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悠闲的生活

第四十四章;悠闲的生活

就在李长庚腌腊肉腌的不亦乐乎的时候!李长庚的新任白虎军的参谋长元初中校也在为两件事情头疼不已。

第一件就是豹头崮土匪家眷的处理问题,要知道她们中好一些虽然没有作恶,甚至是被土匪强掳上山的,但是她们很多都和土匪产生了感情并有了子女,白虎军却杀了他们的丈夫乃至于儿子,结下了大仇。

这从元初有一次经过战俘营,从里面扔出来一个石头砸在他身上可以看出,这些人是十分恐惧甚至仇视白虎军的。

而这些人的处理,也是一个问题,如果将其带在身边无疑是一颗定时炸弹。

但是如果将其放任不管的话这些人又可以活下多少人这是一个值得商酌的问题!

这些女人和小孩可都是不识字的,也不认识什么民族大义,如果将其带到李长庚准备设立的八庐谷,那么八庐谷将会有暴露的危险!

李长庚对八庐谷的定位就是战事不顺时的一个退路,是万万不能有失的!

而且李长庚也不可能永远不容纳自然人。接纳一些自然人进入白虎军,这才是大势所趋!

李长庚固然要借助召唤人的力量,但是本世界的人的参与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至于第二件事就是解救出矿工的安置问题,这些人当初是自愿跟李长庚走的,除个别别有用心的人之外,忠诚问题不用担心,至少他们不会主动投靠日本人!甚至有半数以上的人多多少少的有加入白虎军的意向!

但是要让李长庚立即信任他们,接纳他们李长庚也是有疑虑的,不说他们,就算是元初等人也有这种疑虑,而并非召唤人排外。里面难保没有一两个奸细。

矿工里混进奸细这种事情很常见,尤其是在矿工之中。在平常的时候,日本人通常都会在里面混入一两个奸细,探听消息,如果有人想反抗或者逃跑,那么奸细就会立即报告当地的驻军或看守,立即缉拿和镇压!

这种策略百试不爽,只需过一段时间换一个奸细就够了,日军就是用这个方法镇压了无数次叛乱,这都是有史可查的!

“哎!怎么就没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其中一个问题呢?”元初坐在椅子上,挠了挠杂乱的头发苦恼道!

“什么问题让我们的元大参谋长这么苦恼呀!”

李长庚端着一个搪瓷口缸,从暖水壶里倒了一杯热水走到元初身边说道!

“还不是我们解救的老弱和那些矿工的安置问题!要是处理不好,这可就是一个大包袱!”元初瘪了瘪嘴说道。

“嗨!我还以为你在担心什么!原来就是因为这个!你放心,这个问题我已经有了腹稿了!那些矿工想要加入就让他们加入吧!

正好甄别谁是奸细,我想奸细一定就在这些想要加入白虎军的人里面,到时候把他们混编,让我么的人一对一或者是二对一秘密监视,我就不相信他们不漏出狐狸尾巴!”

元初皱着眉头,这个计划他刚才也想到过,但这个计划有一些草率,他觉得八庐谷作为自己等人未来的老窝,一定要万无一失才行,这个计划风险太大!

“其实有一个办法可以将两件问题完美的解决!”一直站在李长庚身后的小丫头说道!

“哦!有什么办法?”听到小丫头出声,李长庚急切的问道。

他知道小丫头一定会有完美的办法的,至于为什么知道,李长庚也说不出来,这是一种信赖,这也是一种迷信。

“其实很简单啦!我们在豹头崮设立一个分基地就可以啦!”

奇怪的是小丫头这一次没有在要求什么,很爽快的说了出来!可能是因为她觉得20天已经足够了吧!

李长庚想到,却没有看到在她转过身后小丫头对着花袭月和纪攸亭两个美貌的小丫头示威的呲了呲牙!

两个小秘书就像被斗败的公鸡一样低下了头,小丫头得意的瞟了一眼,挥了挥粉嫩的小拳头,嘴角自然上翘,得意之情跃然脸上!

和李长庚不同,元初听到这个方案后愣了一下,随即懊恼的重重的拍了一下额头,心里也是恍然大悟:

“这么简单的方案为什么我没有想到呢?”元初心里现在只有这么一个念头。

其实这个方案真的很简单,在小丫头提出解决的方法时,元初就知道了她的意思。将豹头崮设立成另一个基地,由一到两个排驻守,将那些土匪的家眷和矿工组成的部队都放在这里。

这个方法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完美的解决了两个问题。

二是可以吸引日军的注意力,使青云山八庐谷老巢不虞有被人发现的危险,老巢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可以说这是一个绝妙的主意,完美的解决了所有的困境。唯一的问题是要预防鬼子的各个击破。

不过李长庚也有办法,在豹头崮上修建机枪碉堡和地堡,以及一些永久工事,在部署400-500人,以及十二到十五门火炮,三十挺机枪。

再将山前的之字形道路拐角部署机枪碉堡,以及一些临时工事铁丝网什么的,备足粮食而且山上也有水源。

如果将豹头崮建成像滇西松山一样的要塞,除非日军肯付出2000人以上的伤亡,不然绝对难以打下豹头崮。而这样的伤亡是小鬼子无法接受的。除非对豹头崮进行爆破,把整座山给炸塌。

不过现在说这些也是太早了!现在第一没有那么多人,第二现在也不是施工的时候。

按照历史,抗联在二月份就要成立了,到时候按照惯性他们一定会在鹤岗,佳木斯做上一票的,打响名号的。

到时候李长庚这边的压力就会骤降,到时候再修要塞就好了!相信到时候又可以扩军了!

在解决了矿工和土匪家眷这两个**烦之后,李长庚彻底闲了下来,他觉得自己该干点什么!不然在这个没有娱乐的时代实在是太无聊了。

不同于连续经过几天作战而十分疲惫的白虎军,李长庚似乎觉得自己换了一副身体后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和精神。

在看到山寨的厨房里挂着的一堆一堆的鱼之后。他想到在以前在电视上看到的住在********大草原上的居民在冰盖达一米厚的呼伦湖里面捕鱼的场景,顿时来了兴致,突发奇想的想要去捕鱼!

呼伦湖也称达赉湖,是中国第五大湖,也是内蒙古第一大湖,蒙古语意为"海一样的湖"。

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西部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和满洲里市之间,湖呈不规则斜长方形,湖水面积为233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7米,最大水深8米。湖中有30余种鱼类。

每年冬天,就会有人凿穿冰面进行捕鱼。

冬季捕鱼,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作业过程,耗费的人力物力都很大。单说早上的水下布网工序,穿凿冰眼,引杆拉网过程也是很烦琐的经验活,首先有经验的工人要判断鱼群的走向,下网的方位,然后凿冰眼。

冰眼的间距三十多米,引杆的长度也三十多米,好象一根巨针在水下沿着冰眼的方向拨行。引杆后面牵动着两片大拉网,总长度有七百多米,大拉网形成平行的扇面,缓缓推进,一般情况下,一网要运行五公里左右。下网的工序完成后,工人们才能吃饭,等待出网的时间。

收鱼需要等待四五个小时,那时渔民们会排成一条直线,将渔网从出网口拉了出来!

最大的收获在最后面的网兜里。当网兜边缘被拖出水面时,小白鱼们已经完全堵住了出网眼。

为防止鱼落到冰面上冻成砣,手持“抄捞子”的渔工将活蹦乱跳的鱼捞出来时都要尽力如天女散花般向上扬洒,以保证鱼儿能均匀散落在冰面上。

一般一网大多能捕到10来吨鱼左右,少得也有五六吨,历史上的纪录是单网110吨,实在捞不完,剩下的鱼又给放掉了。住在呼伦湖贝尔湖附近的牧民就是依靠这些鱼来生存!

正好,离豹头山不足一公里的地方就有一个上百亩亩的小湖,水也挺深,估计有五六米,正好可以进行冬季捕鱼。

说做就做,李长庚依照资料合成了一个上百米长的渔网,竹竿冰锹等装备带上还有精神的二十几个人就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