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导航术

当酒席完全结束之后,天色已经黑了,洪涛又提出了一个要求,想知道罗有德这条船上的船长或者领航员是如何在夜间导航的,因为这条船还在行驶,并没有下锚的意思。另外,他要把一直跟在大船后面的泊小二接上来,现在他对这个罗有德已经基本放了心,不再需要泊小二抹黑跟着大船。他恐怕还没吃晚饭,自己的安全有了基本保障,就别让他去受罪了。

泊小二上船之后,被那个阿财带到了甲板下面的舱室里用饭,从他的态度上看,他对疍家人还是不太看得起,罗有德也没假客气。对于这个问题,洪涛暂时不打算深究,也不打算替泊小二争取。社会地位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转变过来的,别说自己一个外乡人了,就算宋朝大官来了,对这个事情也无能为力,与其闹得双方都不痛快,不如利用这个机会加强自身能力,等自己能力足够大的时候,就不是别人想怎么样的问题了。到那时候,不管你习惯不习惯、乐意不乐意,全都要按照我的规矩办事,容不得你不乐意,这就叫实力!

对于那位船长或者叫船老大的导航技术,洪涛只看了不到十分钟,就没啥兴趣了。他根本就不会导航,只是在靠祖辈相传的经验来操作这条船。海图上标注的航线和海图上没标注的细节资料,才是他导航的关键,离开那张海图或者换一条新航线,他就得抓瞎。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完全是依靠前辈留下来的数据在行事。比如说吧,海图上的航线是向南直行,他就会依靠他手中和脑子里记忆的资料,用沙漏和一种测量船只行驶速度的简单器具来计算大概多少时间之后,就该转向了,然后再计算下一段航程多少时间之后转向。一旦时间计算和船速计算出现错误,完蛋,他除了知道利用星座简单的辨别东南西北之外,就啥也干不了了。所以目前的远洋航线说是远洋航线,其实只是一截一截的短途航线拼接起来的,中途要有好多个停靠点。即使不需要停靠,也得过去转一圈,就是为了能校准误差。一旦缺少了这些停靠点或者叫标志点,那远途航行就会成为一个噩梦,只要有一点点误差,得不到及时修正,那就越来越大,最终船只就迷航了,真正的跨洋远航目前还做不到。

海图洪涛看过了,很简陋,比例尺都不对,大概位置倒是差不多。这条航线的详细参数洪涛没问,问了也没用,人家不一定会说,这算是很重要的商业机密了。

测量船速的工具更简单,就是一片木板,由专人在船头扔下海,然后这个人就用一个固定的速度往船尾走。当木片和人同时到船尾时,就是一个固定的船速,具体是多少和这个人走路的快慢有关,每个测量人都不同。但是吧,这个办法只能测出船和水的相对速度,不能测出船相对于地球的绝对速度,还忽略了海流的影响,很不准确,聊胜于无吧。

其实这个办法在几百年后的欧洲依旧在用,他们是用一根绳子拴上木桶,并在绳子上系上相同距离的绳节。当船只行驶时,把木桶从船尾抛下然后数绳子节,在单位时间内有多少个绳节出去了,就算多少节航速。后世里航海所说的速度单位,节,就是由此得来的。

不过罗有德也给洪涛提供了一个有用的信息,他说在广|州和泉|州那边有几位很厉害的船老大,他们能使用牵星术利用太阳和星星的位置来定位船只的位置,听说是很准确,不过他也没实际见到过。至于这个牵星术是啥,他更不知道了,那几位船老大都是大海商的宝贝儿,轻易不会和外人接触的。

牵星术是啥?有这么神秘和管用吗?洪涛的回答是有,但言过其实了。牵星术说起来很简单,他当年痴迷航海的时候,在网上和图书馆里都查过这个玩意,还做过好几套实验用具。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测定船只的大概纬度还凑合用,但无法测量船只的经度,对于远洋航行来说不能说没用,但还远远不够。

那这个牵星术是啥呢?它就是一套大小不等的木板子,中间钻一个洞,穿上一根绳子。在不同季节用不同的木板对着一个或者几个固定的星星位置,让木板底边与海平面平行,选一个上沿和目标星体平行的木板,然后就能在海图上知道自己的船只纬度了。虽然这个时候还没有纬度这个概念,但是依据哪些木板数量的不同,也会由会这个技术的人自己标出六条到十二条横线来,大致相当于纬线。

在真正使用的时候,不光是一套木板,要备好几套观测不同目标星体的牵星板,来回观测互相印证才可以。洪涛当年是采用现代仪器观测,然后制作牵星板的方式把这玩意给逆推出来的。事实证明,确实可以确定船只的纬度,但有一个问题,就是你想要全球航行的话,不光要知道北半球的星空中哪几颗星星的运动轨迹相对固定,还要知道南半球星空中哪几颗星星可以当参照物,因为在南北半球看到的星空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北极星,你到南半球就看不见了。所以说在这个时代,基本是没有人能进行跨越全球的航行的,谁能既知道北半球的星空又知道南半球的星空呢?除了洪涛!

洪涛就算知道南北星空的星图,也不会用这种原始的方式来测定位置,这玩意误差太大了,在大海上相差一百公里就是生死两茫茫啊,谁会把自己的性命交给类似猜测的技术呢?而且牵星术只能测定纬度无法测量经度,算是瘸了一条腿。光知道船只的南北相对位置还是不能跨洋航海,还得知道船只在大洋上的东西相对经度,才能准确的知道船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