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分析结果二和第二供应商的问题

第二十六章

“埃里克你觉的他们这些公司的微型机成功有那些诀窍?”张亿诚觉的对这几台机器的研究已经足够透彻,所以准备模仿先贤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开始自己的60小时手工焊接制造出流行的计算机计划。

我仔细的看了这些每一台机器的结构,我特别的对苹果II和苹果III做了研究,我发现苹果机之所以成功是采用了开放结构,这可使众多的公司在他的基础上开发出许多的功能卡件,当然这可以说诚是沃兹尼亚克抄袭了MITS公司牛郎星微型机的结构。”这时的微型机大都还是主机箱平放在下,显示器坐于其上的磨盘的外型,此时采用的功能卡就和张亿诚前世见到的小霸王学习机插卡差不多,需要新的功能直接插上相应的卡就可以。

“你说的很对,这个结构可以让很多应用软件开放商开发出相应的软件来增加丰富它的功能,这样软件开发商也可以从中获益,自然很吸引人。他们还采用了改良型的磁盘驱动器这可是目前微型机市场上的唯一使用磁盘驱动器的微型机。最重要的一点在我看来是他的软件的丰富度。”说着张亿诚打开一个叫“苹果作家”的软件,“你看这个软件,根据配套来的微型机使用说明书上说,他可以和打印机连接起来,打印出非常漂亮的印刷体文章,你看说明的后面还有示范操作的图画过程。”边说张亿诚还把说明书上的解说展示给埃里克看,又翻看了后面的说明接着说道“你看这里,如果在购买机器的时候在加上100美元,那么可以得到额外的另外一款名叫可视计算(VISICALC)的软件,据介绍是一款电子表格程序。”看到这里张亿诚也有些吃惊,现在的微型机的操作系统都还处于原始阶段,可视的电子表格竟然已经出现了,这也让张亿诚收起了轻视这个时代的人的潜意识行为。

“是的,你说的很对,拥有这些标准化的可拓展的插槽和运行于其上的优良的软件,苹果的热销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所以我们也必须吸收这些优点。”埃里克对张亿诚的意见表示了肯定。

通过分析得来的这个时代的畅销微型机的第一手资料被他们认真的写在旁边的工作笔记上。

“现在来说我们的微型机硬件方面,相信我们可以做的很好,甚至说是这个时代最优良的,但是软件方面我们有2个难点需要解决一,我们必须给我们的微型机配上合适的操作系统能使他的强劲的性能能够得到完全的发挥,第二,在这个操作系统还必须要有符合个人或者小微型公司使用习惯的软件,比如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等,同时我们还要提供可供开发者使用的程序,我们单个的公司或者个人的力量很有限,只有当大量的开发者也能从我们的微型机上面获利而愿意帮我们开发程序的时候我们也才能成功。”张亿诚做了最后的开发总结。

“现在埃里克你的主要工作是开发出硬件,遵照我们上面讨论的结果,我从报纸上已经看到了两位前IBM的员工今年创立的希捷公司推出了基于5。25英寸规格的5MB硬盘,在我们的总成本不超过1000美元的前提下,给它配上最大的容量,同时我们还需要5.25英寸的软盘驱动器也必须配上,内存你可以往64K以上考虑,至于操作系统让我来想想解决的办法。至于其他的软件,时间允许的话,我想我有必要对这些应用软件公司进行一一的拜访。”张亿诚开始对工作做出安排,计划必须迅速的进行下去,不然他的主业芯片公司要破产倒闭。

在76年77年的时候,英特尔刚推出4004和后面的8080,当时的微处理器市场上一片这样的芯片价格高达400美元,但是随着MOSTEK推出6502,所有的芯片公司的产品价格被迅速拉低,现在苹果II采用的MOSTEK的6502才25美元市场上,而英特尔的8086以及准16位的8088也才50美元左右,早期的8位芯片Z8等基本也都是20-30美元,所以可以预见的是没有形成全面的优势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国际智能化公司的安驰芯片业务不会有多高的利润率,甚至亏损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这个优势在张亿诚看来包括2方面一个是技术优势,目前已经做到,第二是市场优势,安驰-I刚开发出来,本来国际智能化公司也是新成立的公司,除了张亿诚外,可以说新公司基本没有任何的底蕴,提知名度就是个笑话。这个时候张亿诚又不想自己研发的新技术被这个年代的绝大多数的第二供应商所迅速的抄袭、剽窃,就像现在的AMD公司(超微设备公司)的杰里.桑德斯做的一样仿造英特尔的产品,自己需要必须等自己赚到足够的利润后才允许第二供应商的存在;那么剩下的路也就没有多少选择,培养一个造血机器供芯片公司发展这就是张亿诚决定涉足微型机的原因。

起源于肯尼迪政府的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的第二供应商概念在计算机界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扬光大,这时的许多的计算机公司在计算机中引入电子器件和新兴的集成电路芯片时,在采购和使用中都认识到第二供应商的重要性。因为发现独家供应商购买的芯片常常出问题,甚至有时候独家供应商因独家生产而肆意抬价或者有的时候独家供应商的生产线出问题,这样自己公司计算机生产线的生产也不得不延误或停止,所以采购电子器件或者集成电路时也要求采购的器件至少有两家公司可以供货,这就逼迫着发明新产品的公司要寻找另一家公司同时也生产这一新产品以满足这一要求。作为第二供应商自然需要向发明新产品的公司缴纳一定的研制费或者专利使用费以作为签订许可生产新产品协议的前提,当然这是通过正常渠道成为的第二供应商。还有一种成为第二供应商的办法,就是直接破解别人的技术,仿照别公司的新产品,使自己制造的产品性能接近新产品,这就需要第二供应商有一定技术实力能破解新产品的电路结构,同时这种的第二供应商还有一定危险性他要有不怕被新产品公司起诉的胆量,最重要的就是要会打专利法和知识产权法律的擦边球,否则就会身败名裂。AMD起步就是第二种的第二供应商。(笔者注:现在知道山寨不是中国人独有的了吧)

这时的国际智能化公司要想发展壮大也绕不开这个问题,但是张亿诚又想获得足够的利润,所以这就形成了矛盾。与这个时代大多数半导体公司相比,国际智能化公司没有雄厚的资本,更没有背后大财团的身影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