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地下

“、、、、、在一开始引爆教职员办公室的理由,原来不只是为了让成年人从这个舞台退场。”

回应莺的李健锐皱起眉头。

他以一只手抚着下颚,略感疑惑的提出一个疑问。

“话说回来,你们不觉得这张设计图有点不对劲吗?”

“做为教育设施用的空调系统,这个设备的规模感觉有些夸张呢,简直像是百货公司用的大型设备。”

&13:00&

在羽勇亦遭到公开处刑后,已经过了一个小时以上。

每间教室里头的情况都相当凄惨。

无法抹去处刑所带来的震撼和恐惧,而趴在桌上不断啜泣的女同学,教职员办公室爆炸时,被飞溅的玻璃碎片割伤的学生,在教室一角接受包扎治疗的同时也不停的哭泣。无法把身子湿透的制服弄干的学生们,在寒冷、恐惧和绝望中颤抖。甚至有学生开始恶狠狠地批评迟迟未能入内展开救援地警察。教学楼内呈现一片被愤怒和悲痛支配的地狱光景。

尽管如此,学生们还是试着努力维持冷静。

每间教室里的班长都当起来会议长,将班上同学针对面具的推理或意见统整起来,黑板上写着学生们绞尽脑汁想出来的一连串推理内容和关键字,然而、、、、、、每一个推理感觉都对解决事件没有太大的帮助。

为了揭露占据播音室那名精神异常的嫌犯身份和目的,学生无不卯足力气。

鬼冥与阎飞两人并排坐在教室后方的位置上,眺望着眼前的光景。

不过,与其说阎飞是坐在椅子上,倒不如说他是被绑在椅子上比较正确。

当然刘谨宣与陈凛以及黄真真也在。

虽然是黄真真是别班的人员,但是在这个紧急状况下,也不会人会去特别在意这种事情吧。

“你还好么?”

并非对刘瑾宣所说,毕竟现在的刘瑾宣一直就想是个被欺负而夺进怀中的女儿一般。

所以——

一边安抚在怀中的刘谨宣,鬼冥朝脸色苍白、低垂这头的陈凛问道。

毕竟她被迫收看了认识的人遭到残忍杀害的场面,就算想表现得很镇定,只要不是铁石心肠的人,恐怕都无法保持冷静。不过,并没有因此放弃一切的陈凛,现在仍然勉强自己将颤抖的双手紧紧握拳。

她回以逞强的答案、

“、、、、我很好。不会比现在再好不过的事情、”

陈凛上扬的眼角噙这眼角,像是说给自己似的轻声表示。

“你很努力呢。”

发现自己被理由蔑视的男人鼓励,陈凛不甘心地拭去眼角的泪水。

然后重新打起精神。

另一位——黄真真看着不同于以往,显得惶恐不安的同学们,然后对身旁的阎飞开口:

“、、、、再被挟持成为人质之后,人们会出现四个阶段的心理变化。”

黄真真淡淡地开始描述自己的见解,阎飞则是沉默以对。

前者并不在意,只是继续往下说:

“在一开始,人质会表现出震撼或否认等心理反应,会感到脑中一片空白,或怀疑状况的真实性,属于逃避现实的阶段,也称为冲击期,接下来则是动摇期,随着时间经过,逐渐能接受自己变成人质的事实,并相信只要老实配合嫌犯,就有机会生还的阶段。”

话毕,黄真真露出苦涩而扭曲的表情,道出最后的部分:

“、、、、、最后阶段,就是目前这种最恶劣的状态,在监禁时间拉长之后,人质会逐渐涌现警方完全不可靠的想法,开始对警方保持否定的态度,也就是所谓的斯德哥尔摩症吼群。”

“、、、、、、”

“你很清楚呢,黄真真小姐。”

陈凛用一种非常官方的语气说道。

虽然刘瑾宣可能也已经听见,却始终没有开口说话,看样子刚刚羽勇亦的死亡现况对她来说是一场永久性的创伤。

“、、、啊、、、恩、、谢谢、、、”被陈凛夸奖黄真真变得有些害羞的垂下了头,接着又振作起精神,接着说道:

“还剩下五个小时,距离时限才经过一半的时间,却演变成这种情况,有点诡异呢。”

听着黄真真的说明,阎飞带着仿佛在眺望远方某处的视线。

看到阎飞心不在焉的模样,黄真真狐疑地转身面向他问道:

“你有在听我说话吗?你从刚才就不发一语,是在想什么?”

“、、、、我在思考‘面具’一言一行的矛盾之处。”

“矛盾?”

反问的是陈凛。

鬼冥也将视线转向阎飞。

“在这起事件中?他提出的要求是什么?”

“就是、、、、要我们揭穿他的真实意图或意义呀。”

“所以才显得矛盾,你看看周遭学生的样子吧。”

阎飞这么一说,黄真真与陈凛重新环顾班上的同学们。

努力讨论着‘面具’真真目的的他们,眼中所流露出来的——是畏惧。

“你明白的吧。”

在陈凛等人没有得出结论之前,阎飞再次开口,冷漠的声音,将视线默向一旁的鬼冥。

“他?”

陈凛不可思议的看向鬼冥。

“从刚刚开始就摆出让人不悦的笑容,仿佛就像是在嘲讽这些学生般的笑容,你究竟、、、”

“啊、、、、有么?是你的错觉了吧。”

抢过阎飞的话茬,鬼冥憨笑的接过:

“不过,如果说此时的状况我应该是明白的吧,虽然不知道正不正确。”

“哦?是吗?那你倒是说说看啊!”

陈凛露出一副‘你这个白痴真的明白么?’这样不屑的眼神。

在内心吐槽的同时,鬼冥叹息了口气:

“刚才那场杀人实况转播,把学生和‘回答问题的行为’一口气拉远了,因为他们得知了答错就会被杀这个巨大的风险的存在,让这样的风险曝光,必定回使回答问题的人数大幅度减少。想让学生回答,却有做出令他们不愿意回答的行为,十分矛盾。”

“、、、、听你这么说,真的有点奇怪。”

“肯定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