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洛克菲勒基金
虽然康奈尔大学已经算是二十世纪初相对比较文明开化的大学,但依旧无法完全剔除美国社会中几乎深入骨髓的歧视心理。
李谕与竺可桢、胡适等人回到校园时,一堆白人女生正发起请愿,要求学校驱逐两名黑人女学生。
哈佛、耶鲁、剑桥、牛津之类的名校目前都只招收男学生,而康奈尔大学很早就开始招收女生。
不过对黑皮肤的歧视心理显然很强,白人女学生无法忍受与黑人女生共同生活学习。
竺可桢看着她们无奈道:“三年前就发生过一次,被校方否决;没想到今天又来。”
胡适气愤道:“我要联合世界会给报纸发文,如果黑人被逐出,接下来就是黄种人。”
姜立夫、胡明复等人同仇敌忾:“我们联名上书!”
学校内部的事情他们自己就能处理,李谕没必要插嘴,转而好奇道:“世界会是什么?”
胡适说:“我在康大中加入的学生社团,里面也有一些同情弱小民族的美国学生。”
李谕又问道:“除了中国与日本学生,康大还有其他亚洲留学生吗?”
胡适说:“有的,比如菲律宾学生。”
李谕想了想说:“菲律宾现在应该算是美国殖民地吧。”
1898年美西战争获胜后,美国就接收了菲律宾。要不二战时期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会先从菲律宾败走哪,还留下了那句著名的“我还会回来的”。
胡适点点头:“此前两名菲律宾学生在康大演讲,宣传菲律宾要争取独立自主。但即便是世界会中的美国学生,听后也嗤之以鼻。他们说,如果美国让菲律宾自主,不过是让日本人来侵占罢了。”
李谕叹道:“所以哪有什么世界和平,这就是人类的文明。”
——
李谕在康奈尔大学待了两天才离开,他到美国还有一件关键的事要做:联系洛克菲勒基金会。
鉴于此前卡内基基金会的成功,洛克菲勒已经极度热衷于在东方搞慈善以及教育事业,想让项目提前落地。
李谕收到了小洛克菲勒发来的邀请函,出席一场“中国会议”,共同讨论在中国投资医学教育事业的可行性。
他心知肚明,这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准备在中国创立协和医学院。
基金会在华尔道夫酒店的会议室召开会议,不仅邀请了李谕,还有不少美国著名校长和医学名流,包括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芝加哥大学校长贾德森。
这两位校长在美国几乎相当于中国的梅贻琦、蒋梦麟,地位很高。
医学名流同样牛,最厉害的就是现任哈佛医学院外科教授、“现代脑外科之父”哈维·库欣,以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院长韦尔奇。
中国方面,除了李谕,驻美公使夏偕复也应邀出席。
李谕只知道后来的驻美公使顾维钧,眼前这位夏偕复真没怎么了解过,毕竟顾维钧的光芒太耀眼。
夏偕复对李谕非常尊敬:“李大学士,我已不知多少次听过您的名字。”
李谕也听过无数次类似的话,笑道:“公使先生不必客气。”
艾略特校长与贾德森校长一一与李谕握手,之前李谕与他们见过面,艾略特介绍了一同出席的哈维·库欣。
这位老哥蛮厉害的,把开颅手术的死亡率降低了八九成!
开颅手术听名字就可怕,当年华佗老爷子想给曹操做开颅手术,结果直接被曹操杀了。
到了十九世纪末,开颅手术的死亡率仍很高,直到哈维·库欣出现。
后世如此评价他的功绩:“在哈维·库欣之前,开颅手术的患者十有八九得丧命;而在他之后,十有八九都能得救!”
李谕道:“如果哈佛中国医学院可以请库欣医生去指导两年,我们将无比荣幸。”
哈维·库欣问道:“哈佛中国医学院已经建设完备?”
李谕说:“不仅完备,而且引进了最新的医学器械。”
“如果是这样,我可以考虑,”哈维·库欣道,“但本人的专业太局限,我的导师是全才,而且他有众多学生,没有一个水平在我之下。”
李谕问道:“库欣医生的导师是?”
哈维·库欣道:“霍尔斯特德医生。”
果然是个更重量级的医学大佬。
霍尔斯特德医生号称“现代外科学之父”,与刚才提到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院长韦尔奇,同属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大名鼎鼎的四巨头。
关键这位霍尔斯特德大佬不仅医术强,培养学生的能力更强,他的学生遍布美国各大顶尖医院,全是领军级人物。
霍尔斯特德人生挺传奇的,三十多岁就成了顶级医生,结果在用科卡因研究局部麻醉时,自己连同学生全都嗑上了瘾!
他跑去戒毒所戒毒,戒毒所竟然又用吗非戒毒,然后霍尔斯特德两样全上瘾!
祸不单行啊。
要不是他的好友,四巨头的另一位韦尔奇拉了一把,这位天才可能就毁了。
李谕笑道:“霍尔斯特德医生如此忙,不见得愿意离开美国本土。”
哈维·库欣道:“但他可以从培养的住院医师中选出几位全面的外科医生。以我的理解,贵国需要的正是能兼顾多学科的医生。”
李谕并不太懂医学,主要是没怎么生过病,听他说的有点道理,于是回道:“多谢库欣医生建议。”
几人就座后,会议正式开始。
洛克菲勒的儿子小洛克菲勒作为主持人,首先发言道:“我们洛克菲勒基金会准备投入一亿美元用于促进全人类的安康!”
第一句话就引起巨大轰动。
现在能拿出一亿美元的全世界可能都不超过五人,二十世纪初的一亿美元是何等恐怖。
李谕心想,果然还是搞垄断行业挣钱狠啊……
小洛克菲勒继续说:“基金会现在还是一个小孩,很年轻,没什么经验。世界都是它的试验场。所以我们准备在起步时慢慢发展,希望在不同的可行领域先收集所有能收集到的信息,以便日后真决定去做时,明白可能面对的问题,并在我们所能得到的最佳建议下行动……在此之外,我想格外强调的是,基金会对中国感兴趣已经好多年。
“李谕院士以及诸多留美学生的表现让我们确信中国是最好的一块试验田,因为这里虽然落后,但同时具备极大的潜力,这种潜力正是我们最看重的……”
李谕心想,这帮做生意的脑子的确好使。
投资人最喜欢的就是有巨大前景却又处于萌芽期的小微企业,如果投资成功,回报几乎无穷。
而中国绝对是最切合他们这种理念的。
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第二个发言道:“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在其漫长的历史中,从来没有给过西方思想及教育方法一次这样大规模进入的机会。所以我们可以借此送给中国一项大礼——医学教育和外科手术。
“我认为洛克菲勒基金会选在中国进行投资是最明智的、最适合的。如今中国不再适合宗教性质的传播,我们必须拿出科学以及医学这种真正的诚意。
“大家有目共睹,短短两年时间中国就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出现了空前绝后的机会。我们应当渐进有序地在中国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医学系统。”
他们的意见倒是很一致。
此后的几位发言者基本上与小洛克菲勒和艾略特大差不差。
会议很快定下决议:准备在几个月内派出一支考察队,考察中国的医学教育情况。
考察队将由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芝加哥大学校长贾德森以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院长韦尔奇领衔。
阵容堪称非常豪华。
一众大佬云集,华尔道夫酒店自然要盛情招待,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他们甚至专门从唐人街请来几个厨师做了一道烤鸭。
韦尔奇是霍尔斯特德医生的生死之交,吃饭间他同意从霍尔斯特德医生那里挖几名培养好的住院医师。
李谕举杯感激道:“提前谢过院长。”
现代住院医师培养制度就是霍尔斯特德创办,他对住院医师异常严格,恨不得他们不结婚生子、一周七天住在医院里培训学习。
所以从他手里出来的医生,绝对经得住考验。
李谕又说道:“韦尔奇院长,还有一件事我想说一下,中国素来被讥讽为‘东亚病夫’,就是因为鸦片。现在鸦片荼毒尚未消散,所以诸位将来在选用麻醉类药物时,千万要谨慎再谨慎。”
韦尔奇正色道:“我一定会放在守则之中。”
洛克菲勒基金会创办的历史很长,但真正拿得出手的可能就是中国的协和,其最大的单笔投资也正是协和,前前后后加起来差不多投入了几千万美元。
效果确实好,协和多厉害根本不用多说。
当然了,投资只是第一步,一代又一代勤奋伟大的协和人更令人钦佩。
吃饭时,李谕顺便向艾略特校长打听道:“校长先生,能不能给我推荐一位经济学家认识?”
艾略特稍一思索后就说出一个名字:“约翰·贝茨·克拉克,他就在纽约。”
坐拥华尔街的曼哈顿不缺经济学家,而能让艾略特专门推荐的肯定不是一般人。
克拉克是美国经济学会创始人,以他名字命名的“约翰·贝茨·克拉克奖”俗称“小诺贝尔经济奖”。
次日,李谕在哥伦比亚大学见到了克拉克先生。
简短介绍并告知所求后,克拉克便开始仔细阅读李谕给出的关于上海万国储蓄会的文章。
他越看眉头拧得越紧,诧异道:“上海法租界政府难道没有金融监管机构吗,竟然允许这样荒唐的存在?”
李谕无语道:“您还真猜对了,确实没有金融监管部门。另外,上海法租界的管事机构叫工部局,职能比政府差远了。”
克拉克吸了一口烟斗说:“实在太失职了!”
李谕说:“好在上海县以及民国政府都有财政部,如果在经济学角度可以论证出它们存在重大的违法行为,便能依法取缔并制裁。”
克拉克说:“这种初级的金融行为有数不清的漏洞可以作为违法事实,只是不知贵国有没有相关法律?”
李谕一愣:“好像……没有。”
克拉克说:“那么只能取缔,而不能制裁。”
李谕叹了口气:“能取缔就好。上海的租界有治外法权和领事裁判权,财政部也不可能进去抓洋人。”
“治外法权”和“领事裁判权”这两个词在李谕听来就是不平等条约产物,但对目前的欧美人来说似乎是应该的,所以克拉克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只是说:“院士先生的意思是让我写一篇文章,分析这个万国博览会的违法行为?”
“这样就足够了,”李谕说,“先生放心写,我已调查过,万国博览会没有什么复杂的背后势力。”
“就算有,他们也找不到我头上,那不是我所担心的,”克拉克说,“我想再提个建议,贵国在选派留学生时,可以多考虑经济学方面,这不仅仅是单纯的商科。建立完善的经济法,才能避免再出现如此荒唐的事情。”
李谕道:“先生的建议十分中肯。”
但心中却想:以后民国的经济烂账多了去,甚至全都上升到了所谓“政治经济学”,简直荒唐到姥姥家。
而且美国几年后也会出现一个比万国储蓄会更出名的超级金融诈骗犯,——查尔斯·庞兹。
没错,就是“庞氏骗局”缔造者,理财骗局鼻祖。
他这一招到了一百年后仍屡试不鲜,上当者不计其数。
至于经济学,这东西实际上很难研究的,里面充斥各种数学上的混沌,几乎无法预测,再牛的经济学家也会犯错。
——这也是经济学迷人的地方。
克拉克说到做到,很快写好一篇文章,从本质上对上海万国储蓄会进行了反驳。
李谕准备把这篇文章先在美国和英国刊登,然后转载至上海各大报纸,落实万国储蓄会骗人的事实,一击必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