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正文)初入书山 生死秘境(六)

山上的秀才童生正在努力攀登思考,山下的童生们议论纷纷,他们也已经和萧远一样,推测出来今年的上书山比往常难,都在猜萧远能上到什么地方。

“当年沈苍生,叶知衣等天才,都停在三山三阁,而今年的书山特别难,那么萧远就算和叶知衣等天赋相等,恐怕也只能到三山一阁。”

“说的对。我承认单论天赋萧远可跟我们吴国的叶知衣比,但不要忘了,叶知衣虽然是我吴国土生土长的人,但他是荀子的旁系后裔,他在中童生后,被送入荀子世家培养,所学绝非萧远能比。我怀疑萧远连第三山都上不去。”

“你们吴国人好厉害,刚才被我们景国人文胆一震,死了十多个,真是厉害啊!”

一个江南岸的童生忍不住冷嘲热讽,

这江南岸的童生简直是揭了吴国童生的伤疤,他们本来就为文会失败而窝火,之前许多吴国人被萧远震散神念,他们自知萧远没错不敢声张,可现在连魏国的普通童生也来踩一脚,吴国童生愤怒了。

一个吴国人大怒:“你们魏国不过赢了一次而已,竟然骄狂至此!是萧远赢了我吴国,不是你们赢的!再说,萧远是被我们遗弃的人,你们得到了还沾沾自喜无耻!”

“无耻?是萧远在上书山,你们这些坐享其成的吴国人不仅不知感谢,反而诅咒他登不上三山三阁,这才是真正的无耻。”

“我们只是在评判,并非诅咒!”

“书山上只要有人过一阁,我们就能在六个小时的基础上多留一个小时,现在的情形你们也看到了。萧远必然是第一。你们享受萧远带来的时间,不知感谢,不知祝贺他登更高的山峰,反而认为他不如别人,不是诅咒是什么?”

“信口雌黄!”

吴国和魏国的仇恨绵延数百年,尤其是祖辈曾死在对方手里的人,国仇家恨加一起,立刻吵了起来。

很快,话题就从萧远吵到其他方面,开始比各国的半圣功劳大、开始挑对方的丑事等等。

其他国家的人只在一边旁观。唐国人暗暗发笑,吴魏两国仇恨越深,对唐国来说越好,三个接壤的国家向来不合。

不一会儿,一个赵国的童生按捺不住,大喊:“来来来!开赌了开赌了!”

“乔赌鬼,这里是书山,离开书山什么都忘了,拿什么赌。你不怕我们赌输了不赔给你,我们害怕赌赢了你跑了。你爹是赵国的赌坊大老板,可你就是个小赌鬼,怎么跟你爹比?不赌不赌!”

许多人笑起来。

乔童生笑着道:“怎么不能赌?吴魏两国的童生们。你们就别吵了,是男人就赌一把!吵来吵去算什么?”

两国人一起怒视乔童声。

乔童生却一点都不害怕,大喊道:“吴国魏国的,你们不是不服气萧远吗?你们不是认为萧远不能到三山三阁吗?魏国的。你们不是认为萧远胜过陈志明吗?不如我们赌一局!要是萧远上了三山三阁,你们吴国唐国的人集体跳弱水河,若是萧远上不了三山三阁。景国人集体跳弱水河,敢不敢?”

吴国人和魏国人都闭上嘴,其实他们都没这个自信。

一个唐国秀才恼了,道:“吴魏两国吵架与我武国何干?”

一个吴国人不阴不阳地道:“你们唐国可没少挑拨我们吴魏两国的关系。没关系?三年前,你们用文斗赢了我吴国三府之地。五年前,用武斗赢了魏国两府之地,这笔帐,我们心里都记得,当然与你有关。”

其他各国的童生一看要糟,国家之争向来是各国人最容易激动的话题,在几十年前,“忠”的主要对象就是国家,所以各国之间仇恨极深。

直到近些年千年不战合约失效,妖蛮大举出动,圣院才不得不更改“忠”的最高理念,忠应该首先忠于人族,其次忠于国家。

但是,各国人却难以马上认同,很多人依然想让自己国家统一四方大陆,到那时候忠于国家才和忠于人族等同。

哪怕现在的萧远,因为看多了吴国被魏国唐国欺辱的历史,心里也想让吴国一统魏国唐国,更不用说他们。

那乔童生立刻大喊:“少废话!赌还是不赌!你们唐国平时耀武扬威,瞧不起这个国家瞧不起那个国家,在之前虽然没有攻击萧远,但是现在有赌局了,你们不敢赌了?”

一个唐国人大喊:“我们当然敢赌,但全部魏国人不敢赌啊!”

“哦?那我们魏国人要是敢全赌,你们山下的唐国人也敢全赌?”

那唐国人叫道:“唐国的文友,我相信萧远是大才,我甚至敬佩萧远,只是你们不觉得这些魏国秀才太聒噪了吗?萧远将来有出息,与这些人有什么关系!一群得志的小人,以前在我们唐国人面前连头不敢抬,现在想骑在我们唐国人的头上?没门!唐国的好儿郎,你们敢不敢赌!”

“敢!我们大唐国什么时候怕过魏国!”

“我怕萧远,可不怕景国这些窝囊废!”

“萧远看样子压不住了,咱们输得起,但不能输给其他魏国人啊!”

魏国人无比愤怒,哪怕很多不想赌的人也决定要赌,因为许多人心里明白,萧远必然能上三山一阁,可到了那个时候,所剩的时间应该不会太多,他们就算不跳墨河,能停留在书山的时间也不多。

很快,书山下的所有唐国人和吴国人站在一侧,魏国人站在另一侧。

乔童生暗暗发笑,幸好都是刚考中的童生,要是换成举人,绝对没人会赌,笑道:“好,那就这么定了!哪国人要是反悔,我们其余七国就把反悔的推进弱水河。”

一个魏国人冲着山上的萧远大喊:“萧远,能不能让那些吴国唐国的秀才跳河,就看你的了!”

九座山峰排成一条横排,跟墨河平行,萧远下了第一山,来到两山之间。

两山之间同样有凶猛的奇风。

这里的奇风比墨河边的奇风强五倍不止,但在文胆力量的守护下,这奇风不能让萧远的衣角动分毫。

远处的许多童生暗暗羡慕,此刻萧远潇洒至极,简直如泰山压顶而面不改色。

走过奇风,萧远踏入第二山第一阁,看到牌匾上写着的“数”字。

数是君子六艺之一,在古代不识数就是贬低人的话,一个读书人的数学不能太差。

“不知道书山的‘数’是什么数,要是高数,恐怕有十个文曲之心也要悲剧啊。还好这是古代,应该不是高数。”萧远心想。

一张白纸悄然浮现,上面出了三道题,答对两道即可,萧远一看,不由自主微笑起来。

第一题是诗题。

巍巍书院在山林,不知院内几多生。

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周尽不差争。

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

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生。

“这是说一座书院里有三百六十四个碗,三个书生共用一个碗的饭,四个人共用一个碗里的汤,问有多少个书生。设,书院里有x个学生,x除以三加上x除以四等于三百六十四,求x值。”萧远心想

于是,一道足以让许多童生想破头的题迎刃而解。

萧远在第一题后面写下六百二十四这个数字。

“唉,我的算法是不是有点欺负人?”

萧远心里想着,看向第二题。

森林有万猫,排成一字列。一猫有一鼻,其后增一鼻,万猫有万鼻,森林猫几鼻?

“第一只猫有一个鼻子,第二只猫有两个鼻子,依次增加,第一万个猫有一万个鼻子,哪怕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忘得差不多了,熟知高斯小时候故事的也能算出来,第一猫和最后一只猫之和是一万零一个鼻子,乘以五千,答案就出来了。只是不知道,别的人会不会用这种方法。”

于是,萧远在上面写下“五千万零五千片”。

突然,之前的老者浮现在方运面前,老者目光严厉,问:“此题如何详解?”

萧远吓了一跳,如同作弊被发现一样,然后迅速反应过来,自己这次真没作弊,略一思考伸出两手,道:“我当年在河边玩耍,在十指上从一写到十,两手合拢,十指相对,每两指之和为十一,十一乘五便是五十五。此题虽是一万,并无太大不同,前后两树的树叶相加为一万零一,乘以五千便是答案。”

“善!”老者点点头,消失不见。

萧远不由自主松了口气。

萧远看着第三题,露出深思之色。

九百九十九文钱,及时梨果买一千,

一十一文梨九个,七枚果子四文钱。

问:梨果多少价几何?

萧远一边看一边说道:“九百九十九文钱买了梨子和果子,梨子和果子之和是一千,十一文钱能买九个梨,四文钱能买七个果子,果子和梨各是多少?各花了多少文。这题很难啊。”

说完,萧远好像完全忘了第一题怎么做出来的,冥思苦想。

过了许久,萧远才写出答案。

但是,萧远却故意写了一半,犹犹豫豫,确定拖的时间够久那老者不再出现,才写完最后的结果。

第二山第一阁通过,萧远第四次接受圣光洗礼,然后踏入第二山第二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