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记忆永恒——为纪念前四十五章而作

可以说45章之前文字部分的初稿是我在15年前就写下的,时间在2002年2月3日-24日(农历2001年腊月二十二日-2002年正月十三日)之间。那时候木头正读高二,利用寒假20余天的时间写下了8万字左右的初稿,后来由于高考等种种原因辍笔断耕,也是木头十五年来留在心中的遗憾。

原来我写了有两个半教案本的文字,由于搬家及时光变迁等原因,只留下来两本,而那半本却怎么也找不上,于是我把高中和大学写的文字和日记全部收集随着我在小县城三次迁徙。有好几回,我都看着这些破烂的纸片心烦,欲全部丢弃,但毕竟是自己的心血与记忆,粗略的翻看着,于心不忍。

进入2017年,木头用40天左右的时间拜读完小桥老树的《侯卫东官场笔记》,很受震撼,感慨颇深。木头粗略算了一下,《侯卫东官场笔记》是部近400万字的长篇巨著,读后醍醐灌顶,很是敬佩小桥老树的坚持与执著。想着自己参加工作已整10年,对比着身边的人和事,不禁感触良多,于是就有了木头的《十年感想》。

在《十年感想》里,木头感叹安逸生活下缺失的坚持与执着。认为“十年可短暂亦漫长。十年坚持便可伟大,十年松懈亦可平庸”,并再次坚定了“坚持梦想,不忘初心,不求全面开花,但求点上突破”的前进动力与信心。

是啊,十年磨一剑,木头庆幸手中之剑尚未丢弃。木头勉励自己,要以匠人精神精耕细作,精益求精,以一流的心性,创作出一流的作品。木头坚持自己的喜好,而且淡泊功利心,一心一意做好《剪报》。

木头翻看着十几年前的文字,感叹文字之美,文字之真。要不是文字记录下的记忆,当时的那种真情、心性,现在是无法体会与感受到的。一些美好的记忆就像发生在昨天,被定格成一幅一幅的,真实而感动。

木头在想,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他可以舍弃现在拥有的一切回到十七八岁,重新感受一下那时的天空、那时的味道、那时的人。可这都是妄想,时光如奔驰而过的火车,没有回头路,只有美好的记忆与小小的遗憾。或许这就是生活。

木头能做的就是把断断续续的记忆用文字串起来,记录下来,让他们成为永恒。也可以抛开俗世,用文字寄托美好,在另一个世界定格永恒。

或许这也是木头操笔续耕的另一个缘由。但担忧的事情还是以现在的心境和认知去记录十几年前的故事,失真的不仅是文字,还有文字背后的心境与认知。木头只能自己安慰自己,幸亏那时候有写日记的习惯,主要的事件与心理感触不会有大的出入就算完美了。

也只能如此,借助文字记忆的真实功能,把青春最美好的记忆定格为永恒,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二〇一七年五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