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1章 神奇的九马画山

神奇的九马画山

文/安如山成稿于2008年2月15日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到了桂林,不到阳朔看漓江山水,真是人生的一大憾事。

漓江山水美,美在山奇,美在水静。山奇,最奇的就是神奇的九马画山“九马画山”了;水静,最有特色的就是“黄布滩倒影”。

这里我单单记一记最为神奇的九马画山。

还没到漓江的路上,导游小姐就已经“吹”开了。“漓江最美的是九马画山,当年周恩来和陈毅一道游漓江,周总理看出了九匹马,而陈毅副总理只看出了七匹马。美国克林顿总统游漓江,也只看出了八匹马。而一般的人只能看出三四匹马,神奇的九马画山能看出五六匹马的就已经够不错的了。”听着导游小组的“吹”,九马画山已经在我心里有了一个大概,首先我知道了那可能是一幅抽象画,或者是一幅有点斑驳的写意画。也就是说,九马画山,是一座漓江边的山;这座山,是一幅画;这幅画,画的是九匹马;这九匹马,有的清楚,有的斑驳;有的明显,有的抽象;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展现了全部,而有的只画出了部分。所以一般的人,是难以看出来的。这是我的揣摩。

神奇的九马画山游船在漓江两旁突兀的山林中穿行,别说要看到真正的一幅画着九匹马的山,这漓江,就是没有这九马画山,如果你的想象力丰富,哪一座山,哪一段水,哪一处山庄,哪一片天空,又不是一幅静谧的水墨山水画呢?“各位游客,前面就是漓江上最著名的九马画山了。神奇的九马画山请大家注意观察。”游船的播音员介绍着。这时,坐在船仓里休息和正用午餐的游客都挤到了甲板上,把目光集为一束,注目于游船下游的一面绝壁。游客们都开始指指点点、绘声绘色地说开了,“那是一匹马。”“那也是一匹马。”“蹲着的是一匹马。”“有一匹马正在喝水。”“有一匹马正在吃草。”“我看出了五匹马。”“我看出了六匹马。”七嘴八舌地说,忙忙乱乱地摄影,一时间,甲板上就拥挤、紧张了起来。

而当九马画山冲入我眼帘的时候,我不得不为大自然的造化而震憾。

清澈而又湍急的漓江水南去,由于地球自转力的作用,忽而冲向漓江左岸的山峰,忽而冲向漓江右岸的山峰。九马画山,位于百里漓江画廊的中段,漓江的左岸。九马画山,高不过二百米。桂林漓江两岸的山,都是石灰岩构成。由于长期水力的冲刷,两岸的山体都已冲刷成了绝壁。九马画山的山体已经被水流冲去了一半,刚好是半壁江,半壁山。这九马画山在崩塌的时候,我估计是整体崩落而下的。这样,山体崩落时,石灰岩的本来面目就全部展现了出来,岩体有的呈现出白色,有的呈现出黄色,有的呈现出灰色;有的色淡,有的色浓;加之大自然对岩体同步的风蚀雨雕,五颜六色绘就,轻描淡写合成,浓墨重彩挥就,自然就成了一幅“只应天上有,人间难绘成”的画。

这也是上苍的恩赐,这幅绝壁上的画,竟被大自然雕塑成了一幅神奇的“九马”画。更为神奇的是,正如我路上揣摩的一样。这九匹马,画的活灵活现,维妙维肖;有的清楚,有的斑驳;有的明显,有的抽象;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展现了全部,有的只画出了部分。只有当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的时候,这九匹马才会一只只展现于你的脑海,长存在你的记忆里。

第一匹马,位于整个山体的顶端,最大,最清楚,最明显,马的头、尾、躯干、四只脚,甚或鬃毛都清清楚楚,画的明明白白。这匹马,长若百米、高二十米有多,气势雄伟,正一声长嘶,头朝漓江下游的方向疾奔,似乎在和奔腾的漓江水赛跑。这匹马,最没有想象力的人,也能看出来。这匹马,也最神,最奇。其“神”,在于奔放、豪迈、自然,有徐悲鸿的画风。其“奇”,在于高大,画得十分平淡而又惟妙惟肖,是一匹疾奔的“飞马”。

第二匹马,位于第一匹马马头的右下方,是一匹十分显然的“回头马”。这匹马,跟国际象棋中“马”的形象,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匹马画得与第一匹马形成了对应的关系。第一匹大马,正向漓江下游疾奔,与江水和游船赛跑;而这匹马,本来在安静地吃着草,却被那匹疾奔的“飞马”所震动,猛一回头,也一声长嘶,作出了疾奔的架势。其实,这匹马,是一匹正在腾空而起的“飞马”。

第三匹马却不为第一匹马的“疾奔”所动。这匹马位于第一匹马的屁股的后方,这匹马的屁股正对着第一匹马的屁股,是一匹十足的“静马”。它静静的摇拽着尾巴,安分地在草地上游荡着,认真地吃着草。而吃草的神态,活象一个生活认真的,每吃一口草,都要细嚼慢咽的,仔细地品尝和回味着。

第四匹马是一匹正宗的“坐马”。它坐在第三匹马的下方,昂着头,刚刚吃饱了,正静静地坐在草地上,“反驺”呢。这匹马,其享受和惬意的神态,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第五匹马是一匹“喝水马”。这匹马,径自从草地向漓江岸边走来,正准备喝甜美的漓江水。这匹马的姿态最美、神态最传神,它看到清澈的漓江水,眼睛都发出了亮光。

第六匹马是一匹“反走马”。这匹马也位于第一匹马的下方,它只有第一匹马的三分之一大小,也是一匹十分清楚、十分清晰的马,它不如第一匹马急促,神态要悠闲得多,它朝漓江上游的方向走去,好象正在寻觅着什么。导游说:“如果连这匹马都看不出的人,就是十足的痴人了。”

第七匹马是“遮身马”。这匹马不见头,不见身,更没有四脚,只是隐身于树木里,只有一只尾巴在摇着。

第八匹马是“意想马”,也就是说,你认为那个地方象马就那个地方象马.这是我这么想的。你想象着什么地方的图案象马就什么地方象马。

第九匹马是“无可奉告马”。也就是说这匹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你说有则有,说无则无,不可奉告。

这就是神奇的九马画山。难道你会说这还不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