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1章 预言应验!

传染科的医生平时闲得发慌。

一层病房,病号可能只有两三个,甚至都没有值班的医护人员多。

有时候呼吸科会到传染科借病房,传染科的负责人挺没面子,但该借还是得借,床位闲置下来属于资源浪费。

传染科的奖金和其他科室差不多,但补助高,比如营养补助,一个月三千,这个补助,只有传染科和急诊科有。

也有人觉得不公平,但嘴上说不公平,但骨子里又不愿意加入传染科。

为什么要养这么一个闲散的科室,在关键时刻重要性显示出来了。

随着病毒爆发,前来就医的病人越来越多,传染科的医生几乎全军覆没。

紧接着,赵原让所有人员放下手下的工作,全部支援传染科。

在这个时候,即便你不想当传染科医生,那也由不得你了。

起初大家都有侥幸心理,抱怨赵原小题大做。

但随着时间延续到两周,总院那边传出消息,好几个同事感染病毒,转为重症,大家终于知道赵原未雨绸缪是明智之举!

赵原甚至破天荒地在自己的公共账号上,呼吁大家要警惕这个未知病毒!

尽管东区医院的防护措施做得比较不错,但还是难以避免地出现了问题。

医务人员陆续病倒了。

赵原要求,症状比较轻的医生护士要克服困难,坚守岗位,实在抗不住,再进行轮换休息,等病情好转之后,重新投入战斗。

东区医院的情况还好,总院的情况比较糟糕,重症患者比较多。

赵原接到求援电话,赶到总院。

咳嗽声此起彼伏。

重症室,床上躺着一个年纪四五岁的男孩。

赵原看了一下检查报告,又做了体格检查,给出结论,

谢长天忌惮道,

赵原无奈,

当肺部受到病毒严重侵袭,药物治疗已经没用,只能采取物理的灌洗。

肺部的灌洗是一种极为痛苦的治疗手段,平时喝口水呛着,是什么感觉?如今要将药液灌入肺部再抽出来,那滋味想想都头皮发麻。

在赵原的建议下,孩子的症状好了不少,但距离脱离危险,仍需进一步观察。

等赵原离开急诊手术室,江强等候他多时。

江强已经好几天没有睡个安稳觉,眼睛布满血丝,嘴唇起皮了。江强研究了一下这几天的数据,两个医院同在一座城市,尽管总院那边的人流量大很多,但

医生的平均水平肯定要高于东区医院。

但最终两个医院报出来的数据,让江强看不懂。

总院这边的重症率在百分之八左右。

分院那边的重症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即使是有严重基础疾病的老人,也没有出现重症状况。

江强一开始觉得是因为东区医院那边防护措施做得比较好,但后来研究对比,也没有比总院这边好多少。

赵原皱眉感慨,

江强眼睛一亮,两家医院的医生是互通的,所以江强也知道东区医院给病人吃了一种蝾螈刚研发没多久的抗流感药丸。

江强激动地问道。赵原没有隐瞒,「蝾螈制药前不久刚研究出来的一种新药。这种新药在抑制病毒时有很好的效果,之前本打算

治疗甲流,我们试了一下,效果显著。因为没有文献

或者实验室临床证明这个药丸有对症价值,所以还不好广泛应用。我们目前只针对中性的患者建议使用。」

江强瞪大眼睛,面露吃惊之色,

赵原道,江强眼中充满期待,「刚才某国际医药集团官方发布了一款新药,声称对这种病毒有很高的治疗效果,但价格非常贵,如果蝾螈医药能造出同等效果的药物,那么

将会给国内患者带来福音。对了,蝾螈的这个药,现在的售价是多少。」

赵原不动声色,

江强愣在原地。

进口药价格为一万二一盒。

蝾螈的药为五十八元一盒。

两百倍差距?

如果真的有效,那样将会带来何等效果。

赵原跟江强见面结束,拨通胡维成的电话。

胡维成对赵原此刻的心情满是崇拜。

除了他这个执行人之外,谁也不会想到赵原在数月之前就预测到了一个未知病毒将给华国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

赵原叹气,

尽管蝾螈的新药已经证明针对患者有明显的效果,但这个消息还不能立即公布出去。

主要是现在感染人群太多了。

如果公布出去,势必会引起哄抢。

其次还会引起很多碰瓷的药物。

更重要的是,会引起一些人的警觉,蝾螈为何会有新药?

赵原总不能对外公布,自己是从另外一个世界带来的经验。

赵原其实没想到自己的预言会应验。

当初为了研发药物,让药物顺利通过各项审批,可是引起了蝾螈某些高管的不满。

胡维成对赵原足够信任,否则,根本没机会将新药成功研发出来。

胡维成从赵原的口气中听出了忧国忧民的情绪。

赵原是标准的学者。

他在关键时刻第一反应是如何解决社会危机。

若是换做企业家,肯定是要想方设法通过这个机会,大发一笔横财。

……

某国际医药集团。

金发中年男子手里拿着一份报告。

看着上面的数据,眼中满是兴奋之色。

经过长达数年的筹划,终于等到答案揭晓的那一刻。

此次病毒已经造成全球范围至少三千万人感染。

一万二一盒的药尽管昂贵,但在这种局面下,钱和命相比,一文不值。不出意外,一周左右,就可以实现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