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朝会

天刚蒙蒙亮长安城里各大官员府邸门口灯火通明。早已有仆人提着灯笼站在马车前,等待着自家主人穿戴整齐后出来,坐上马车,降下门帘,随着车夫缰绳甩动,马匹拉动马车前行,车轮旋转起来,寻着长年被无数车辙往复压出来的痕迹,一路通往皇宫。

中书令梁国公房玄龄从马车上下来,搓了搓手,整理整理官服,跟周围的同僚问好,

“房相,来了,”一个声音传来,

房玄龄转头望去是李靖回道“卫公,你也到了,”

李靖跟房玄龄走到一旁接着说“玄龄,今天的朝会可有准备?”

房玄龄谈到:“药师,据老夫猜测,今天陛下肯定会问对突厥的作战策略,老夫虽不赞成现在就对突厥用兵,但是该打还得打,这个道理老夫是懂的,你放心,如果陛下问起对突厥作战准备,老夫会给陛下说明,吾等已经在筹措粮草辎重,尽全力协助你们用兵。自从渭水之盟后,陛下励精图治,无不是为了洗刷耻辱,现在是越发的按耐不住了。”

李靖叹到“玄龄,你也知道陛下是何等的雄才大略,却被逼签了城下之盟,老夫这半截入土的老朽,都不能释怀,何况是当今陛下,吾等将官一直在准备对突厥作战方略,日日操练不休,也是为了这一天,还请玄龄从中谋划,兵法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见房玄龄点头,有他这个国朝内政第一人协助,这次的对突厥作战,才能保证后方安定,房玄龄同时也是知兵之人,早年随陛下出谋划策征战天下,绝不是那些酸儒可比。李靖作为军方第一人,这对突厥的作战,可能是他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战了,很可能也是他最后一次领兵征战沙场,此后马放南山,解甲归田就是了。

李靖得到满意答复,走了开去,这边来上朝的官吏都已经聚满了宫门口,负责朝会礼仪的礼部官员看时辰已到,吩咐侍卫打开宫门,众文臣武将,自觉按照官职大小排班进入两仪大殿,因大明宫还未修建完成,故李世民登基以来朝会还在两仪殿举行。

按照制度规定,唐朝朝参有三种不同的举行时间和形式:

第一种是元日和冬至日举办的大朝会,最隆重,需要有“大陈设”,展宫悬鼓吹,陈车辂舆辇,到时皇帝“服衮冕(冬至服通天冠绛纱袍),御舆以出,曲直华盖,警跸侍卫如常仪”,接受群臣客使朝参礼贺朝会参加者最多,有王公诸亲、在京九品以上文武官、地方上奏的朝集使、周隋后裔介公部公,蕃国客使等,朝贺结束后并有宴会。

其次是朔望朝参。即每月的初一、十五。其日殿上设黼扆、蹑席、熏炉、香案,依时刻陈列仪仗,“御史大夫领属官至殿西庑,从官朱衣传呼,促百官就班”。在监察御史的带领下,群官按品级于殿庭就位,皇帝始出就御座,群官在典仪唱赞下行再拜之礼。

最后是常参。唐前期按制度“凡京司文武职事九品已上,每朔、望朝参;五品已上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每日朝参”。每日朝参就是常参,一般不用摆列仪仗,也无大排场,是真正的行政日。参加者称常参官,人数少而级别高,都是五品以上职事要重者。

唐早朝的时间,大概七点到八点左右。

程咬金跟在武将队伍里,前面就是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秦琼,秦叔宝,两人是总角之交,从小就认识后一起出来打天下,还是程咬金拉着秦琼在李世民攻打王世充的时候投奔到大唐的,秦琼也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后封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

秦琼转头小声问程咬金“知节,某听说你擅自调兵,打了长孙顺德的家丁护卫,可是真事?”

程咬金回道“秦大哥,是有这么回事,但是里面还另有别情,调动我手下的人,他长孙顺德可惹不起,我就更不行了。”

秦琼诧异又问“噢,还有别人参与其中,看你样子来头不小嘛,难道是王子?还是太上皇所出的那些王爷?也不对,就长孙顺德那气焰也不会怕那些人,你快给我说说。”

程咬金转了转眼睛低声说“也就是你问俺,本来俺是不能透露的,不过俺估摸着那人今天可能也会上朝,俺跟你说,那人你也认识,他就是。。。。”

秦琼一脸震惊盯着程咬金,程咬金肯定的点了点头,秦琼好一会才平复过来,跟程咬金一阵嘀咕。

他们两在前面聊的欢快,全然不知后面跟着的薛国公长孙顺德就在后面,一直看着他们两在前面嘀嘀咕咕,不知道在说啥,不过就长孙顺德的尿性,他猜肯定没好话,一定是在说他长孙顺德,程咬金估计在跟秦琼合计一会在朝上一同挑他的错。长孙顺德鼻子里哼了一声,想到,你个死胖子,你以为跟秦琼,两兄弟结伴,老夫就动不了你,这次可让老夫抓着你的小辫子了,看我不抢先发难,参你一本,然后在让你指认那天的带头人,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敢跟我长孙作对,就没有好果子吃。长孙顺德一脸狰狞的准备着。

进入两仪殿,文武官员面对御座,分班站定,文官在左,武官在右。

文官第一人,齐国公,尚书右仆射,吏部尚书长孙无忌。而后是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高士廉,虞世南等。

武官第一人,卫国公,兵部尚书李靖,后尉迟恭,李绩,秦琼,程咬金,柴绍,长孙顺德等。

程咬金看向李靖旁边还放了一把椅子,猜想这应该就是给李德留的,看来今天陛下就会公布李德的身份,呵呵,程咬金想到长孙顺德一会知道那人身份时候,不知道会不会吓尿了,转头看向长孙顺德,作了个鬼脸,眼神挑衅,差点没把长孙顺德给气死,给涨红了脸。心里问候了程咬金千百遍,恨恨想待会定要让这瓦岗流寇好看。

两人正在“眉目传神”时,李世民贴身太监,刘三提起嗓子唱到“陛下到,百官迎接。”

百官齐齐对着李世民拜到“吾等,拜见陛下。”

李世民头戴通天冠,身穿赤黄兖服,面无表情的说,“免礼,赐座。”

百官“谢陛下”。

(汉唐时候上朝可都是有座位的,看汉武大帝就是跪坐,到了宋才开始站班,明清后才是跪着,喊“万岁,万岁万万岁”也是清宫辫子戏搞出来的,可见野猪皮多么没文化真可怕。)

李世民端坐在御座上看向下面百官问道“众卿可有表奏?”

房玄龄作为尚书省主官上前奏道“启禀陛下,贞观二年至今发生的蝗灾,干旱,已经初步退去,中书省遵循陛下旨意,诏令各地受灾地方官府开仓放粮,严查贪官污吏,打击粮行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确保救灾粮食发放到民众手中。已经做好流民,灾民的初步安置工作”

李世民肯定道“很好,务必要做好赈灾工作,尚书省还要继续运作,保障好来年的春耕,安置工作。”

接着长孙无忌,杜如晦等都汇报各自工作成果,李世民看国内的事情都已经处理差不多,接着说道“还有别的奏报吗?”

长孙顺德一直在等机会,终于等到各部主官汇报完毕,他一跃而出,对李世民道“陛下,老臣长孙顺德,检举左领军大将军程知节,罔顾法纪,徇私枉法,私自调遣金吾卫为虎作伥,欺压良民,请陛下明察。”

程咬金立马跳出来指着长孙顺德说“放屁,你家家丁嚣张跋扈,仗着你薛国公皇亲国戚的名头,多行不义,这次踢到铁板了,就来污蔑某,枉顾军法,简直不要脸,你哪只眼睛看见我帮凶了,看到本将军派兵了,就是派兵那也是尉迟家的傻小子,干俺何事。”

尉迟恭听牵扯到自己儿子,那还了得,连忙站出来怒斥:“你个死妖精,你意思是说我儿子枉顾军法,私自派兵咯,你跟长孙顺德的烂事,与我那孩儿何干,你还有点大将军的架子不,一点小事就敢往下推,看来你很久没有尝过爷爷拳头的滋味了,现在劳资就让你回忆回忆,”尉迟恭说罢就撸起袖子作势要揍程咬金。

程咬金也不怂,叫到“好你个黑炭头,不晓事,爷爷怕你不成,来~来~来让你知道俺老程的厉害”也准备上去跟尉迟恭开干。

一边的老同事赶紧拉着两二货,在君前失仪可不好,李绩,柴绍,秦琼上前,拽开程咬金和尉迟恭。

这边就听到魏征站出来说“启禀陛下,程咬金,尉迟恭,君前失仪,枉顾身份,请陛下责罚。”

程咬金脸一黑跳脚骂道“你个老牛鼻子,就你事多,啥事你都要管,就你那小身板俺一拳就送你回家,你信不信,俺们武官的事,哪有你们文官插手的地方。”

尉迟恭也一并帮腔说“对,俺们两打架,干你们文官屁事,一边去,不然劳资连你一起揍。”自己军方打架,干他们文官何事,不劝架不说还落井下石,先站一起,程咬金这货一会在收拾他。

这下可恼了文官群体,两边文武也忘了这是上朝时候,两边都帮着自己人吵吵,吵得大殿跟菜市场一样。

李世民看着这帮人以手扶额,说不出郁闷,当他这大殿是市集不成,给刘三一个眼色示意,刘三点点头,大声喝到“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