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外包业务(下)

赵鼎眼睛里充满了疑惑:“外包?甚么是外包?”

张正书笑道:“所谓外包,其实就是把青苗法一股脑都包给商贾去做。换句话说,朝廷只需要监督他们有没有违规操作就行了。无须经过官吏之手,那么贪渎、强迫之事就少了。商贾只能通过宣传、拉拢的手段去讨好农户,如此一来,青苗法就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这或许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可惜朝廷是信不过商贾的。”

赵鼎点了点头,若按照张正书所说,确实能规避很多推行青苗法的麻烦。比如,盈利问题。朝廷推行青苗法,是希望盈利的。青苗法,又叫“常平新法”,也就是基于常平仓的改良法子。以前,宋朝有常平仓、义仓、广惠仓、惠民仓等救济形式,这些官仓都提供无息贷款,但效果不佳。再者,常平仓的数量较少,一般只设立于州县的治所所在地,所能覆盖到的区域人口较为有限。

最难的是,因为“积贫”,常平仓本来自暂且留下但到期要连本带息一起上供朝廷的钱、朝廷的拨款、由出卖户绝田所得收入以及地方自己筹措的籴本。愿望是好的,但是常平仓时常亏损,最后连籴米的本钱都不够了。官府没钱,你叫农民去哪里贷款?

常平仓是朝廷的官仓,那么被三司和转运使移用就很正常了。常平仓缺少钱粮,再加上籴粜程序繁琐,还常出现官商勾结、出粜价格不合理等等,让农户们叫苦不迭。换句话说,青苗法本意是好的。青苗法本身并不与之前的常平制度相矛盾,很大程度上是对常平仓制度的修正,也仍然保留了常平制度的拯济与调节市价的作用。

可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被官吏一通歪解,再加上没有监督的青苗法,就成了扰民之策了。

首先,青苗法的利息并不低,农户跳起脚骂娘是情有可原的。

再者,就是地方官府为了盈利问题,不会把钱贷给贫困的农户,而贷给了富户。导致不管是贫困农户,还是地主,都要骂娘。

最关键的是,青苗法虽规定自愿借贷,但实施过程中那些为了政绩的官员,强行摊派就可想而知了。哪怕是高利贷,也没有青苗法这么多额外的负担。从这一点来说,全国上下都是骂声一片。

可想而知,经过官吏之手,怎么可能不上下其手,捞点油水的?

这样一来,苦的自然是百姓了。这也是为什么,司马光在废除青苗法等新法之时,被百姓这么拥戴,因为那确实是扰民之法!

对于青苗法的缺点,赵鼎比张正书知道得更多。

“可小官人,若是官商勾结,一起坑害百姓,那又将如何?”

赵鼎也不是之前的愣头青了,想问题要比之前全面得多。他说的这个,确实是一个隐患。官商勾结,在大宋来说,确实不算新闻了。

“若是错位监督,哪里会有什么官商勾结?”张正书对于监督,研究很深。

“错位监督?”赵鼎不太明白这个,反问道。

张正书笑了笑,说道:“错位监督,就是设计一个监督制度,比如相邻的三个县互相监督,青苗法成效最低的那个县,政绩评价为差等,不得升迁,还要降职减俸。青苗法成效中间的那个,不升职加俸。来年官职调动的时候,青苗法成效最高的县令升官,成效最低的换到最高成效的那个县继续再弄三年。如果还是成效最差,那就降官职……”

听着张正书娓娓道来,赵鼎却听得一阵恶寒。

太坑人……不,太坑官了。赵鼎虽然还不是官,可听了张正书这话,却还是惊得一身冷汗。

“小官人,这……这是不是太狠了些?”

赵鼎吞了吞口水,不确定地问道。

张正书眉头一挑,笑道:“狠?这算什么狠的?”同时,他在心中说了一句:“你还没见过朱元璋是怎么对付官员的,不仅俸禄极低,工作量还超大。关键是还不能贪污,贪污了就要剥皮充草,啧啧……”

“可若是依小官人此法,官官勾结怎么办?”

赵鼎想了想,想到了唯一的漏洞。

张正书哑然失笑,说道:“若你是一县令,你会这么舍己为人,帮你的同僚升官吗?”

赵鼎摇了摇头,说道:“我死也不会这般做的!”

“那其他人呢?”

张正书继续问道。

“估摸也不会,甚至还会互相泼脏水……”赵鼎仔细想了想,才不无悲哀地说道。

在宋朝的朝堂上,政敌之间攻讦,互相泼脏水,甚至放风毁人名声也是见怪不怪了。欧阳修、苏轼都这么被污蔑过。党争不过是政见不合,虽然牵扯到升官问题,可并非是全部因素。若是因为升官问题,恐怕争斗就不是一般的争斗了,甚至比党争还要惨烈。

“这便是了。”

张正书叹了口气说道,“这就是人心呐,永远不要把人想得太高尚,再圣人,他也会有私心的。你该不会又想我举孔圣人的事迹做例子吧?”

听了张正书这话,赵鼎连忙摆手,说道:“莫要,莫要……”他怕再听多几次张正书“诋毁”孔子,他连读书人的信仰都会改变了。

“这就是了,反正你记得,没有人是没有私心的。”张正书淡淡地说道,“只要洞悉人性的弱点,就足以就此做不少文章了。别以为这并非君子所为,有时候对付贪渎之官,就要比这些贪渎之官更奸诈才行。”

赵鼎若有所思,却没有再说话。

其实张正书也知道,赵鼎对这番话是不以为然的。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就因为君子表里如一,不会做什么小动作,也不会动什么坏心眼。但这种君子若是做了官,那肯定是垫底的存在。官场上尔虞我诈,哪里会有这种人的生存空间?细数中国历代的清官,能做到宰相的,寥寥无几。即便做了宰相,也不会是迂腐之辈,甚至比很多贪官更懂变通,更懂官场的规则,才有可能攫取到权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