内阁大臣,自己若真的敢杀了,那绝对落不了好。

这老家伙也不知道是想干什么?还真是阴险狡猾得很。

自己倒是不怕监督,自己是去打仗的,又不是去造反的,爱监督监督去吧。

只是这军中的粮草,却绝对不能落于人手,万一到时候贻误战机,自己跟谁说理去。

还不等贾琮开口,隆庆帝看向胡庸道:

对于杨怀的心思,隆庆帝一眼就看出来了,其实这也正是他想要的,这样做他更容易把控大局,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意外。

虽然他相信贾琮,能够加层保险,那岂不是更放心了。

帝王多疑,莫过于此,既要用你,也要防你。

隆庆帝的意思,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胡庸这样的老油子,可是清楚明白的很,自然不会违了他的意思。

胡庸面色凝重,思虑少许,点头道:

听了他的话,隆庆帝心中大喜,略作思索片刻,又将目光看向内阁方向,问道:

体仁阁大学士李荣出列道:

隆庆帝满意的点了点头,冲着贾琮道:

贾琮沉默片刻,拱手说道:

隆庆帝闻言,脸上一黑,这混小子,就算你看出来了,干嘛非得说出来,这不是打人脸吗?

还不等隆庆帝开口,李荣不干了,怒气冲冲的道:

贾琮连忙拱手陪笑道:

说句不好听的,陕西到了今天的局面,内阁的罪责最大。

虽然不一定是他们所为,但是他们手下那些官员的暗箱操作,他们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纵容他们,不加管束,才有了今天的结局。

他们就是朝廷得罪人,都该千刀万剐。

李荣、胡庸、杨怀、刘晋等一众内阁大臣,被人直接戳了嵴梁骨,脸色都非常的难看。

只是贾琮说的是实情,他们也无从反驳,只能耷拉着眼皮装没听见的。

牛继宗看看贾琮,又看了看胡庸等人,心中不禁一笑,贾琮这小子一点亏都不吃,这几个老小子,真是自找的。

林如海不禁摇头轻叹,到底还是年轻啊,招惹了这几个人,以后就等着被算计吧,这些人可不是心胸开阔的主。

看着几个内阁大臣默不作声,一副便秘的样子,隆庆帝也觉得有些解气。

最不爽这些老家伙的就是他了,不过也不想把事情弄得太僵,连忙开口道:

赈灾粮不够用,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问题。

就国库里那点银子,就算全部掏空了,也是杯水车薪。

不然的话,大量的赈灾粮运往灾区,所有人都能吃饱饭,谁还没事的跟着造反呢。

【鉴于大环境如此,

这也是隆庆帝的无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陕西局势糜烂,却也无能为力的原因,只能将这件事甩给内阁,让他们想办法解决。

贾琮想了想道:

不等贾琮说完,杨怀嗤笑道:

李荣道:

胡庸颔首道:

隆庆帝也摇了摇头道:

贾琮笑了笑道:

杨怀道:

贾琮笑道:

牛继宗道:

胡庸看了牛继宗一眼,转头对贾琮道:

贾琮道:

隆庆帝暗

暗的点了点头,这个想法确实不错。

贾琮这小子脑袋瓜子就是灵活,这种办法也能想得出来,还真是个人才。

户部尚书宋岩上前道:

隆庆帝道:

······

一片附和之声,在大殿内响起。

隆庆帝满意的点点头,道:

众大臣闻言,全都看向了贾琮。

一些头脑灵活的,已经开始打起了小算盘,想着借此机会大赚一笔。

贾琮拱手道:

隆庆帝闻言,顿时大喜。

这次有贾琮出马,陕西无忧矣。

看他连战后赈灾都想到了,应该是有必胜的把握。

想到这里,隆庆帝大喊道:

贾琮、李荣、李广路、宋岩齐齐上前领旨。

隆庆帝道:

戴权高声喝道:

······

贾琮出了大殿门口,就看到林如海等在一边。

连忙上前几步,行礼问安:

林如海摆了摆手道:

贾琮笑道:

林如海皱了皱眉头道:

贾琮道:

北静王水溶,一脸笑意的来到了二人跟前。

贾琮拱了拱手道:

林如海摇头苦笑,冲着水溶拱了拱手,有对贾琮道:

说完不在停留,转身离去

了。

牛继宗也凑了过来,笑眯眯的道:

贾琮笑道:

牛继宗道:

贾琮道:

听贾琮如此说,两人算是彻底的放心下来,不用担心粮食打水漂了。

对于贾琮的战力,两个人还是很有信心的,那些叛匪就算再强,还能强过蛮族的精锐不成。

水溶笑道:

贾琮抱拳道:

o。o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