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朦胧
好不容易送走了絮絮叨叨的老刘,池素关上门,回过头来无奈地对姨妈笑了笑:“我现在困得连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沈通果然很有资本家做派,一听说她毕业竞赛班结束了,赶忙将她的剩余时间满满地排上了课程。本来她已经培训了两名在校的高年级师范生来讲课,可慕名而来的大部分学员,都还是指名要听她的课。
这也难怪,池素讲课不仅仅是讲题目本身,还特别针对学员们普遍年纪大、记忆差、零基础的特点,研究了一系列幽默方便的记忆方式帮助他们学习,讲课的风格也轻松活泼。年轻人的朝气很容易就带动了下面坐着的中年人们。
白雅看着池素笑道:“看看,我们家素素真是个小财迷,还说自己困得睁不开眼,这一数钱就不困了。”
池素将数好的一沓钱放回红包里,笑嘻嘻地道:“妈,你别卖肉夹馍了,以后我养你!”
“好,”白雅笑着将她搂进怀中,“想不到妈这辈子也有能享到儿女福气的时候。”
见她并没有当真,池素不由得认真道:“妈,我真是这么想的。咱们现在手上已经有超过两万块了,卖早点这么辛苦,您也年纪大了,往后还要忙厂里的销售,再做下去已经不合适也没必要了。”
白雅一脸的不赞同:“你这孩子,怎么刚辛苦赚点钱就忘本了。这钱虽然多,可花起来也快,你将来要读好大学、去大城市,这笔钱也就够个学费生活费。卖肉夹馍虽然钱不算多,但好歹是一个进项,细水长流的,也能给咱们家里攒一笔钱。”
池素将头靠在白雅怀里:“妈,我不是说您就不赚钱,只不过咱们往后有更好的赚钱法子。”
说着她就问白雅:“妈,我听说江城大学里头新盖了一座小吃城,底层十来个窗口,全部交给私人承包,都是些卖早点小炒的,生意火的不得了。”
白雅叹了口气:“是啊,咱们铺子里的生意也淡了不少。你小李叔叔也着急的很,想着要不要托托关系,也去弄个门面。我估计他要是走了,这门面也要转给别人了。”
她最近也在发愁这件事儿,眼看着卖早点竞争越来越激烈,甚至夜宵摊子上已经有别家也开始卖肉夹馍。看来一开始池素的想法是有道理的,小吃这种东西,模仿起来太快了。哪怕别家做出来味道比不上自家,但是人家卖的便宜点,照样有许多人捧场。
池素一听倒是乐了:“正好,小李叔叔要是转让门面,咱们就租过来。”
“咱们租过来做什么?等你说的那个沈靖下周过来,妈就要开始忙了,到时候还真担心时间不够用呢。”白雅道。
“妈不用担心,咱们雇人来帮忙就是了。我正好有个想法。”池素冲白雅眨了眨眼睛。
第二天放学,池素特意去铁四中找到了李童,请他到了那家市中心的现磨咖啡馆喝咖啡。李童吞下一小口,大大咧咧地叫着:“哎呀,好苦,池老师你是在逗我吗?给我喝这么苦的奇怪东西。”他自从得到池素的帮忙解决了母亲的药费,又得知自己奥数获奖的消息,整个人都开朗了不少,在池素面前也不像从前那样拘谨了,倒像是她的邻家小弟。
池素笑道:“老师知道你今天可是‘春风得意马蹄疾’,这不给你喝点苦头,让你平静平静。”说着她从兜里掏出一个红包:“喏,刘老师让我亲手交给你的,一等奖奖学金,记得要低调一点,别告诉同学哦。这次你妈妈住院,班上同学都很关心你,以后有机会要多多帮助大家。”
李童激动地接过红包:“谢谢池老师。”说着就毫不客气地将红包打开,点了点见正好是五百块钱,就将钱塞回红包里,双手捧到池素面前:“池老师,谢谢您之前对我家的帮助,这钱,我现在就能还给您了!”
池素有些惊讶:她原本同李童约定,自己算是借他五百块,由他放假的时候打工慢慢还给自己。可她万万没想到,这孩子一点也不肯白受人恩惠,眼看他自己家还不宽裕,就这么大方地想要先还钱。
她不由得问道:“你家里的情况好转了?我记得你妈妈之前一直是在打零工,没有正式工作。”李童的妈妈是农村户口,没读过什么书,嫁到江州市来之后,没办法找到有正式国家编制的工作,只能靠四处兼职度日,又辛苦又没有什么福利保障。
李童点点头:“妈妈是很辛苦,不过这次我得了奖,可以保送,有一家市重点承诺如果我去读书,就给我免除学费,还给一笔生活费。我打算答应他们,这样妈妈就不用咬紧牙关过日子了。马上放假,我还能出去打打零工,帮家里攒点钱。”
池素闻言十分感动,摸了摸他的头:“你真是个好孩子,老师听你这么说,就想到了曾经的自己。”
李童咧开嘴一笑,露出一排整齐洁白的牙齿:“老师这话说的,好像您很老似的。其实您也就比我们大上一两岁吧。您这么年轻就讲课这么好,我们跟您比才是差远啦。”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可他从心底敬佩喜爱这位年轻的奥数女老师,只觉得她是这个世界上除了母亲之外,最温柔最可爱的人。
池素也笑了:“对,老师也很年轻,所以以后你就别叫我老师了,叫姐姐吧。”
李童笑得更开心了:“好,小池姐姐。”
池素会心一笑,道:“今天来找你,除了给你奖金,还有一件事儿,要劳烦你回去问问你妈妈。我家要开店,需要一名能干的人。上次听你说,你妈妈是个踏实又手脚勤快的人,麻烦你帮我问问她,如果我给她一个月一百五十块的工资,以后每半年涨一次,她肯不肯全职来帮我。”
“一百五十块!”李童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又问道:“池姐,这工作工资开得这么高,是不是特别累?”
池素想了想:“累倒是不累,就是工作时间要长一些,早上九点到晚上九点。你妈妈要是愿意过来,你就不用屈就去那家市重点了,可以直接去省重点。到时候你多半要住校读书,那边条件不错,你妈妈大可放心,生活也轻松一点。”
李童听了连连点头,第二天晚上,池素就将李童母女带来了自己家,指着厨房里的一只大铁箱子道:“这是我请人专门订做的一种厨具,叫做烤箱。”这东西还多亏了沈通,这年头国内卖西式糕点的店铺不太常见,江州市里就更是少之又少,好在沈通神通广大,按照池素的要求,给她或买或订做,弄到了全套的面包房基本用具。
桌上摆着几种烤好的面包和饼干,白雅热情地邀请李童和李妈妈一起品尝。李童尝过之后大叫好吃,李妈妈也是一脸的惊讶。
池素问李妈妈:“阿姨,您觉得咱们卖这个,有没有人来买?”
“有,绝对有!”李童妈妈翘起大拇指称赞道:“这些点心真是做得太好了。不瞒您说,池老师,我从前在市里的五星级酒店打过零工,分到过一点那边店里大师傅做的糕点,哎呀,还没您这个好吃呢。”
池素笑道:“您过奖了,我做的这几个口味偏重,可能更符合大家的日常口味。”高级甜品一般讲究食物的天然色味,味道以细腻优雅为主,而日常消费的面包糕点,味道则需要稍微重一些、甜一些,这样消费者们才会吃得更开心。
池素这就坐下来同李童妈妈商量细节,白雅则把李童带到厨房,指着自己做出来的一满桌丰盛菜肴:“来看看,想吃什么都别客气。你这孩子太瘦了,以后可得多吃一些。”说着就拿了一只碗来,给他盛了一满碗饭,又给他夹了堆成小山尖的一盘菜。李童心里感动极了,好不容易憋回去满眼热泪,拿起筷子埋下头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离开池素家,李童妈妈拉着李童走在路上,嘴里不住地感叹:“哎呀,你们这个小池老师,听说还在读书?这么年轻的女孩子,居然就这么能干了,你说说,她怎么就懂这么多,不但数学好,还会做糕点。”
李童接口道:“这算什么,池老师还在教英语呢。池老师这么聪明的人,她会什么我都不惊讶。”
李童妈妈笑着拍了拍儿子:“妈妈看你长这么大,就没服过谁,只怕小池老师还是第一个让你心服口服的人。”
“岂止是心服口服呢。”李童回想着小池老师,不,现在是小池姐教他奥数以来的聪明敏捷,对他家的雪中送炭,对他小小的敏感的少年自尊心的尊重,还有她温柔的笑和秀丽的眉眼……一切一切,仿佛一闭眼,她的一颦一笑都能回放在眼前。
李童不由得闭了闭眼睛:小池姐,你等着,我会快一点成长起来,直到某一天不是再仰望你,而是……
想着想着,他的心里涌起一股蜜糖般的愁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