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蔺魏之辩

“越王在会稽山举行祭天大典,册封群臣,向天下宣布越国复国,并向各国递交国书。这是越国派人送来的国书。”赵括将越国的国书放在桌案上。洬不用看,众人也知道国书里面写的啥,无非是越国的起源,越国的光辉历史,越国的韬光养晦,楚国的强盗行为,以及越国复国的合法性等等。但合法性不是越国说了算的,以前是周朝说了算,现在是中原各国说了算。越国之所以要向天下宣告,就是为了得到天下各国的承认,毕竟对于越国本身来说,一直是不承认自己被楚国所灭的,这些年只是战略性转移,韬光养晦。但越国想要和其他国家玩,那就必须得到其他国家承认。就如同三家分晋,要周朝册封才行,周朝不册封,韩赵魏就只能在家里自己玩。等到后来称王,周朝也不够资格了,那就徐州相王,五国相王,你承认我是王,我也承认你是王。这样大家都是王了,逼格上升了一个档次,和周王平起平坐。洬周王就这样被扫到了犄角旮旯。“越国起兵几何?”鲁仲连立刻问道。他前脚才说越国不会立刻复国,后脚越国就宣布复国了,简直是在打他脸。“没有起兵,只是宣布复国。”赵括摇了摇头。“越国有能人相助啊!”鲁仲连叹服道,他之前确实没有想到越国还会这么做。只宣布复国,却不起兵光复越国故地。如果楚国选择视而不见,威望就会受到极大的打击,越国士气大增。洬如果楚国选择灭掉越国,瓯越那块地全是山林,特别难打不说,输了损兵折将,赢了也得不到任何利益。“最恶心的是,现在越国还在深山老林中,进可攻,退可守,随时可以出兵攻打楚国。楚国就算不灭掉越国,也不得不在江东布置重兵防守。”魏无忌笑着说道,他已经想象到楚国君臣的表情是多么好看了。“既然如此,我赵国承不承认越国?”赵括环顾一圈,询问道。“承认。”魏无忌毫不犹豫的说道。“其一,我赵国与越国交好,此时不宜破坏两国关系。其二,楚国实力强大,削弱一些对我赵国有好处。”“臣以为不应该承认越国的合法性。”此时,蔺相如却站了出来,持不同意见,“我赵国与越国交好不假,但我赵国同样与楚国交好。承认越国,便等于得罪楚国。楚国强大,越国弱小。现在我赵国必然要得罪一个国家,为何要得罪强大的国家,反而交好弱小的国家?”“其二,信陵君所言不错,楚国实力强大,应当削弱。但此时我赵国和楚国依然是盟友关系,可以暗中支持越国削弱楚国,却不能真正站出来支持越国。”洬“其三,越国虽然暗中与秦国有来往,但两国距离遥远,交通阻隔,唯一能依靠的只有我赵国。即便我赵国不承认越国,越国也没有选择。但楚国不一样,楚国实力强大,一旦与我赵国反目,与秦国联盟,我赵国难以抵挡。”众人闻言,频频点头。哪怕楚国对赵国有威胁,只要两国还是盟友,赵国不管背地里如何坑楚国,表面上必须站在楚国这边。这是原则性的东西。反观越国,一不是赵国的盟友,二不是赵国的小弟,连进贡都没进贡过。两国只是互惠互利的关系,而且越国对赵国的需求远远大于赵国对越国的需求。赵国可以随时放弃越国,越国却不敢放弃赵国。洬“楚国这些年一心向中原发展,其庞大的实力对赵魏韩和齐国造成巨大的压力,越国的存在可以将楚国的注意力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减轻四国的压力。即便我赵国不承认,韩魏齐三国也会承认越国,倒不如顺水推舟。”魏无忌说道。其实不仅楚国努力往中原发展,其他国家也都是这样,赵、秦、魏、韩四国往中原方向迁都,燕国当初也在南部建立下都。谁叫中原最富庶呢,一块地抵其他地方几十块地。正常人都不会放弃一块富庶的土地,去抢一块蛮荒之地。“与其说是对赵魏韩齐四国造成压力,倒不如说是对魏国造成压力。信陵君的目的恐怕不是为了赵国,而是为魏国分担压力吧。”蔺相如冷声说道。众人看向魏无忌的目光顿时有些不一样了。众所周知,魏无忌是魏国人,而且是魏王的亲弟弟,却在赵国当相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要说其他人没有任何想法那是不可能的。洬大家都不是圣人,只要是来当官的,就不可能真的完全不看重功名利禄。不看重的早就跑回家种地了,谁来混官场。如果将魏无忌弄掉,朝廷就能够多出来一个位置,大家说不定都能往上迈一小阶,而三朝老臣蔺相如也能够顺势成为赵王之下第一人。想到这里,原本在看魏无忌的众人纷纷扭过头看向蔺相如,心中期颐蔺相如能够顺势将魏无忌扳倒。没了魏无忌,赵国朝堂上的‘魏派’也就没了支撑,到时候大家联手一推,就可以把‘魏派’送出朝堂。看到大家的眼神,蔺相如就知道大家想错了。他们都以为把魏无忌干掉,自己就能够更进一步,殊不知只要赵魏的关系没有决裂,魏无忌的位置就稳如泰山。洬说白了,魏无忌的相国之位除了因为本身的能力确实强大之外,还有一部分是给魏王看的,表示赵国不会对魏国动手,让魏国放心。如果魏无忌倒了,就等于给魏国一个信号:老子要对你下手了。赵国是不可能这么做的。对于魏无忌在自己之上,蔺相如一开始确实有些不高兴,毕竟自己对赵国功勋卓着,呕心沥血,不是魏无忌这个外来户能比的。不过对于魏无忌的能力蔺相如是非常认可的,如果换做自己,不可能比魏无忌做的更好。蔺相如之所以站出来反对魏无忌,并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而是真的认为赵国不应该因为越国而得罪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