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5章 做笔大生意
张平完全有理由把江南造船厂称作我们,这就是全民所有制国家的底气所在。
1865年,由时任两江总督李鸿章购买并扩大的江南造船厂,在去年由沪上市接管,立即恢复了生产。
今年七月份起国际市场对船舶的急切需求,为刚刚归国的卢作孚知晓,因此特意写信给沪上相关部门,建议江南造船厂承接香江造船业务,借机积累经验,锻炼新人。
于是,这个任务交到了扎根香江的华润公司手上,总经理张平很自然地想到了关系一向不错的湛江船王许爱周,并由此登上了太平洋集团的大门。
“张总,江南造船厂造过的最大吨位是多少?”如果国内能造,林海自然乐意把钱给国内赚,况且一时之间,他还找不到可以承接订单的造船厂,除非跑去南美,他又信不过那帮比非洲人勤快不了多少的混血种。
张平脸微微发红:“是47年制造的3000吨的近海巡洋舰。”
“货轮呢?”林海不置可否,巡洋舰属于军用,民用货轮技术要求要低很多。
“之前造过的也都在3000吨以下,不过我们有信心可以制造5000到8000吨的远洋货轮。”张平振振有词。
“张总,真的有信心吗?我可是知道,你们的很多老技工都流失了。”许爱周蹙眉道。
“我们可以攻关,只有人多信心大,没有什么是我们做不了的。”张平握拳道。
“你们是想通过制造这种货轮积累技术参数,顺便锻炼新工人吧。”林海一语道破了他们的用意。
“是有这个考虑,”张平反而放下了高调姿态,坦诚地说道,“可我们真的有信心,如果我们造不出符合贵公司要求的货轮,我们愿意做出赔偿。”
“赔偿就不需要了,如果真的出现问题,退还定金就可以。”林海点点头,“你们需要几艘订单?”
张平愕然,这个太平洋集团年轻的掌门人,口气真是大,竟直接问自己需要几艘订单。
“你别误会,我们是真的需要很多货轮,不过也要看你们的交货期以及船坞生产能力才能下单。”见张平发傻,林海连忙解释。
“那能否给我们三艘货轮订单,我们保证一年内交货。”张平沉『吟』道。
“给你们4艘,2艘5000吨,2艘10000吨,前2艘半年内交付,后2艘15个月后交付。可以吗?”
张平沉思会,跑出去借用办事处电话,给华润打过去,又由华润通过他们内部渠道联系沪上,大概折腾了半个小时,最终敲定了这笔订单。
接下来谈判价格,张平给出的价格远低于国际市场价,不过条件是必须使用美元或者英镑支付。
林海敏锐地察觉到国内此时外汇的匮乏,旁敲侧击询问了下,没想到张平并不见外,一股脑全倒给他听。
国内接管沪上时,把所有银行翻了个底朝天,最后只找到6000两黄金,如此一个号称流淌着黄金的沪上滩,就这么一点可怜的收获,可见其时国内贵金属之短缺。
而各方收集上来的美元等流通方便的外币更是稀少,目前国内最大的外汇收入就是侨汇。
因此,外汇收入是考核华润的最重要指标。
“这样吧,太平洋就按照国际市场价,支付90万美金。”林海不想吃亏,也不想赚国内的便宜。
这个价格比华润的要价高了2成,张平喜出望外,连声感谢,很快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国内缺少造船用的钢材,想从太平洋集团采购。
“钢材我们多得是,新钢材,上好的废钢,观塘那边,还有雷英东在澳门的仓库,大概囤积了数千吨,我同意通过兴业堂出售给你们。”林海一口答应。
“可我们没有这么多外汇,能不能用货物支付?”张平似乎很不好意思,连声音都小了很多。
“如果是我们需要的货物,自然没有问题。”
“煤矿,猪鬃,大豆,豆饼,钨矿,火腿,瓷器,丝绸,宣纸”张平一个个报着,见林海脸『色』越来越难看,越来越没有底气。
“这些货物你们华润本来就在出口,我们再转一道手,根本就没有什么利润啊。”林海苦笑道。
张平无语,苦恼地挠着脑袋。
双方沉默了良久,林海忽然开口道:“我身为华夏人,比较喜欢华夏的文化艺术品,比如书画,印章,玉雕,家具,还有一些古董之类的东西,要不,你们拿那些东西来换!”
“好啊!你给个清单。”张平大喜过望,此时国内这种东西可谓铺天盖地,沪上衡山路鬼市,一副张大千的国画,只不过换取人民币一百元,差不多够沪上一个月生活费,相当于港币30元的水平。
林海拿出一张白纸,边思索边写起来:
明清书画,红木家具,瓷器,玉雕,近代书画张大千,齐白石,李可染,徐悲鸿,吴昌硕,林风眠,李苦禅,黄宾虹,范烟桥
“张总,只要49年前稍微有些名气的书画家,他们的作品我都要,价格嘛”
“参照羊城友谊商店不就行啦!”许爱周『插』话道。
“对,对,羊城友谊商店是针对外宾的,价格偏高,林会长这边大量收购,价格可以优惠些,这个我就可以做主!”张平连连点头。
这个便宜林海不拒绝,否则也显得他太好说话了,他继续思索着,忽然问道:“对了,现在和田玉原石价格怎么样?”
“和田玉”张平想了会,恍然大悟道,“对,我想起来了,去年我们刚刚送给南越胡同志一件羊脂白玉飞马像,听说料子有十多斤重,大概价值3000元人民币吧。”
十斤多的羊脂白玉原料,连人工费3000多人民币,这是旧版人民币,差不多合400港币。
林海强忍住冲动,淡淡瞥了眼不以为然的张平一眼。
我的好同志啊,21世纪,最差劲的羊脂白玉也要2000万一公斤啊,你们白白送了白眼狼两三个亿,人家还不领情。
张平告诉林海,羊脂白玉属于一级玉料,和田白玉目前分为三级,从矿产到成品,全由国家经营。
林海大笔一挥,一级品原料来200吨,其他各来2000吨。
谈到和田玉,林海自然想到了翡翠,他已经派人去暹罗,联系段希文所谓的朋友。不过国内也有相当多的原料存货,特别是在腾冲,那边有一条古老的街道,无论是地基还是墙壁,都是上好的老坑料。
八十年代,湾湾人开始炒作翡翠,腾冲老街就发生过一套老房子卖出一百万天价的事例,湾湾人拆掉房子,拿走翡翠原石,还为主人原地翻造新屋。
到了21世纪,老坑料更是涨到离谱,一块三四公斤就卖出数百万的天价。
于是,林海的清单上,又加上了翡翠原石这一项,一公斤3美元,让偷瞄清单的张平笑得嘴都合不拢,寻思着回去后就给滇南发电报,开始大拆迁活动。
“还有什么呢?”林海思索着,目光忽然看见案桌上的笔筒,有了。
“张总,国内现在海黄什么价?”
“海黄?”张平一副懵懂模样。
“就是海南黄花梨?”
“那个不值钱吧,大概,几十美元一棵?”张平试探着说道。
“可以做家具的黄花梨还是值些钱的,你可以去问下。”
张平再次出去致电华润,半个小时后,报价放到林海案桌上。
10公分15公分树径,30美元一棵1520公分树径,50美元一棵2030公分树径,80美元一棵,30公分以上,120200美元一棵。
张平偷偷打量着蹙眉观看清单的林海,心中有些忐忑,公司同事在电话里隐晦地暗示过他,他们已经在国内价格的基础上,翻了两番。
对同事们赚取外汇的热情,张平叹为观止,也暗暗觉得有些过分。
虽然人家是个外行,也有钱,可也不能这样宰人家啊!
他正想开口主动降价,林海有动作了。
林海不是嫌价格贵,而是嫌价格实在太低。
2013年吧,他曾经在武林西湖边的一个私人博物馆,见到过一棵剥皮的海黄原树,树径17公分,长38米,博物馆主人购入价1800万人民币,据说开馆后有人出3000万都没卖。
他是在犹豫到底要不要采购,如果今天这个订单确定下来,他可以想象琼岛上将到处伐木声,会对这种宝贵的自然资源造成巨大的伤害。
然而想到几年后的大炼钢铁,无数包括海黄在内的珍贵木材,统统被砍伐当做柴火送入高炉的场景,林海猛地一拍案桌,“就这个价,越多越好!”
张平怀揣着清单,飘一般走出太平洋办事处,他初步判断,林海的这份清单,至少可以给国内创造上千万美元的外汇。
这基本上是妥妥的纯收入啊!
把国内此时基本无人问津的产品卖出如此高的外汇,他满心欢喜和骄傲。
沉浸在兴奋中的张平,没有特别在意最后林海若有深意的话:不要对外出售稀土和钨矿。
他也没有回头看,不知道林海站在二楼窗户边,用不知是喜是悲的目光静静送走他。
“许董,这次和他们的生意,告诉雷英东不要加价,他的利润,公司来给!”
许爱周走后,林海叫来田佳炳,“佳炳,有件特别重要的事情要交给你,你回趟雅加达,然后再去趟大马,想办法搞出来一些橡胶树苗或者种子,越多越好,我会让慕闽亲自配合你。”
田佳炳神情凝重地走了,林海长长出了口气。
虽然几十年前就有好几批人分别在国内试种橡胶,却一直产量不佳。
随着即将到来的禁售,国内对橡胶树的需求将变得不可遏制,然而,用于培植适合国内气候土壤的橡胶原种,却成了大问题。
前世,不知道牺牲了多少华夏儿女,才突破封锁,最终搞到了大马和爪哇的几十个品种,经过不断试验,选优,最后才终于在西双版纳栽种成功。
这一个时空,就让从祖国赚了便宜的我,来做这件事吧。
做出了某些提醒,也尽力做了自己能做到的事,林海总算觉得他勉强可以心安。
未来,我会为祖国建设一座博物馆,希望能把自己抢救下来的好东西,还到同胞们面前,让全世界都知道,华夏文明是如此璀璨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