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五十一 袁黄不是圣人
让朝廷收不上税的人都是些什么人?
这个问题其实很值得商榷,但是要是现在询问袁黄的话,他一定会给出一个大而化之的概念。
“贪官污吏层层剥削!”
袁黄给出的算是一个政治正确的标准答案,这个时代大多数文人墨客都会这样回答,不管有没有贪污过国帑,不管有没有做过亏心事,他们都一定会这样说。
所以萧如薰就笑了,笑的颇有些嘲讽。
“袁公,现在你该知道我为什么什么事情都不告诉你还要瞒着你了吧?”
袁黄十分不解。
“什么意思?”
“让朝廷收不上税的不是贪官污吏,而是所有举人进士和皇亲国戚武勋,是咱们整个除了皇帝以外的官僚群体,换而言之,就是整个大明朝的根基!包括袁公在内啊!整个大明朝的官员群体们,全都烂了!”
袁黄愕然。
“根……基?包括我在内?”
“从太祖皇帝规定当朝官员包括秀才以上功名者可以享受一定限度的土地免赋税政策开始,今天所发生的一切的种子就已经埋下了,太祖皇帝想要把靠科举起家的文官官僚变为维护大明朝统治的根基,但是他却没料到正是这根基掐灭了大明朝的生机。
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规矩,但是历朝历代这样的规矩都局限于当朝官吏,只有大明朝把这样的福利下放到了举人身上,宋时举人不过可免丁役,大明朝倒好,不仅是官员,就连举人都能免税。”
袁黄忙说道:“可是举人免税官员免税都是有一定额度的!”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袁公,自古以来中央朝廷做出的很多决策原本都是利民的,但是执行起来却每每失之偏颇,别的不说,王安石的青苗法,原本是想用低息贷款帮助农民度过荒年,不使农民在荒年为了一口粮食把土地卖给大户。
可是实施起来呢?却给变成了王安石最痛恨的高息贷款,利民变成了害民,这就是执行上的偏差,太祖是规定了额度,但是有多少人照着做?花点钱打通官府关系,直接就能把这些赋税给免掉,免不掉的就摊到老百姓身上,反正他们不交税。
他们占有绝大多数的耕地,占有绝大多数的粮食,不仅如此,还隐匿了大量的人口,让朝廷掌握不了那些耕地粮食和人口,让朝廷穷得叮当响,他们却富的流油。”
萧如薰的话让袁黄沉默。
“宋以前免税局限于当朝官员,人数不会太多,但是大明朝却史无前例的把这个资格下放到了举人身上,举人有多少?进士出身的官员有多少?人数增加了数倍!
这些年天灾人祸不断,可农户是靠天吃饭的,风调雨顺还好,一旦遭灾,他们没有抗灾的能力,一旦遭灾遇到了祸事,他们有什么路子可走?要么借大户家的钱和粮食度日,要么就直接把土地卖掉,借的还是高息贷款。
荒年结束,该还贷了,一贫如洗的农民拿什么还?只能拿自己的土地,这还是朝廷没遇到的大的战事,一旦发生大的战事,朝廷财政吃紧,就有心思不纯之人提出加税。
百姓负担本就沉重,一旦加税,地方官吏横征暴敛,他们根本承担不了,要么家破人亡,要么就举家投入当地举人士绅家中,把土地给他们,变成佃户,向他们交税,他们交的税从此就和朝廷没关系了,土地也和朝廷没关系了。
更关键的是,这些人从此也和朝廷没关系了,他们直接成为隐匿户口,根本不会计算入朝廷的户籍当中,他们还活着还在吃饭还在生存,但是人却没了,大明朝根本统计不到!
如此恶性循环,朝廷能收到的税越来越少,国库越来越空虚,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少,打仗没钱,赈灾没钱,工程没钱,继续加赋税吧,越加越少,越加交税的人就越少,最终,国库空了,朝廷没钱了,怎么办?”
袁黄算是明白了,萧如薰是把自己的剑直接指向了整个攀附在明政府身上吸血吃肉的官僚免税特权阶层,所以才会在东南三省大杀士绅!
他这是在挖所有士绅的命根子啊!
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这是古往今来第一次。
所以他才会说要让士绅成为历史,让他们不复存在。
之前还以为这是疯话,结果这却是蓄谋已久的实际行动,并且已经取得了初步胜利,在可以望见的未来当中,也没有人可以阻止萧如薰,放眼四海之内,没有!
日本被打服了,倭寇之乱没了,北虏被干掉了三十万,屁滚尿流的逃走了再也不敢来了,南边洞武国也被干掉了,整个南洋没有敢挑战大明的力量。
没人能阻止萧如薰了。
扪心自问,作为官员,他家的土地也是不用交税的,因为这种优待政策,所以他的日子过得还可以,但若是有一天朝廷说他家的土地要交税了。
他开心吗?
袁黄不是圣人,他也会不开心的。
他是读过圣贤书的人,凭什么要和泥腿子老百姓一起交税?
而事实上这也是读书人们普遍的观念,在那个读书识字属于特权的时代,掌握知识的任何不掌握知识的人就是不一样,一个在天一个在地,连税收都不同。
原来如此。
这样一想,袁黄明白了,萧如薰早就打算推行这样的政策。
他也知道士绅们会强烈反弹,所以在政策推行之前先杀人,把阻碍的力量给除掉,然后在推行自自己的政策,没有反抗力量的人除了接受就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
“可是即使如此,你除掉了士绅之后,你想怎么做?你想打造一个万世王朝的话,仅仅消灭士绅就可以了吗?”
袁黄并不能想到这样的未来。
“当然不仅仅是如此,我会确定土地国有,禁止买卖,农户不能随意买卖自己的土地,这一切都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上。”
“这……这不是王莽做过的事情吗?你不知道王莽后来怎么样了吗?”
袁黄大吃一惊。
“知道啊,就是知道了,所以我才先下手为强,干掉了东南三省的士绅,往后,我还对其他省份动手,他们一个都跑不了,要么交出多余的土地向我臣服,要么死,而我会掌握全天下的土地。”
萧如薰面无表情的摊开手:“王莽错就错在没认清楚自己的统治根基是什么,大明太祖把靠科举起家的读书人视作自己的根基,希望这些人可以最终维护他的王朝,所以他放心的大杀功臣。
他杀了功臣以后还有科举官员给他治理天下,天下乱不了,但是王莽却不知道,先汉末年地方豪强力量已经十分强大,他的王朝的根基其实就是那些地主豪强。
他这样做,是和整个天下的豪强作对,和自己的根基作对,于是他被推翻了,豪强们的领袖刘秀上位,建立了后汉。”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