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学问
开始和面!
三个人,三个盆。里面各自勺了一大碗面粉,然后开始倒水。现在这气候,还有点热,室温在24度左右,因此这个天气是不错,直接采用自来水就行。
当然,李清明严格一点,用了凉下来的开水。这个水温,倒是刚刚好。
“倒入温水,不要太多,加一点,至于加多少,根据面粉的多少来,保证面粉揉搓起来的干湿度刚刚好,不要太湿,也不要太干!”李清明介绍说,“还有,不要直接倒在面粉上,而是倒在这盆壁上,慢慢的倒下。”
孙正义和向大叔跟着其有模学样,水倒的差不多了,就开始揉搓。
“这揉搓的越细腻越好,这样才能保证最后出来的面团足够细腻。至于如何细腻,你们各自想办法!”李清明一边揉搓一边说。
这个是没有什么绝对正确的手法的,纯看个人习惯。你怎么揉搓怎么好,只要你喜欢就行。
一番揉搓之后,中途又各自加了一次水之后,一个面团形成了。当然,现在的面团,并不光泽,而且表面也并不光滑。
不过到此时,李清明停了下来。
“这和面,到了这个地步,感觉这面团似乎无法再变得更加均匀,更加光泽时,就可以停下来。现在要做的就是醒面!”李清明说。
醒面?俩人又是一愣。这个可是新鲜,这是什么意思?..
醒面,也叫做饧面。是指将和好的面,在进一步加工或烹饪前静置一段时间,这个过程就叫作饧面。饧面的过程,使得和好的面更易加工,做出的面点更加地筋道、柔软,口感也更加的细腻和顺滑。
至于原因,在和面的过程中,面粉与水充分混合后,蛋白质吸水膨胀形成面筋,经数道压延后,面筋相互粘连,并在面片中以细密均匀的网络包络着松散的淀粉,最终使之成为具有可塑性和弹性的湿面团。但此时由于和面或是揉制过程中的外力作用,面筋中的蛋白质大分子处于一种纠缠状态,分子结构中存在着较大的内应力,且由于这种分子结构的纠缠状态,使得蛋白质分子在空间上产生收缩,会使得面团的口感粗糙,筋度降低,适口性差。
饧面的作用就是让和面或塑形后,面团内的蛋白质分子有松弛和重构的时间,,是一个消除应力和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重构的过程。通过饧面过程,面团中在外力作用下被扭曲及破坏的网状结构得到了重塑,面团中的蛋白质重新恢复了应有的空间构形,得到了很好的舒展,饧过面会更加地筋道、柔软,口感也更加的细腻和顺滑。
面粉中蛋白质骨架结构从开始饧面,到达到松弛和重构稳定,有一个相对较为固定的时间,饧面的时间一般地不少于这个面团稳定时间。在面粉质量评价中,面团稳定时间也是一个重要指标。
向大叔和孙正义睁着睡眼惺忪的双眼,差点没睡着。
他们这到底是来做饭的,还是上课的?这也太夸张了吧!
李清明却是一笑。
“就这样,什么都不要做,就放在这就好。”李清明指着两眼惺忪的二人,笑呵呵说。
“呃,就这样?这就是醒面?”大叔愕然。
“这也太简单了吧!”孙正义惊呼。
“就是这么简单,什么都不要做,只要放置在这就行。”李清明耸耸肩,“所以,我才给你们介绍这些,打发一下时间。不过有很多人,在醒面过程当中好,有个误区!”
误区?俩人诧异。
李清明点点头。
“很多人会将饧面时的盖膜保水,误认为是饧面的必要组成部分,或是认为饧面是一个无氧过程,需要隔绝空气,这些其实都是错误的观点。饧面的过程就是一个简单的静置过程,不需要太多的多余动作。至于饧面时在面团上盖个膜或是在面盆上加个盖子,那纯粹是为了防止静置时面团中的水分被蒸发或风干,根据气候条件,在空气湿度较大的夏天,饧面时完全没有盖膜或是在面盆上加个盖子的必要。”李清明说。
俩人看看四周,现在虽然不再是夏天,不过江城气候却依然很湿热,所以倒是没必要盖个盖子什么的。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在气温较低的时候进行饧面时,对于发面一定要进行保温,否则由于温度胀缩作用,会使得发面团出现塌缩现象,从而降低发酵的效果,并降低饧面的效果,甚至会使得饧面对发面制作产生不利影响(当由于面团的塌缩作用太过强烈,而使得已初步发酵膨胀的面团内,出现了反向内应力的时候,饧面反而会使得二次发酵更难进行)。”李清明提醒说。
“师傅,这个能说简单点么!”孙正义已经晕了。
这些理论知识,听起来太深奥了。
向大叔一旁点头,深表赞同。
“其实吧,简单来说,就是醒面的时候,要注意温度的差异,太冷,就要对其保温,就要加盖。太热,就无所谓。当然,如果太干燥的话,也就要注意保湿。总之,这世界,没有什么是千篇一律的,一切都需要在于天时地利人和。”李清明说。
“师傅,你这天时地利我们能理解,可是我们还需要注意什么人么?”孙正义大脑转不过弯来问。
“徒弟,这和面的是谁?不就是人么!这可不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么!”李清明指点说。
呃!这么一听,还真是如此。
关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典故,李清明和他们之前就说过。他们也明白。只是没想到,弄一个拉面,也有这么多讲究,这个,可真是让人有点瞠目结舌的。
“所以说,我们华夏料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是没有道理的。这祖先们,研究出这一道道美食,不是没有讲究的。绝不是说,突然一下子,意外不小心的给弄出一道菜来,然后就成了。这一切,都是有理论研究的。华夏最讲究起源。”李清明自豪说。
作为一名华夏人,的确是非常值得骄傲自豪的一件事。很多人,总觉得那些洋人高贵,自己卑微。这种思想,简直就是荒唐。
这洋人,可以这样说,他们连自己怎么来的,都没有弄清楚。到现在,都在探讨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到哪儿去。
可华夏呢,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早有描述。
我是谁?这道德经里就说了:道生于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为和。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就是那个一。然后有了二,再有三,最终因为我们的一切行为,而导致这个世界有了联系。
万物生长!
至于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儿去。这庄周梦蝶,究竟是蝶化庄周,还是庄周化蝶。也另一方面阐述了。
为何这依然是西方哲学的问题,而一直号称无人解决。其实吧,这就是西方人至今不肯承认华夏文化的伟大。因为他们都是蛮夷,好不容易在近代史上,靠着两次工业革命,追了上来,超越我们,这内心深处是骄傲的。这就如同以前的奴隶,各种机缘巧合下,好不容易翻身做主了,自然希望能够耀武扬威一番。那怎么会承认自己不如原先需要仰望的存在。
“好了,这醒面差不多了,我们可以开始继续和面了!”李清明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开始继续和面。
“这个面团如果觉得湿了点,就弄点面粉在案面上,如果觉得太干了,就再加点水。这个就略微加一点就好了,不要加多了!”李清明吩咐。
俩人连忙点头。
这样约莫,又揉了差不多0多分钟,三人的面团已经足够光滑,明亮,富有弹性后,李清明停了下来。
“如何判断我们的面团是否和到位了,很简单!”李清明伸出一根手指来,然后按了下去。
“看,这按下去后,面团会有一个小坑,然后我们立刻抽离手指,它如果弹回来,那么就好了!”李清明说。
俩人望去,果然如此。俩人再尝试着对比自己的,一个略微硬了点,一个略微软了点。显然,还需要再和一下。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插进去!这个更为直接一点!”李清明一根手指直接插了进去。
俩人顺目望去。
这时,李清明将手指抽了出来,一个手指粗细的小洞,出现在光滑的面团中间。
这个小洞并不会缩小,但是当李清明手指轻按后,面团上凹陷的小坑会慢慢恢复原状,很快又变成了一个光滑,弹性的面团。
向大叔和孙正义尝试了几次之后,俩人的面团和李清明这个也差不多了。
“这第一步,算是正式完成了!面团算是做好了!”李清明笑说。
孙正义和向大叔长吁一口气。这可真不简单啊!不过真的很有意思啊。这做菜,也能学习到那么多知识啊!
“然后嘛,我们就开始拉面了!”这时,李清明也神情微微紧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