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光谱
作为名誉校长,李谕只要有机会肯定要给他们上一下课。
说起来似乎有点自傲,但放眼当下,在物理学的理论基础层面,真的没有几人能出李谕之右。
李谕以前在国内上过一些课,大都只是讲一些中学内容,如今算是头一次在国内真正讲点大学该讲的东西。
此时的大学上课内容还没有后世那么固定,主要是没有固定的教科书,基本靠教授自己出讲义。所以民国时期对大学老师的水平要求其实挺高,起码不能照本宣科。
李谕有意引导他们了解一些目前最前沿的东西,方便将来出国留学时更快找到研究方向。
现在的学生比较少,所以大班上课会出现多个不同专业学生都来听的情况——谁叫李谕现在科学界的名头那么大,所以李谕有时也不能讲过于深入,但肯定是高深学问的必要基础内容。
只有在物理系上,才能讲点自己的拿手好戏。
李谕今天给他们讲的是关于微分方程的内容,这东西在数学和物理上都很重要。讲义自然是李谕手写,然后打印下发的。
“希望你们不要嫌弃我的字体,”李谕说,“另外,这种油墨印刷的味道有时我闻着感觉还挺不错。”
谢玉铭说:“大部分是英文符号,并没有多少汉字,至少在我看来,英文书法方面李校长已经非常好。”
“多谢赞赏,”李谕笑道,“那我们就开始吧,今天我希望让各位开阔一下视野,认识认识目前物理学界在原子物理方面的辉煌进展。”
谢玉铭说:“您的意思是,短短几年里,西方又在物理学上有了非常大的突破?”
李谕点点头:“是的,其实现在处于物理学大爆发的一个时间段,我希望你们中有人可以尽快追上这波浪潮。”
谢玉铭说:“我看的书上说,物理学已经只剩修修补补的工作,是一门非常完备的学科。”
“你看的书已经过时了,”李谕说,“不过没关系,我们还来得及。”
李谕在黑板上板书了一会儿,接着说:“今天讲的东西伱会很感兴趣,是最近几年的一项原子领域的光谱学成果,出自德国物理学家斯塔克。值得注意的是,他还运用了量子理论,所以有一定难度。”
李谕要讲的就是四年前斯塔克发现的原子光谱的多普勒效应。
关于斯塔克这个人,稍微介绍几句,他此后也成了“德意志物理学家”,与雷纳德是一路人,都为纳粹效力,是爱因斯坦的死敌。
但斯塔克在物理学,尤其是实验物理学方面,与雷纳德都是位于第一流的,水平相当高。
从上大学开始,斯塔克只用了三年时间就拿了博士学位。这种速度放在后世几乎不可能,但在目前来说,不算什么特别稀奇的事情,普朗克与玻尔兹曼都是二十一岁左右就拿到了博士。
说回斯塔克的研究,他用一个非常巧妙的实验论证了几年前困扰物理学界的一个问题:到底是原子发光,还是离子在发光。
现代人肯定一下子就能给出答案:原子、离子都可以发光。
但这个问题在1907年以前,学界并不知道。
斯塔克的思路非常奇妙,就是利用多普勒效应:离子在电场中会有一个速度,如果是离子发光,发光的频率就和离子的速度相关;
而如果是原子发光的话,由于原子是电中性,在电场中不会受力加速,所以发光的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然后根据红移和蓝移现象,就能够得出结论。
斯塔克利用这个原理,设计出实验,发现原子和离子都会发光。
具体的过程真的相当巧妙。
不仅如此,斯塔克还凭借出色的物理直觉发现靠近静态谱线的区域,几乎没有发光现象:越靠近静态谱线,说明氢离子速度越小。
斯塔克怀疑低速的氢离子不会发光。然后就是关于这一点,斯塔克依靠普朗克的量子理论给出了一个解释。
而一旦涉及到普朗克的量子论,就挺考验数学功底了。
毕竟连普朗克在提到自己的量子论时,都经常说成是一种复杂的数学工具。
所以现在李谕讲的东西真的不简单,讲了一会儿,李谕自己都顿住了。
“一定是哪个该死的数学变换,我一下想不起来了,”李谕凝神了片刻,“在座有谁能看出来吗?”
毫无疑问,没有人看得出来。
李谕接着说:“那么我们先跳过去,暂时不浪费时间。”
过了没十分钟,李谕在讲解后面内容时突然停了下来,说:“我知道怎么回事了!”
——多年后,谢玉铭等上过李谕课程的人都曾赞叹:“虽然他的讨论主题复杂多变,仍能抽出时间反思特殊数学变换的物理实质,其数理根基之深厚,令人惊叹。”
“看,错误在这儿,”李谕指着一些不一致的数据说,“物理与数学的联系就是这么奇妙,不仅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还要这些非常细致的计算推导。”
谢玉铭呆住了,然后提议:“您需不需要写信给普朗克教授与斯塔克教授,向他们指出这个错误。”
“我们不需要告诉他犯了一个错误,”李谕轻松道,“结果是正确的,但证明错了。我们只需写信告诉他实际证明应当是怎样的。因为重要的是内容,而不是数学。”
谢玉铭抄完李谕的板书:“我想这些内容我要消化好几天才能理解。”
李谕说:“慢慢研究,它们都是原子物理学的关键内容,今后如果你足够努力,还可以做出新的成果。”
李谕今天讲斯塔克的光谱实验,有自己的目。
再过两年,斯塔克就会发现以他名字命名的斯塔克效应。
关于斯塔克效应的解释,此后延伸出了很多版本,众多量子力学的大佬都参与其中。比如玻尔、爱波斯坦、史瓦西、泡利、薛定谔等等。
总之这是个很有挑战性的内容,也是足以在科学界扬名立万的课题。
只是难度有点大。
到了李谕的时代,斯塔克效应与塞曼效应在大学物理专业都不怎么过多提及,基本上是一笔带过,但这两样东西在量子力学史上的重要性并不低。
这两项内容都可以作为物理专业考研压轴大题级别,主打一个难理解+难算。
李谕有意让谢玉铭多学这个方向,反正本来就是他主攻的领域,将来顺便可以帮助他在物理学界树立更大的威名。
李谕拍拍手下课时,看到门外站着鲁迅和两个中年人。
“今日在校园中听了您的讲课,我终于切实感受到院士在科学方面的无上造诣!”鲁迅说,然后给他介绍了身旁两人,“这二位是陆费逵与沈知方先生,他们听闻院士先生是实业协会会长后,特来拜会。”
李谕说:“幸会幸会,我们到办公室说。”
在办公室坐下,陆费逵说:“如今辛亥业已事成,举国欢欣,教育之重要人尽皆知,我们准备兴办一家书局。”
李谕说:“好事啊!”
陆费逵说:“我们准备把书局命名为中华书局,出版新编的《中华教科书》,希望李谕院士帮忙斧正。”
李谕这才反应过来,今年正好是中华书局的创始年,陆费逵与沈知方是创始人,他们都是浙江人,与鲁迅是老乡。
李谕说:“我定会尽心帮助。”
沈知方说:“有您的帮助最好!如今王朝更替,思想之变化可谓翻天覆地,我们准备学习蔡元培先生之美育思想,在教科书中代替过往腐朽的帝制教育理念。”
李谕说:“那我更要支持了。现在读书人其实也挺彷徨,需要找到一个心中目标。”
鲁迅说:“蔡部长的美育可否为这个目标?按照蔡部长的理念,美育比之西方的‘信仰’或者宗教更加优秀,一个自由,一个强制;一个进步,一个保守;一个普及,一个有界。”
美育是蔡元培很著名的教育理念。
李谕说:“确实值得推广,但我希望你们在新编的教材中,也要加入一项基本的东西。”
陆费逵说:“请院士先生赐教。”
李谕说:“很简单,科学与民主。”
鲁迅首先赞道:“好!”
清末民初的变革对中国人来说,真的太大了,在精神领域和学术思想上也面临着“道术为天下裂”“千古未有之巨劫奇变”。
对于知识分子来说,思想的定位同样很重要。这是隐藏在历史洪流中的一条重要暗线。
几年后新文化运动的科学与民主显然更加有先进性。
陆费逵道:“我们会把这种理念编入教科书中,影响更多读书人。”
中华书局在民国是仅次于商务印书馆的第二大出版机构,尤其发行教科书很多。
真要算起来,不管什么时代,教科书都是发行量最大的书籍,而且也是影响最大的书籍。
如今又是欧美以及日本玩了命想要控制中国读书人思想的时代,教科书更加需要保护。
李谕说:“我会提供资金,帮助你们从编撰到校订、出版、发行的一系列环节。”
陆费逵道:“太感激李部长了!”
李谕说:“不必客气,书是人类进步之阶梯,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争权夺利嘛?”
鲁迅听了哈哈笑道:“我就说李院士不同凡人吧。”
陆费逵说:“果不其然,果不其然!”
李谕说:“我会联系商务印书馆,大家良性竞争,一同推进教育书籍的更新。”
最近张元济也挺忙碌,辛亥革命发生后,他与革命派一直保持联络,同时准备迎接民初的教育大发展。
张元济同样清楚,一旦清帝退位,很多教科书都要重写,里面的忠君思想必须剔除。
然后为了适应科学教育,他还准备增设博物部、铁工制造部,制造标准模型、仪器及陈列品。
这些也是李谕很关注的,今后得多多出钱资助。
李谕突然想起:“周老师,你现在是不是已经接到了蔡元培先生的调令,进入教育部?”
鲁迅点点头:“不愧是搞无线电的,消息如此灵便。”
李谕说:“有空的时候,也来我的学校做个兼职教授如何?”
鲁迅讶道:“我的学历恐怕达不到。”
李谕说:“英雄不问出处,而且你的学历说不上差。”
鲁迅说:“阁下的学校立意高远,我担心自己的水平不够。”
“够了,够了,太够了!你要是不够,那够的人不多了。”李谕笑道。
鲁迅疑惑道:“要讲生理学和医学?”
李谕说:“随你便,就算讲文学都可以。”
鲁迅说:“文学?更不是我的强项。”
这次轮到李谕哈哈大笑了,“谁又说得准呢。”
鲁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听不明白你要说什么了。”
李谕说:“总之你答应就是了,毕竟你是蔡部长钦点的教育部官员,这点事难不倒你。”
“希望不要变成献丑。”鲁迅只好回道。
李谕说:“只要是讲美育,讲科学,讲民主,就谈不上献丑。”
鲁迅感慨地说:“没想到我回国后,真的与教育结下不解之缘。记得小时候在路矿学堂读书,骑马过旗营时,老是受旗人的欺侮。如今时过境迁,甚至没了旗人的特殊地位,要讲科学、讲民主。”
鲁迅虽然答应了下来,暂时却没有机会在上海讲课,因为他不多久就会接到北上进京的调令。
袁世凯要把各种核心部门从南京转移到北京,处于他的眼皮子底下。
革命党面对这种官场老油条真心没有太多办法,只能任由他去。
好在孙先生等人留了点后招,提前拟定好了《临时约法》,用来约束袁世凯。
另外,袁世凯的得力助手唐绍仪,此时也与袁世凯出现裂痕,加入了同盟会,可以说严重影响了袁对时局的控制。
袁世凯自然知道教育之重要,所以把大清学部改为了教育部,同时接纳了南京方面的人,仍然让蔡元培当了教育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