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学医

第二天一大早,叶凡家的大坝上停了六辆车,其中两辆奔驰SUV,四辆骄车。这些就是叶凡通知邓老后,今天一大早他们开过来的。

得知兰花花开,邓老也是特别激动,用他自己的话说,昨晚一晚上就没睡好,心里总想着这些兰花的。

叶凡在邓老他们到后,就把四盆兰花抱到大坝的黄果树下的石桌上放好。刚放好花盆,邓老他们就一下围了过来,他们这次过来可不是像上次邓说的只有几个人,他们也次来了总共十八个人。

一群人围成了一个大圈,把四盆花围在中间,其中有一个老人在看了一会儿后就走了出来,来到石桌面前,指着其中一盆花道:“你们看,此春剑叶姿为软叶,叶姿环回,轻摇漫舞、风流倜傥。花茎直立,有花7朵。花色呈红,红色花炽热深情,爱的使者。”

说着捻着胡须走到另一盆花前指着说道:“此春剑叶姿为硬叶,叶斜立,雄健挺拔,奇肆刚健。花色呈月白色,显得那样神圣、静逸、纯洁。”

“是极,是极,这几盆花也算得上是川兰春剑中的上品了啊。”另一位老人附和道。

接着,这些老人你一句我一句,浑然忘记了叶凡这个花的主人。叶凡见自己也插不上话,就回到家里泡了一大壶茶,拿到黄果树下,摆上几张更大点的桌子,把茶和茶杯都摆上桌子上。

“邓老,你看你们要不要先喝点茶,边喝茶边鉴赏嘛。”叶凡这里只认识邓老,所以就像邓老问道。

“哦?对头,对头我们把这花的主人给挤出去啦。”邓老大声笑道。

“没事,没事,反正我也不是很懂这个,你们都是前辈,更容易品鉴这花的妙处。”叶凡呵呵的回道。

邓老招呼了这些老同志,然后挨个给叶凡引荐了一番,就都坐到刚摆的茶桌前边喝茶边摆龙门阵。原来通过邓老介绍,这些老同志可不是一般的退休老人,这些人,退休前都是国家干部。他们当中在退休前职位最低的都是正厅级,最高的都是副省级干部。

他们聚在一起也是志趣相投才认识的,他们来自祖国各个地方,是前段时间邓老组织说让他们过来鉴赏川兰春剑,这才提前过来的。平时他们都是在网上或者电话联系,这次一是来鉴赏川兰春剑,二嘛也是最主要的就是跟这些离的这么远的好友聚聚。用他们调侃的话说就是说不定哪天阎王爷就要让他到地里去工作去了,所以现在能聚聚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小叶啊,你这小伙子我看可以,这茶叶不是一般的茶叶吧?”来自皖省的胡老对叶凡说道。

“呵呵,胡老,这茶吧,是我老爸一个战友送给我老爸的,我老爸就一直珍藏着,这次不是看到你们这么多前辈到这儿做客吗,我老爸就让我拿出来借花献佛。”叶凡呵呵的回复道。开玩笑,这事能说吗?这些老家伙可都是品茶高手,要是知道自己这儿有很多好茶,那不天天缠着自己啊。那以后还有清静日子过吗?叶凡心里吐槽道。

“恩,这确实是好茶,上好的大纸袍,而且味道还是那山上树上摘的,还有过之。说真的这样的好茶,市面上都炒到几百万一钱了,而且还有价无市。”胡老听了叶凡的解释后也没多想,因为这茶偶尔得之已是天幸,要多了就不正常了嘛。

“那我们今天还沾了小叶的光啦,你不说我还真不知道这茶这么珍贵。”邓老也感叹道。

“呵呵,你们不要以为这茶现在我们喝着容易,这茶就是国家级的干部那也是很难弄到的。因为那山上的那几颗树都被国家保护起来了,还派了部队看守,你们说珍贵不?而且我有一次看资料说,当年中美关系解冰,尼克松来华访问时总理把这种茶送他礼物也只送了三钱,这还是那一年产量的一半。”

“不错,现在市面上的大红袍虽然有些是从母株上移栽的,但都比不上这个,这个茶能弄上一钱,那得非常幸运才是。”来自山城的钱老感叹道。

十几个人就这么围绕茶文化而摆起了龙门阵,直到有人提议这四盆花怎么处理才回到了花的主题上来。最后经过大多数人同意,当然也取得叶凡的同意,通过采取现场拍卖的方式来决定归属权。

经过半个小时的角逐,最后四盆花分别被山城的钱老以一百六十万得到一盆,被来自浙省的宋老以二百四十六万得到一盆,被来自粤省的黄老以三百万得到一盆,最后一盆被来自京城的赵老以五百万得到。所以将这些花卖出去后,叶凡也有了一千两百多万的进账。

四盆花处理完后,由于邓老好奇安心田园的农田,所以叶凡就带着这些老人,给他们介绍安心农田从最开始投入到现在建设的成就以及后面的一些规划。这些老人听了直叹叶凡踏实肯干,说现在年轻人能捱的住寂寞的回到农村种地的人已经不多了。

最后他们听说叶凡这儿会建设成为渡假村后,那热情就更高了。都让跟随的秘书把叶凡的电话留着,说是以后这儿建设好后,一定抽时间来渡假。邓老还给叶凡提了一个小建议,说是这儿最好要建立一个配套的卫生中心,至少有人生病或者有什么紧急事故,这人卫生中心能够把人命先保住再送到县里或主城的医院。叶凡同意了邓老的提议,这次要不是邓老说,叶凡还真差点忘了这个事情,这也是一种软实力的体现。

大致参观了安心田园后,这些老人都说要回县里,因为他们可不是现在这点人,他们还有随身的各种保障团队,加起来起码也有上百号人,现在都在村外等的。为了不让他们难做,也就不打算在叶凡家吃午饭了。

送走了这些老人,叶凡才回到家里,吃午饭时跟父母汇报了上午的收获,得知叶凡上午卖了四盆花就收获上千万,两老都十分高兴,说什么叶凡一直就没让他们操过心,两老一整天都挂着笑容,逢人便讲叶凡能干懂事。

叶凡也不劝说,因为这钱的出处,肯定要让别人知道才行,不能凭空变出来,是不是这个理儿?再说叶凡也知道两老在去年年底叶凡回家说自己要种地,虽然嘴上不说,心里确一直不痛快。是嘛,辛辛苦苦把儿子养大,还上了清华,你娘的,到头了还干回老本行了,这怎么能痛快的起来嘛。不过这次一下挣了那么多的钱,两老除了高兴还是高兴。当然如果他们知道叶凡之前已经把房后面两根木材埋掉并且收获比这次还大,真不知道到时候他们会高兴成什么样。

因为进账了一大笔钱,叶凡也不准备东奔西跑了,在家休息一段时间。他准备在第一批蔬菜出来的这段时间好好的学习一下之前得到的中医书籍。

中医博大精深,要学精细,得花大功夫,不过叶凡没事的时候就来到空间里,慢慢的由浅入深的学习。不懂的就做好标记,等抽空去找大学的老师帮忙介绍一些老中医的时候再统一的学习。

由于空间外一天的时间相当于空间内三个月时间,所以叶凡可是时间非常充足。他不光学习现有的这些书,还跑了一趟书店专门买了一些中医方面的书籍。他先从理论入手,再从经方上仔细研究,他细细的口味中医所带来的文化内涵,结合上一世的人生经历,从各方面结合,让他进步很快。

二十天后,叶凡停下了闭门造车的学习。跟父母说了一下,就开车到CQ,然后乘坐飞机到京城找到大学时的老师。叶凡给他老师说了自己来京城的事由,老师立马说帮忙联系这方面的资深教授。没几天功夫叶凡老师韩教授就说已经联系了京城中医大学的刘教授,吴教授,郑教授还有孔教授。这几位都是中医领域资深员老,约好第二天就在韩教授家里会合。

第二天在韩教授家,叶凡认识了四位中医教授,然后叶凡把他在之前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都一一提了出来。最开始这几位教授看到叶凡这么小年龄还要他们四人过来,如果不是看在韩教授的面子上,他们早就走人了。但等叶凡把这些问题提出来后,他们一下子表情就凝重了起来。

“小叶,你这些问题,是从什么地主找来的?”孔教授向叶凡问道。

“哦,孔老师,这些问题都是我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不理解的或者不知道的一些问题。当然这些问题是我每问到一个就记一个,所以就一直累积这么多了。”叶凡谦虚的答道。

“恩,那行,这个我们就不问了,你这些问题我们现在能回答你的有八成,另外两成我们要回去组织专家讨论才能确定答案。”刘教授对叶凡说道。

“哦,那这会不会太麻烦了?我的意思会不会太劳累你们了啊?”叶凡有点担心的问道。

“呵呵,小叶,不要紧张,对中医来说,没人敢说自己精深,活到老学到老是中医点型的特点。再说组织这次专家讨论也是对我们学校能起到学术促进的作用,所以你也不要担心。我们回去后就立即组织开这个研讨会,会后我们会把讨论的答案给你一份的。”刘教授笑眯眯的对叶凡说道。

“哦,那就好,我就怕因为我这点事,把你们劳累了。”叶凡回道。

送走了四位老师,叶凡就回自己入住的酒店了。因为他还要等明后天的研讨结果,所以也不能现在就回去。再一个,他也要把市面上的中药能买的品种都去买上一两份,然后种在空间里栽培,以作以后的药材基地。

第二天,叶凡早早就出现在京城的各个大花房,也联系了各种中医药销售渠道,下了很多订单。虽然这些花房和销售渠道对叶凡每种药都只买一两种有点奇怪,但保不住叶凡要的中药加起来量大,所以还是有很多的单位接下了叶凡的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