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夜访

朱政煊累了一天,月别东枝时,他终于回了家。七月的南京闷热异常,可他在徐府的小院里却感受不到酷暑。

庭院中的小水池就像一个天然的空调,水中的鱼儿还在悠闲地游着,似乎在等着他们晚归的主人。

碧绿的芭蕉树也带着一丝清凉之意。

朱政煊不想睡,而是借着月光安静地看着池中游鱼在出神。

独臂的李大山则站在他旁边,仿佛一尊石雕一般。

他依然保持着在军中的做派。

忽然,庭院门口传来一阵轻且稳重的脚步声。

朱政煊连忙抬起头……

即使是在昏暗的月光下,朱政煊也看清了那一袭明黄。

他连忙跪下“皇上!您怎么来了?”

“闲来无事,就想找你聊聊。”

众人用完膳散去之后,朱元璋越想越对朱政煊没说的话好奇。

于是便悄悄出宫直奔徐府而来。

而且在他的授意下,徐府之人并没有惊动朱政煊。

“皇上日理万机,竟然还亲自来找我,小子心中实在不安。”说着,朱政煊做出一副惶恐的模样。

“哈哈,你小子啊,尽拣些好听的来哄我!你小时候,我经常来,也没见你不安呐。”

“皇上恕罪……”

“好了,别给我绕弯子了,咱俩也好好没有聊聊天了。”说着,他便朝带来的太监挥挥手,太监忙低头悄声退出小院。

而独臂李大山也很识趣地退了出去。

朱元璋多看了一眼李大山“政煊,刚刚那人是你的侍卫?”

“对,是我的侍卫,也是我的生死兄弟!”朱政煊说道

这么一说,朱元璋想起来了“我想起来了,就是他推掉了朝廷的封赏?”

“是他。”

“果然是性情中人!”

“一直感觉对不起他,想让他过得更舒服些,可是他太爽直……”朱政煊有些无奈。

“这样也好,你要记住啊,政煊,这个世界上能真正对你忠心的人不多。”

身为帝王的朱元璋对此深有体会。

很快,朱元璋便又把话题扯到了今天那道策论题目上。

“小子,现在可以和我说说下午没能说的话了吧”

“嘿嘿,看来什么都瞒不过皇上您呐。”

“快说!被拍马屁!”朱元璋假装愠怒道

朱政煊微微思索后说道“皇上,在我说之前,请恕我无罪。”

“好,今天不管你说什么,朕都恕你无罪。”

“皇上,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现在我便放大我大明之忧患……”

朱政煊观察了一下朱元璋的脸色。

放大大明的忧患,便是要设想大明将要亡国。

在封建社会,这可是不可触碰的禁忌。

朱元璋表情开始严肃起来,不过他只是抬抬手,示意朱政煊继续说。

“古往今来,朝代更迭,无非两个原因。要么是内忧,要么是外患,或者两者皆有之。但是,我认为,大明亡于内忧的可能性不大,亡于外患的可能性也不大……”

“若亡,便是内忧外患共有之!而且,根据历史之规律,大明也必将亡国!”

朱元璋听到这话,直接站了起来。

脸色极其难看“你可知道,单凭这句话,我便可以杀你徐家上下!”

朱政煊倒也不怕“小子知道……”

朱元璋很快反应了过来,刚刚已经答应过他了,不管他说什么,都会赦免其罪。

这小子真鸡贼。

“你继续说!”朱元璋又坐了下来

“有一种办法,可以使大明不亡。”

“何法?”朱元璋脸色微微缓和

“与时俱进!”

“嗯?何为与时俱进?”

“自古以来,各个朝代都会有成法不变之规定。只有打破这个规定,让制度跟上时代的脚步才可以避免我大明不亡国。哪怕是牺牲皇权,也在所不惜!”

朱元璋心中一紧,自己千辛万苦,废了宰相,才得以将权力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照他这说法,自己岂不是白忙活一场了?

朱政煊马上便看出了朱元璋心中所想“皇上,我要先说明一点,您现在所施行的政策是最适合眼下我大明国情的。以我愚见,十年之内,您这套成法不用再变。”

“那十年之后该如何变?”

“看形势!也许会变,也许小变,也许大变。”

说实话,朱元璋此时听得云里雾里。

但是他有一点他是明白的,皇权有被削弱的可能。

他审视着眼前这个小子,自认为能看透任何人的朱元璋感觉看不透了。

“朱植说过,十年之后,大明将会边患不断。你就以此为依据,说一说十年之后政策要如何改变才可以。”

“其实这个比较简单……”

“哦?说来听听。”

“十年之后,我大明之威胁依然来自蒙古各部,陛下以为这个分析对或者不对。”

朱元璋点点头,这个没错。

虽然蓝玉击败了北元,但是蒙古各部依然有着相当的实力。

现在他们不敢再犯边境,只是因为被打怕了。

十年之后,蒙古各部肯定又会觉得自己行了。

除了自身实力增加之外,还有就是他们已经忘了十年前的疼了。

“皇上您认为,蒙古各部到时候是为了什么犯我边境?”

“很简单,劫掠财物和人口而已。”

“对,这便是问题关键。蒙古各部犯我边境只是为了抢劫,那时候的他们早已经不再记得黄金家族的荣光,不会想着入主中原。”

朱元璋连连点头“继续说下去。”

“他们为什么会抢,说白了,就是因为他们那里除了牛羊和马匹什么都缺!甚至连日用消耗品都缺……皇上,您假设一下,如果他们所需要的东西能用牛羊马匹交换,他们还会冒着生命危险抢吗?”

“你的意思是要互市?”

“对,就是互市。贸易能解决的事情,我大明犯不着白白牺牲我大明儿郎的性命。”

朱元璋似有所思,朱政煊这个办法倒不失是一个好办法。

熟知大明的人都知道,明朝有三个原则“不纳贡,不和亲,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但是,这句话其实根本就是对大明的一种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