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6章 除夕夜--春晚--赵本山

除夕夜--春晚--赵本山

文/安如山成稿于2009年春节之晚

如山的老家醴陵,是一个全国有名的陶瓷鞭炮烟花之乡。

家乡的除夕夜是一个不眠之夜。

到了凌晨新年来临的时候,那鞭炮声响成一片,夜空也要被礼花弹打得格外的灿烂。

除夕夜里,如山也来说说春晚吧。

央视春晚已经成了中国传统佳节里的一道风景,自从1983年首届春晚起,中国人已经陪伴着春晚走过了25年的历程。我们既渴望春晚,又不断地批评着春晚,每一年的春晚都成了人们春节里指责的唯一对象。这也难怪,众口难调啊,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啊。

有人说春晚是中国的中老年人心里的一块“鸡肋”。年轻人,特别是80、90后却是对此不屑一顾的。有人说春晚不能由中央电视台一统天下,一家说了算。他们认为,一个一向以保守著称的中央电视台是不可能为春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的。这个也说得有那么一点对的。凡是中央电视台搞出来的娱乐节目最后都会变得有点不伦不类的味道。如山认为,带有政治意义的娱乐,怎么也难以真正的娱乐起来,娱乐是不能与政治挂钩的。有人说中央电视台的春晚之所以频频地遭受批评,关键的原因是中央电视台患了老年性痴呆症,不敢大胆地用新人,总是一付老面孔。前几天有马末都先生在自己的博客上为春晚开了一付自称是“包治百病”的猛药。马末都先生说,中央电视台只要规定明星们上春晚以三年为期限,就可以保证春晚将受所有人的欢迎。马先生的这一建议可打中了一些既得利益者的痛处。又有反对者说,这样的猛药可是要了本山大叔的粉丝们的命了。这些人认为革了本山大叔在春晚上“专业小品”的命就等于是不让我们中国的数以亿计的本山大叔的粉丝们过年。这就等于说:没有本山大叔的小品,没有他那东北农民的形象在他们面前晃一晃,他们就无法过年似的。春晚在中国的“鸡肋”性已经昭然若揭了。

其实如山不是很喜欢春晚。如山觉得春晚的做作成份很多,如山反倒喜欢一些地方台的小春晚,例如芒果台的。也不断有人建议:今后的春晚不能让中央电视台一家独大,也要引入竞争机制。或者让地方台轮流做庄,或者采用优秀台招标投标的方式,或者形成分配机制,实现资源共享,让地方台出节目的方式,并可以由此而形成竞争机制,以提高春晚的制作水平和娱乐水准。

当然,如山也不能改变已经铁定了26年的“法律”,如山只是在这里说说,春晚也到了该改革的时候了。改革开放三十年里,什么都可以改革,咱就一个春晚不能改革呢?

如山只是说说而已,今年的春晚如山也将要被强奸了去看本山大叔的再次“忽悠”。说实话,如山也很喜欢本山大叔的小品,但如山在春晚上看到他的每一次“忽悠”,就如哏在喉,心里总是不爽。这样的不爽也不知从何而来。这就如同美国人喜欢他们的总统,但他们的总统也不能超过8年。看来马末都先生说的还是很有道理。本山大叔老在观众面前“忽悠”,如山就觉得不是滋味。中国人当然是喜欢“家天下”和“江山一统”的。一山不能容二虎,这就如同几千年不变的帝制传统,那“九五至尊”的总是有着皇室血统的才会受到国人的顶礼膜拜的。本山大叔的春晚上的长期“忽悠”制度的形成也是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性.息息相关的。大家可千万别小看了这件事。

现在春晚还没有开始,马上就要开始了,现在如山就说到这,除夕夜如山除了看春晚还真不知道该做什么。

等如山看完了再来说几句吧。

后面的为2009年正月1日1点加上。

刚刚零点的的钟声响过,如山放了鞭炮和礼花弹。鞭炮好响了,礼花弹则灿烂如花,震声如雷。如山好高兴,按我们老家的观念,这预示着眼2009年将有一个好运气。

还是来说说刚刚结束的春晚吧。

今年的春晚正如如山所预料的,并不怎么精彩,本山大叔也没有什么新花样,极度失望ING`````````

不是没有在赵本山的小品中感受到那种魅力;不是没有在赵本山的言语中感受到那种幽默,只是感觉今天的赵本山,已是江郎才尽!曾经的风光已经不再,毕竟这不是一个不朽的世界!

老毕,一直期待在春晚看到的那个铁嘴钢牙,原来竟然是这么木讷?

呵呵,赵本山?经典已是过去,春晚乐意离得开你!认识很多东北人,也体验过东北人的幽默,也可以说小品中的很多东北人确实有着不可比拟的语言功夫,但是现在的本山大叔确实过时了!

哈哈?什么……大过年的,不说了!洗洗睡了。如山有点`````````本山大叔,你也可以歇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