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优游山

介绍一下我们村东这座山,叫优游山,山并不高,也不险峻。山上已经没有树木,荒草丛生,是座秃山。听姥姥说,解放前山上树木繁盛,每年春天,梨花如雪。

山阴面还有一处泉水,清甜甘洌,据说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故村中多有长寿老人。

传说宋朝之前本来此地是一马平川,并无优游山,一天宋太祖赵匡胤征战中路经此地,人困马乏,下马歇息片刻。将鞋里的沙土倒在地上,两只鞋里倒出的沙土竟也有小小一堆。宋太祖很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开玩笑似的说,封你擎天柱吧!

后来这堆土听了太祖的话就成了变形金刚擎天柱,去了塞伯坦星球。

NO!NO!当然不是这样,他所说的擎天柱,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大山。

因为是真命天子说的话,小土堆也要听封。于是便日日夜夜疯长起来,没过几年,就形成了一座小山。一天有个南方的术士途径此地,看到山上云雾缭绕,气象不凡,心说,此山如若长成入云大山,此地定然人丁兴旺,高官巨甲人才辈出,如此江南之气数具被此山占尽矣。想到这,他装模作样跟村里人说,这座山长大后遮天蔽日,很不吉利,你们应该修座庙在山顶上,取名玉皇庙,这样才能永保平安。

当地人实诚,被他给忽悠了,听信他的话修了一座庙,真取名叫玉皇庙。这样用天上的玉皇大帝镇压了山的气势,优游山就从此停止了生长。

这个传说是否属实不得而知,但姥姥说山上的确有座玉皇庙,且规模很大。每年正月初九,玉皇庙庙会,方圆五十里的善男信女都去争相朝拜许愿。姥姥说庙里的塑像活灵活现,其中有一殿供的是十殿阎罗帝君和牛头马面等小鬼,姥姥那时候还小,磕头的时候害怕,偷偷往上瞅了一眼,竟然看到白无常的眼睛骨碌转了一下,吓得魂飞魄散。

姥姥说庙里后院有一口井,井口有一块南瓜石终年不开,传说里面锁着一条大蟒,将耳朵凑近井口,还能听到井里锁链哗啦哗啦的声音。

关于庙里的情况,姥姥只能描述这些,至于格局是怎样,有几重殿,分别供奉的哪位神仙,姥姥就说不清楚了。

后来我问了很多老人,长大后又查了府志和县志,里面详细描写了那座庙。说点题外话,以下就介绍一下玉皇庙的格局,缅怀一下曾经的盛况。

玉皇庙有三重山门,山门挑檐斗拱,高约十丈。头道山门前,建有东西两个碑廊,诸多石碑详细记录着庙宇沿革历史的资料。进入山门是前院,前院没有正殿,正中是二道山门,东西两侧,设有文昌殿、咽喉祠、财神殿。

过二道山门是中院。中院正殿为献享殿,也称作成汤殿,殿内塑有成汤像。并有木雕阁楼三幢。东偏殿是东岳殿,里面奉祀东岳大帝黄飞虎及夫人贾氏,还有儿子黄天化,麾下大将黄明、周纪、龙环、吴谦等。西偏殿是三王殿,奉祀牛王、马祖、天钱罥祖。东西两侧分别为药王殿、五道殿、高禖祠、老君殿。紧靠二道山门两侧是南殿,西为地藏菩萨殿,内塑十殿阎君;东为六瘟殿,内塑六瘟神像。

后院大殿为玉皇殿。殿宇粗壮的梁柱斗拱结构、门窗墙壁以及神台上镶嵌的浮雕砖饰还保留着宋金时期的建筑风格。正殿内塑有玉皇大帝、普天星君。左右偏殿分别为三垣、四圣塑像。东西廊房分别为风伯殿、雨师殿、十三曜星殿、六太尉殿、十二元辰殿、二十八宿殿以及关帝养马厩和蚕神殿。

其中三垣殿供奉的三官,就是天官、地官、水官,这是汉末魏晋时期天师道所尊崇的三个最重要的神祗。四圣殿,奉祀天篷、天猷、黑煞、真武四圣。四圣是北极紫微大帝的四员大将,宋朝的时候受到皇帝的重视和提倡,在道教神祗中地位显赫。十三曜星殿,奉祀十三星君。

后院西庑的上三间是十二辰殿,奉祀十二元辰真君,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十二地祗之神。每尊神像所戴的冠上都有图形,画着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作为标识。西庑下八间是二十八宿殿,奉祀二十八宿星君。

从记载中可以看到,首先当年这座庙规模并不小,其次,名声也很大。另据当地县志记载乾隆皇帝东巡蓬莱的时候途径此地,曾登临优游山,驻足玉皇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何况这山上的神仙是众神之首的玉皇呢?

解放战争时期,玉皇庙初毁于战火,全山树木也付之一炬,火光冲天,夜如白昼,但庙主体尚在。到了文革,又遭打砸抢烧,彻底毁灭。妈妈小时候,还见过从山上被大水冲下来的佛头。

几百年晨钟暮鼓的安详,五彩琉璃的胜景,再也无法追寻,只能在山顶遍地瓦砾中窥豹一斑。90年代末,当地开始非法开采山上镁石,现在的优游山,千疮百孔,让人不忍直视。

这是我说的一章题外话,有感而发,不吐不快。

书归正传,我没找到关于图上这些标记的东西很不甘心,怀疑是之前的这些标志都被毁坏了。因为假设传说是真的,那这张图起码有上百年历史。这么久的时间里,所有的标记极大可能都被破坏了,所有的线索都断掉了。我几乎灰心了,不料,忽然有一天,我无意间发现了一个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