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架首月小结和一点小感想

昨天晚上更新完躺床上,看到很多大神昨晚都更了一章月度小结和感想。

我琢磨着,大神都这么干,是不是这也是个规矩啊,就也想着写一篇。

可憋了半天,实在没想出来要写啥。

写成绩?均订1200的成绩似乎也没啥可说的,其中200的均订还是昨天一天的风向标推荐带来的。

写书友反馈?这就牵涉到两个问题了,第一,书友,第二,反馈。

我能看到有几位读者一直在章评区支持着,每章都评论,真的,很感谢,你们现在其实是我能够坚持下去更这本书的最大动力。

我此前说过,7年前曾经写过一本书,虽然一年多以后被404,但也不算纯新人,而且当时那本书成绩还不错,让我混了个4级作者。

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准备了两个月的时间,自觉准备的还是比较充足的,可真正开始更了之后才发现,我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起点的推荐机制变了。

以前的起点推荐机制,主要依靠编辑,编辑觉得有潜力,就会争取推荐。而现在,每一個推荐位,都要靠数据说话,没有数据,一切白搭。

而且由于这么多年没写了,以前的编辑可能也离职找不到了,于是就直投,7万字才签约,浪费了4万多字的推荐期,这也给后续埋下了隐患。

起初其实数据还不错,新书推荐一二三轮pk下来,追读最多时到过2500,这个成绩如果当时上架,首订应该是在1500左右。

可当时我一门心思想要搞个三江,于是编辑给我搞了个四轮推,结果我自己没搞懂规则,第四轮推第一天我就超字数下新书榜了,于是接连十天的无曝光裸奔让我十天中掉了一千四的追读。

这下距离三江就更远了,匆忙上架,上架后首订642,这一个月均订也从不到五百涨到了1000,在昨天,混了一个风向标,涨到了1200。

我说这些不是卖惨,实际上,我对起点现在的推荐机制和审核机制非常认同。只是在遗憾,如果当时多了解一下行业中的变化,可能成绩会好得多。

但事情就是这样,如果自己不经历一道,光凭网上的信息了解和朋友讲解,永远没有切身感受。

现在的作者写书,和多年前确实不同了,需要考虑的东西更多,这方面就不多说了。

说一下未来的情节吧。

这本书到现在快160章,45万字,从昨天开始,这本书正式进入了事业线。

我的老书友应该知道,我上一本书是写投资的,直到现在,我都觉得我那本重生文是起点写投资的书中写的最专业最好看的。

上一本书中,其实我写的很干,只有故事情节,没有人物,这本书之所以写了这么多女配,其实就是在练人物,但不代表我写事业线的功力下降了。

所以,对后续事业线的发展,我自己还是蛮乐观的。

说了这么多,最后求个月票和推荐票吧。

感谢大家的一路支持,祝大家61儿童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