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满城尽带黄金甲(中)
那一日,二人就这般一路飞奔,横穿过那大街小巷,远离那城镇喧嚣,直到那渺无人烟的树林深处,父亲才恍然醒悟,他做了如何荒唐的一件事,但是……他并不后悔。
在我仅存的一些记忆中,母亲永远是温柔睿智的,淡定地应对着每一件事,父亲不在的时候,是她独自一个人扛起了整个家族,个中的艰辛,或许也只有她一个人知晓。
但那时的母亲,毕竟年少,被父亲这样一路好似劫持一般的一路掳来,十六,七岁的小女孩竟是一点儿也不知道害怕,抬手就给父亲来了一巴掌,她也不想想,若掳她来的真是什么歹人,那她这一巴掌,还不把自己的性命也给打没了。
父亲那时也是傻透,挨了一巴掌,竟还站在原地傻兮兮的笑着,母亲顿时气得俏脸微红,只是闷声骂了一句“登徒浪子”,便也不再管他,自顾自地转身离开。
看着母亲离去的倩影,父亲这才恍然醒来,在她身后分外的焦急,最后竟是没头没脑地蹦出一句:“姑娘不知在下是谁?”
虽是一句傻话,但分量却够,母亲顿时驻足,慢慢回过头来,嫣红的樱唇中一字一句地说道:“知道,你.就.是.个.登.徒.浪.子!”
说完,便一甩秀发,风儿一般地离开了,只留下父亲在那儿有些痴傻地站着。
父亲就在那一日后患上了相思病,对一个征战南北,叱咤四方的大将军来说,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情,其实,英雄也可以儿女情长。
父亲几乎用尽了一切的办法去寻找关于母亲的消息,终是皇天不负有心人,母亲原是那尚书府冷冬青的小女儿,闺名清秋,年芳十六,正是韶华时光,书香世家,自是生出那一股超凡脱俗的卓然气质,及第之后,登门求亲之人就几乎踏破了尚书府的门槛,但母亲只一句话,就打发了那一堆求情之人,“若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吾既要这样的男子。”
从此之后,无人再赶上尚书府求亲,而母亲也从此被外头传为了不肯让男人纳妾的妒妇,一时间倒是急刹了尚书大人,也不知催生了多少白发。
父亲确实前所未有的高兴,他从未想过要什么三妻四妾,只希望与一知心人白头偕老,了解完消息的第二日,他便提着礼物,请了媒婆去尚书府提亲,那媒婆本听说他要去尚书府提亲,很是用奇怪的眼光看了他一阵,好心个父亲提醒了一些尚书家小姐的传言,但父亲的态度决绝,给的银两实在是很丰厚,媒婆也便不再多废话。
父亲春风得意,自信满满地踏入了尚书府,那尚书大人冷冬青一听大名鼎鼎的年轻大将军居然上门求亲,立即忙慌地来迎接,伺候地甚是周到,嘘寒问暖,上上下下看了好几遍,宛然已经将父亲当做了乘龙快婿一般。
但当冷冬青想要去请女儿来看看这个他万分满意的未来女婿时,却是又遇到了困难,母亲当然不同与寻常女子,琴棋书画,诗词文章,无一不精通,她当然不会仅仅看重男子的外貌与功绩,内涵与才智当然也是她所看重的,她当然知晓了那上门求亲之人就是当日将她掳走的男子,刁难他的成分占了许多,于是,她便出了一道难题,让冷冬青拿给了父亲,传话说道:若是他能在三天之内解出这一道谜题,便立即下嫁与他。
父亲所说是骁勇善战,脑子当然也还算灵光,可惜,他从小便不怎么喜欢读书,却是对舞刀弄枪比较有兴趣,打仗杀敌难不倒他,可惜,让他解谜题就多少有些困难了,而且,还是拥有七窍玲珑心的母亲所出,木讷的父亲就更是无从下手了。
那谜题的谜面是一首七律诗:鸳鸯双双戏水中,蝶儿对对恋花丛。我有柔情千万种,今生能与谁共融,红豆本是相思种。前事种在我心种,等待有缘能相逢,共赏春夏和秋冬。让父亲猜出两个成语。
诗面的意思就是在诉说一个女子很希望寻找一个情投意合的郎君,倒是万分符合母亲当时的心境。
父亲左思右想都无法将那谜题解出,便苦闷地到了一家酒家借酒浇愁,却意外地碰到了同样也去喝酒的闻人轩庭。
闻人庭轩早就听说过了这位年少得志的少年将军,本就很想结识一番,现下听见他一边在那儿喝闷酒,一边反反复复念着一首诗,便好奇地细细听着。
“鸳鸯双双戏水中,蝶儿对对恋花丛。我有柔情千万种,今生能与谁共融,红豆本是相思种。前事种在我心种,等待有缘能相逢,共赏春夏和秋冬。”闻人庭轩反复念了好几遍,倒是让他品出一些门道来。
“鸳鸯双双戏水中”即是说鸳鸯是情鸟,鸳鸯双双戏水情意绵绵;和一个“情”字;“蝶儿对对恋花丛”既是恋花丛即投入花丛中,和一个“投”字;“我有柔情千万种”既是柔情为意,柔情密意,和一个“意”字“今生能与谁共融”,既是融合之意。和一个“合”字;“红豆本是相思种”就是地上种的,和一个“地”字;“前世种在我心中”久,既是前世种:由来已久,和一个“久”字;“等待有缘能相逢”就是天:有缘能相逢:“二人”相逢合为“天”字;“共赏春夏和秋冬”既是春夏秋冬:指时间很长,就是一个“长”字,整首诗便是:情投意合,天长地久八字成语。
闻人庭轩想出谜底之后并没有急着将谜底告诉父亲,而是叫来了小二,要了一张纸,一支笔,将答案写在了那张纸上,吩咐小二将这张纸送到了父亲的那张桌子。
本是喝得醉醺醺的父亲,一看到那张纸上写的东西,立时酒就醒了七分,瞪大眼睛细细地读着,半响之后,才大笑出声,拍着桌子喊道:“小二再拿两坛酒来,我要与这位替我解出谜题的仁兄好好痛饮一番!”
自此,闻人庭轩便与父亲结成了莫逆之交,为以后他俩一起做的大事奠定下了深厚的友谊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