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妙胤昙华

面对念弥勒的惊人话语,道隐无名仍是不敢相信,道:“北冥逍遥的肉身崩毁在冥界之中,而之后是我亲自封闭了冥界通道,并再度引来苦海弱水将之淹没。如果你所言非虚,那你是如何将北冥逍遥的灵魂带出冥界的呢?”

念弥勒双手合十,说道:“大宗师有所不知,冥界与人间的过往通道并不仅仅只有苦海之下的黄泉幽冥径,还有藏在佛域须弥灵山之上,存于转轮殿之中的魍魉不归路。”

道隐无名眉头微微一皱,重复道:“转轮殿,魍魉不归路……”

念弥勒解释道:“昔日身为佛门四大先天护法菩萨之一的乞叉底鹐沙,不忍冥界百姓生存于苦海之下,不忍冥界百姓身处于五浊恶世,不忍众生冥界受苦。故乞叉底鹐沙发大宏愿,舍弃金身成佛的机会,于须弥灵山之上建造转轮殿,更以一身无上佛法打通冥界与人间的通道,定名魍魉不归路。何为不归,菩萨有言:‘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冥界未空,誓不成佛’。之后乞叉底鹐沙便离开佛门,从转轮殿启程只身前往冥界,留下了这条连接两界的魍魉不归路。”

“乞叉底鹐沙……”

见道隐无名似有迟疑,念弥勒微微一笑,道:“这位佛门先辈在中原的民间传说中有另外一个名字,他叫做-地藏王。”

道隐无名了然,道:“所以,你便从那条魍魉不归路前往冥界,带回了北冥逍遥的灵魂?”

念弥勒点了点头,道:“不错。”

道隐无名却又道:“那既然冥界与人间的通道不只有一条,为何当年的冥王要费尽周折,偏偏选择了镇压在苦海之下的这条黄泉幽冥径,而不是佛门的魍魉不归路?”

“不是不做选择,而是不能选择。”念弥勒说道:“当年地藏王打通魍魉不归路之后,亦担心冥界恶类会顺着这条通道进犯人间。故而在通道完成之后,地藏王便以大佛力在转轮殿中落下禁制。冥界之人,非受佛法引渡者不得出。佛门之人,未被佛藏紫金钵选中者不得入。

贫僧侥幸,得到了紫金钵的认同,故而能够通过魍魉不归路进入冥界。

而当年中原冥界大战期间,冥界恶类亦尝试过冲击魍魉不归路,以期打通通往人间的第二条通道。我佛门发现冥界意图之后,便聚集数万佛门弟子,日夜诵经,以宏大的佛门念力,在晨钟暮鼓的佛音加持之下,不断巩固加强着转轮殿的佛门禁制,以阻冥界野心。

故而当年中原冥界大战,并非我佛门惧怕,而是我佛门内部亦有威胁,不得不防。”

道隐无名道:“就算你说的都是真的,但仍尚有疑点未清。如果浥轻尘的灵魂真的属于北冥逍遥,那他为何在借体复生之后并未回转道门,甚至连一点消息都不曾告知。”

念弥勒说道:“因为他丧失了绝大多数的记忆。”

“失忆?”道隐无名轻咦道。

念弥勒说道:“当年贫僧为了使北冥逍遥与妙胤昙华的肉体完美结合,让北冥逍遥服下了冥界特有的孟婆汤,令其失去了生前的记忆。虽然到了最后转生大阵出了些许差错,导致北冥逍遥并非是完美复生,但也在阴差阳错之下造就了浥轻尘这个不生不死的异数。”

道隐无名道:“孟婆汤乃是冥界秘药,被冥王亲自管控,你又是如何得到的呢?”

念弥勒说道:“贫僧与冥王做了一个交易。”

道隐无名眼睛一闪,问道:“什么交易。”

念弥勒道:“吾会让冥王阎摩罗社重现人间!”

闻言,只听轰得一声,道隐无名周身气势骤然爆发,惊飞满园蝴蝶。

只见道隐无名站起身来,一身肃杀之气直逼念弥勒,道:“你可知你在说些什么?”

念弥勒道:“当年未完的巅峰决战,难道大宗师不怀念吗?站在这人世的顶峰太久,大宗师不孤独吗?”

道隐无名道:“就算这将会以整个人间作为代价?”

念弥勒道:“当年的地藏王错了,其实真正需要度化的人不仅仅是冥界,还有人间。上一场战争已经让吾看清,何为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既然如此,那吾便再造一场战争,来洗涤这人间的罪孽。”

道隐无名握住手掌,道:“吾会阻你!”

“你不会。”念弥勒说道:“因为你也需要这场战争,这是一个让道门再度兴盛的机会。如今分裂的道门,将会是你的桎梏。莫忘了,还有儒门在虎视眈眈。”

道隐无名说道:“如果我在此地将你格杀,也许可以提前阻止这场人间浩劫。”

念弥勒昂首,道:“或许吧。只可惜现在的你,办不到。如果是冥界大战之前的道隐无名,吾或许还会畏惧三分。但经过冥界大战消耗的你,是否还有当年的风采?你有道藏神龛的传承,吾亦得到了紫金钵的认同。承认吧,现在的你想杀吾,凭什么?”

念弥勒道:“还是说,你想在儒门尚未现身之前与吾战得两败俱伤,然后将中原的宗门信仰拱手让给儒门?”

道隐无名看了念弥勒良久,之后缓缓收敛气息,道:“佛门之人的确能说会道,怪不得可以让一个外来的信仰在中原之地生根发芽。但我想,你不惜做出如此冒险的交易来换得的孟婆汤剂,应该不仅仅只是为了让北冥逍遥复生那么简单。”

念弥勒道:“大宗师睿智。的确,北冥逍遥与妙胤昙华只是孟婆汤的初步实验。而贫僧的真实目的,便是那尚未完成的涅槃圣水。涅槃圣水作用于肉身,孟婆汤作用于灵魂,如果能够将此两物改造融合,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佛门会真正研发出成佛圣药。”

道隐无名道:“果然,佛门仍未放弃长生。”

“不是长生,而是成佛。”念弥勒道:“不是佛门,而是贫僧。”

道隐无名道:“不论是什么,你可知这件事一旦失败,将会是何种灾难。不仅仅是对人间,想想你的佛门吧。如果失败了,佛门的未来又在哪里?”

“佛修三生世,过去,现在,未来。”念弥勒说道:“佛门的过去在灵山之前,佛门的现在在灵山之上,而佛门的未来,在吾!”

道隐无名眼前一亮,却道:“你就一点也未曾给佛门留后路吗?”

念弥勒双手合十,道:“佛门希望的种子已经播下,佛门如若不堪风雨,那颗种子便会发芽。”

道隐无名道:“佛门希望的种子?在何方?”

念弥勒道:“在中原。”

道隐无名问道:“妙胤昙华?还是浥轻尘?”

念弥勒摇头,道:“两者都不是。时机到了,大宗师自会了然。”

“说到这里,浥轻尘的灵魂来历我已经知晓。”道隐无名道:“那他的肉身呢,那位名叫妙胤昙华的佛者,那个佛门的失败品又是怎么一回事?”

念弥勒说道:“这就要在说回到当年冥界与人界的转折之战。当年冥界大军兵分两路,一路攻打由大宗师驻守的万里长城,一路进攻由中原民众防卫的黄河渡口。万里长城之战大宗师已经有所解释,那这黄河渡口之战便由贫僧道来吧。”

道隐无名道:“愿闻其详。”

念弥勒道:“首先,贫僧有一点需要事先确认一下,黄河渡口是否是冥界大战之中被道门舍弃的一环?”

道隐无名微微一愣,缓缓点头,道:“不错。在当年的道门作战计划之中,黄河渡口确实是要被舍弃的一处。当时我道门战力不足,又以冥王所率领的精锐力量为主要作战目标,故而将主力全数部署在了万里长城。”

念弥勒道:“所以在一开始,守卫在黄河渡口那处战场的中原群众便是孤立无援的弃子?包括黄河渡口一旦被破,河水决堤之后下游的百万人民?”

道隐无名道:“战争不是过家家,需分清主次与利害关系。战争的牺牲在所难免,冥王不除,百姓就算逃过了黄河之水,也逃不过凶猛残暴不下于洪水的冥界异类。”

念弥勒道:“那既然一开始便决定放弃,又为何不提前做出应对之策,事先撤出下游百姓?”

“念弥勒,不要站在事后的立场上看问题!当时的情形你又了解多少?”道隐无名忽然有些怒了,他说道:“不要说战机紧迫,我们没有足够的人力与时间去做这些事情。就算是时间足够,我们也绝对不会这样做。撤出下游百万人民,先不说会不会引起人民的恐慌与反抗,单单是这一举动便会引起冥界的警觉,扰乱全盘的作战计划。冥界大战一旦输了,这个责任谁也承担不起。更不要说一旦撤出百姓,这近百万人口的安置问题。黄河下游一马平川,一旦决口绵延千里。事实上,他们根本无处可撤,无处可逃!”

念弥勒道:“那大宗师又可曾考虑过,一旦这样做,就算冥界大战属于万里长城的那处战场胜利了,道门与中原又究竟保护了什么?一片被黄河淹没的汪洋之地,一群无家可归的饥饿百姓,一地或淹死或饿死的未寒尸骨。这样的人间还是人间吗,这样的人间还不如地狱。也许换冥界来统治,也不会比这种境况差到哪里去。”

道隐无名道:“但是黄河渡口终究是守住了,作战计划完成了,最后的胜利者是中原与道门。惨剧没有发生,这是历史的选择,证明我们仍是对的。做大事者需要魄力,畏首畏尾者不堪大任。”

“守住了?”念弥勒道:“那你可知道这个代价是什么?十万中原群众无一生还,尽葬鱼腹。黄河渡口并没有守住,冥界赢得了那场战争。”

“可是……”

念弥勒道:“可是黄河并未因此决口是吗?不,你错了。黄河确实被冥界在一处名叫花园口的渡口挖开了通道,之所以没有爆发,正是因为你口中那位从未现身的佛门使者,那名为中原众生献出毕生佛力的妙胤昙华。”

》》剧情设定渐渐浮出水面,阴谋黑幕缓缓张开。转身之后,谁又会成为谁的猎物与牺牲品呢?

欲知详情,请继续关注《天物宝鉴》布局第十五章:

涅槃寂灭。

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