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川军出击

一晃又是两个多月的时间,京城已是九月,京城已经开始起霜了。

而在辽东,冷空气似乎比往年来的更早,也可能是小冰河气候达到了顶峰,这还不到十月,就已经天寒地冻,天上也开始下雪了。

在宣府北面的独石堡附近,这里和草原交界。秦良玉站在山岗上,身上穿着一件厚实的长款羽绒服,手上还带着单手套。看样子就是前世一个小区老太太,绝对看不出这是一个统领数万大军的巾帼英雄。

“这才九月,这里就已经天寒地冻了,要在蜀地,这时候还在穿着汗衫吧。”秦良玉悠悠的跟身边的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说道。

这个妇人不是别人,正是她的儿媳妇,长子马祥麟的妻子,张凤仪。

跟秦良玉一样,这张凤仪也不是等闲之辈,熟读兵书史集,能文善武,也是一位巾帼英雄,不过在前世的历史当中,她在崇祯三年就在侯家庄战死了。在这一世,还是让她活着吧,不然秦良玉就显得太孤单了,呵呵。

秦良玉心中感叹,打了一辈子的仗,从来就没有见过那支军队装备这么好过。每个士兵都有两件棉的军大衣,两件替换着穿。军大衣很长,从脖子一直能到小腿肚子,白天可以当棉衣穿,晚上可以当被子盖。

每人还有两副手套,一套单的,一套棉的,就是为了防止在冬天冻手。就这,要在以前连想都不敢想。

就在月前,草原入秋之际,红星厂的赵会元,就奉了神祖爷之命,组织了数百辆大车来运送大军的过冬物资,首要的就是过冬的棉衣,按照神祖爷的话,那就是首先要确保我们的士兵能吃饱穿暖,才有力气去打仗。

草原和辽东的冬天跟川蜀不一样,那是真的冷啊,石头都能冻裂,皮肤要是粘上铁质的兵器,那都得粘下一层肉皮来!

有了手套就不一样了,戴上这五指的手套,伸缩自如,不管拿什么东西,都不怕会粘掉肉皮。

你知道将士们怎么对待这些军大衣和手套的吗?那简直比爱护自己的小命儿都来的要紧,要是谁的衣服刮破一点儿,他会心疼的大哭三天。

就前天,偏将李少云外出打探军情,跟几个鞑子对上了,结果军大衣被建虏的弓箭射了一个窟窿。李少云大怒,带着二百多骑兵硬是把那三十几个建虏骑兵给追了几十里,知道全把他们消灭。就这样,李少云回来之后,还哭的跟小媳妇似的,口口声声对不起神祖爷。

军大衣和手套还只是为了保暖,而铠甲则是用来防护的。为了防备建虏的弓箭,神祖爷有制作了板甲和头盔,这板甲又薄又轻便,可是防护力可不低,鞑子的弓箭,哪怕就在跟前射,都射不透。

板甲的里面还有棉衬,穿上板甲的同时也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一举两得。

头盔也构造跟板甲差不多,里面也有一层棉的内衬,为了防止作战时风雪眯眼,头盔上面还有一个透明的琉璃罩,拉下面罩,任你再大的风雪,都不会跑到眼睛里去,这对在风雪天气打仗太有用了。

要在以前,谁会为士兵搞这些东西?士兵的命最不值钱,把人抓来,发一个刀片儿就不错了,不少人都还拿着木棒子呢!

你见过两个人就能抬着走的火炮吗?大营里面就有好几百门,神祖爷派来的炮兵教官说,这是专门用来对付建虏骑兵的。

这跑发射速度极快,只要把那奇形怪状的炮弹让炮筒里面一放,它自己就能发射出去,这么神奇的事情,活了好几十年还是第一次见。

不知道那个神祖爷为什么如此看重川军,不说别的,其他军队的最大人数也就几万人,可是川军呢,神祖爷给的兵额可是二十万!可见川军在他心里的分量。

秦良玉站在山岗上,看着天上飘落的雪花,大军从陕西出发来到这里,已经在这里适应性训练了一年多。草原冬天到来了,大军该要发动了吧。

就在秦良玉思索的时候,一个传令兵匆匆跑来。

“报大帅,京城飞鸽传书,请大帅查看。”说着,传令兵递上了一个小纸筒。

张凤仪走过去,接过小纸筒:“好了,你下去吧。”

“是”传令兵行了一个礼,转身跑了回去。

以前,朝廷给各地传令,基本都是太监传旨。可到了李浩穿越之后,太监传旨的机会很少,即便需要太监传旨,什么时间去,什么时间回,该见什么人,该说什么话,该做什么事情,李浩都给他规定的死死的,不许太监越过一步,不然就得砍头。

张凤仪将纸筒递给了秦良玉,秦良玉接过来,打开纸筒,取出里面的命令,只匆匆看了一遍,秦良玉顿时表情严肃起来。

“义州已经解围,多尔衮匆忙北返,皇太极的位置已经确定,现在该轮到我们上了。凤仪,整顿大军,今夜大军出发,赶往科尔沁草原,堵住皇太极从草原逃跑的通路。”

“凤仪遵命!”军情紧急,张凤仪不敢怠慢,立刻领命而去。

川军动作很快,不要一天的时间,入夜时分,大军收拾完毕,拔寨启程。

不知道老天爷是不是在故意难为川军,这一夜,风雪交加,冷风夹杂着雪粒,打在人脸上生生的疼,风雪刮的人眼睛都睁不开。

这么大的风雪,火把根本点不着,即便点着了,过不了多一会,就被狂风吹灭了。不过这难不倒川军,每个不远,就有一盏马蹄灯。

这种马蹄灯也是神祖府设计的,有一个透明的玻璃罩子罩着灯芯,再大的风都不会吹灭它。而且这种灯着的时间很长,着一晚上没有没有问题,比火把要强多了。

六万大军冒着严寒风雪,趁夜一路迤逦而行,直奔科尔新草原。秦良玉的车是一辆四轮大车,车上有车厢,四周都有玻璃窗户,里面还生着小火炉子,非常暖和。

这是李浩专门为秦良玉打造的,秦良玉年事已高,又长年征战,身体早已大不如前。所以在秦良玉刚刚率军抵达草原的时候,李浩就命人给她打造了这辆车,专门给秦良玉使用,让她不用再顶风冒雪。

从宣府到科尔沁草原,大约四百多里的路程,大军一路疾行,按照秦良玉的命令,大军必须在五天内抵达,防止皇太极逃脱。

林四方的特战队早已经将这里的地形摸的清清楚楚,现在林四方正在秦良玉的车上,跟秦良玉详细的解说这里的地形,并且指示最近的路线。

一直走了五天的时间,秦良玉带领川军终于走到了科尔沁草原东部边缘地带。他们刚一到就赶上了一场大战。

大军正在行军的时候,队伍上方的观察气球突然传来消息,前方四十里左右,在一个山口处,上万人正在交战,看样子是蒙古和建虏。

秦良玉立刻就明白,这是蒙古的劫掠队,回程的时候遭到了建虏的埋伏。而且观察气球报告说看样子蒙古人快要支撑不住了。

“大军加速前进,在山口外列阵。”秦良玉下达着军令。

“凤仪,你带骑兵还有跟随的一万多蒙古骑兵即刻出击,在鞑子身后游走,策应埋伏圈内的蒙古骑兵。”秦良玉对儿媳张凤仪道。

“儿媳遵令。”张凤仪领命,迅速带领骑兵前出,直奔交战地域。

“呼日图,我们这么冲不出去了,女真人的骑兵太多了!”一个千人队长对自己身边的将领说道。

“那彦,把抢来的东西都扔掉吧,提高咱们马匹的速度。”呼日图建议到。

“这是咱们好不容易才抢来的,后面还有咱们部族的女人孩子。”千夫长有些心疼的说道。

“咱们一共一万多人,现在估计也就身下一半儿了,万户长大人已经战死了,咱们不能都死在这里,得有人回去报信儿,告诉明国人,建虏的八旗主力在这里。”呼日图再次建议道。

“那我们该怎么办?”千户长焦急的问道。

“千户长,把抢来的东西都扔掉,来分散鞑子的注意力,我们集中力量,冲击那个山口。”

“好,就这么办....等等,建虏的身后好像有动静。”正在焦急中的千户长突然发现,建虏身后腾起了大片的烟尘,建虏后面的骑兵明显也有些慌乱了。

千户张拨马冲上一片高地,向山口望去,这一望,千户长激动的连连大喊:

“弟兄们,坚持住,咱们的援兵来了,是个万人队!”

剩下的数千蒙古骑兵听到说有一万援军到来,大喜过望,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一样,满血复活,玩着命的向山口冲去。

张凤仪的两千骑兵,装备的都是能够连发的马枪。这是李浩仿照着前世的左轮手枪的设计制造的。

马枪的下面也有一个弹鼓,每次装弹八发,打一枪,转动一下弹鼓,就有可以射击了,射击的时候,单手就可以操作,大大提高了骑兵的作战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