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迎请佛指舍利

  第九十一章迎请佛指舍利

  宝塔的第二层至第八层均有斗拱、栏杆,自第九层起以青砖拨檐。塔身第二层至第十二层每层各设有八个佛龛,每龛供奉铜佛一至三尊,佛像旁放置经卷函匣,外罩铁网。塔顶以青铜铸造,三片相接成葫芦形。

  追仙太子向住持双手合十施礼说:“大师,我希望大师今天能开塔让我瞻礼舍利,一睹佛祖舍利风采,并将佛指舍利迎请到陕西总督府,展示一个礼拜,让万民瞻仰,祈祷国泰民安,人寿年丰。”

  住持双手合十还礼说:“阿弥陀佛。太子殿下胸怀宽广,仁慈善良,爱护百姓,尊重佛法,早已声名远播,如雷贯耳。今日,我法门寺得遇太子殿下亲自光临,不胜荣幸,瞻礼舍利,自是当然。太子殿下亲自迎请佛指舍利,让万民瞻仰,更是无上荣光。善哉!善哉!太子殿下请!”

  追仙太子一行人随住持来到法门寺地宫。法门寺地宫非常庞大。整个地宫仿照帝王陵寝的规制而建,为顶窑洞式石质建筑。地宫深达数丈,修制精工,金碧辉煌。

  水银为池,水银池里浮着一艘金船。金船上存放着用紫檀香木做成的棺椁,内以金瓶盛放佛祖指骨舍利,旁边是一件金袈裟。

  地宫里,除了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还有铜浮屠、八重宝函、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等佛教至高宝物,还拥有两千多件大唐国宝重器,为世界寺庙之最。

  地宫藏有世界上最早的,也是绝无仅有的玳瑁币。有完整的唐代宫廷茶具,当是目前所知的年代最早、等级最高、配套最完整的宫廷茶具。这套茶具由茶盒、茶罗子、茶碾子、茶笼子、盐台、风炉组成。

  双轮十二环金花银锡杖,是年代最早、体型最大、等级最高、制作最精美的佛教法器,被誉为“锡杖之王”,堪称稀世珍宝。双轮十二环金花银锡杖杖身长约六尺,杖首由垂直相交的两个银丝桃形轮组成,轮四面套雕金花金环一十二枚,轮顶呈仰莲流云束腰双层座,座上镶嵌智慧珠一枚,修长的杖身饰以鎏金纹,一周凸起的仰莲瓣下錾刻十二个栩栩如生的缘觉僧。

  唐宫廷秘色瓷也是年代最早、有碑文佐证的秘色瓷器,是古代名窑进贡朝廷的一种特制瓷器精品。地宫里还有大量丝织品,有唐代绫、罗、绢、锦、绣、印花贴金、描金、捻金、织金等花色品种,几乎囊括了有唐一代所有的丝绸品种和丝织工艺。

  住持特地拿起盛装佛指舍利的八重宝函,一边给追仙太子看,一边介绍:“太子殿下,这是等级非常高的舍利宝函,为唐懿宗所赐之物。”

  众多官员惊叹起来:“哎呀!这个八重宝函,怎么这么多层啊!”

  “制作太精美了啊!”

  “太珍贵了!”

  住持开始一层一层地揭开八重宝函,清脆的法磬声响起来:“咚咚咚......”

  八重宝函共有八重,大小不同,层层相套,住持一层层依次揭开,光芒眩目。

  八重宝函自外而内依次为:第八重,银棱顶檀香木宝函。从外观上看,这是一只精致的黑漆木函,呈正方体,长、宽、高皆为一尺见方,雕花银棱,通体以极珍贵的檀香木制成,内壁漆上了黑漆,乌黑发亮。

  第七重,鎏金四天王顶银宝函。

  第六重,素面顶银宝函。

  第五重,鎏金如来说法顶银宝函。

  第四重,六臂观音纯金顶宝函

  第三重,金筐宝钿珍珠装纯金宝函。

  第二重,金筐宝钿珍珠装武夫石宝函。

  当开启至最内层,即见第一重宝函,名为宝珠顶单檐四门纯金塔,塔顶飞檐高翘,金塔座上有一小银柱,仅三寸多高。

  众多官员一个个睁大了眼睛,只觉得新奇,罕见,唏嘘不已。

  快看到佛指舍利了,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全神贯注地看着住持手里的八重宝函。

  众僧双手合十念起了佛经。追仙太子一行人也全都双手合十,虔诚地等待着住持从金塔里拿出全世界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佛教界最高圣物——一节佛指舍利。

  住持小心翼翼地把佛指舍利从金塔里拿了出来。只见“灵骨”呈现黄色而且有好像骨质的颗粒分泌物,上端整齐下端折断了的,三面都是平滑的,有一面稍高一点,同时还有星星点点的白色霉点附在上面。灵骨长一寸多点。这是一枚真身佛骨。

  为了保护这节佛指舍利,法门寺仿制了几个佛指舍利。在法门寺的历史上,为了保护这个佛指舍利,曾经有好几位住持不惜舍命相搏,以身殉职。所以,这个佛指舍利的价值非同寻常,意义非同小可。

  住持说:“佛祖慈悲,太子殿下仁爱有加,祈愿干戈平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阿弥陀佛!”

  众僧一起应和道:“阿弥陀佛!”

  追仙太子双手合十:“祈愿佛祖保佑我大明王朝干戈平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法磬声悠扬、舒缓,所有僧众全都跪在地上,对佛指舍利双手合十,顶礼膜拜。

  住持将佛指舍利重新放进八重宝函后,交给了追仙太子。追仙太子接过八重宝函,交给一直跟在自己身边的邓公公随身携带。

  “杨天臣将军。”追仙太子喊道。

  “末将在!”神枢营佐击将军署都指挥佥事杨天臣回答道。

  追仙太子说:“杨将军,这几天,你专门负责保护邓公公和这个八重宝函。我希望不要出现任何闪失。”

  “属下遵命!人在,八重宝函在!”杨天臣弯腰施礼回答道。

  追仙太子很慎重地点了点头。法门寺住持也满意地点着头。

  追仙太子一行人游览了塔后的大雄宝殿和珍宝阁等地方后,在法门寺全体僧众的跪送下,在众多信众和老百姓的注视下,追仙太子亲自带领六部官员、陕西省文武官员、锦衣卫官兵、神枢营官兵和一队法门寺和尚护送佛指舍利,将佛指舍利送到了西安总督府,由杨天臣负责,安排重兵日夜守护。

  这几日,从古城西安到法门寺两百多里间,车马昼夜不绝,沿途都有饮食供应,叫做“无碍檀施”;迎请佛骨的仪仗车马由甲胄鲜明、刀杖齐全的皇家神枢营和锦衣卫导引,六部文武大臣护卫,名僧和尚拥奉,旌旗蔽日,鼓乐鼎沸。

  西安城内每条街道都用绸缎结扎各种彩楼。百官士众皆沿街礼拜迎候。文武百官和豪族巨富都争施金帛,四方百姓扶老携幼前来瞻仰,甚至有断臂截指以示虔诚之人。

  梦蝶用心音跟追仙太子说:“太子殿下,您具有佛祖一般的仁慈、善良,您的心真好!”

  追仙太子一行人在陕西延绥总兵李辅的护送下,从西安出发,爬上了巍峨、险峻的秦岭。秦岭山高林密,沟壑纵横,深切谷底,异常险峻。

  秦岭由西向东长达三千里,为黄河最大支流渭河与长江最大支流汉水和嘉陵江的分水岭。秦岭—淮河是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北侧是肥沃的关中平原,南侧是狭窄的汉水谷地。

  秦岭还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北侧断层陷落,山体雄伟,势如屏壁。秦岭北部是渭河,黄河最大的一级支流;南部是汉江,长江最大的一级支流。

  中国大地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两条河流上最大的一级支流,簇拥着这样一座奇特的山脉。更确切地说,是这座博大精深的山脉养育出了两条具有非凡意义的河流。

  因为有秦岭的气候屏障和水源滋养,才会有八百里秦川的风调雨顺,才会有周、秦、汉、唐的绝代风华。

  中华民族最引以为骄傲的古代文明,完全得益于这样一座朴实无华的山脉。

  秦岭主峰太白山为中国东部最高的少数山峰之一。追仙太子站在秦岭的北坡上,看见太白山白雪皑皑,山峰一片银白色。

  在秦岭北坡及关中平原南缘,有秦始皇陵及许多帝王陵墓群、周代沣镐遗址、秦阿房宫遗址、楼观台、张良墓、蔡伦墓等众多历史古迹。在这里安息的众多历史文化名人,曾经为辉煌的中华文明增光添彩。追仙太子对这些历史文化名人和古迹都一一进行了凭吊、祭奠,以表达心中无限敬仰之情。

  一路走来,大家无不为秦岭的雄奇壮美所震撼。

  梦蝶用心音跟追仙太子说:“秦岭好壮美啊!”

  “是啊!大明王朝江山如此多娇啊!”追仙太子说。

  秦岭南坡有个小镇叫“营盘”。营盘镇境内有一个牛背梁,茂密的原始森林,迷人的潭溪瀑布,独特的峡谷风光,罕见的石林景观,以及秦岭冷杉、杜鹃林带、高山草甸,让追仙太子一行人流连忘返。

  大家看到秦岭山上有很多的动物。突然,夏荷惊叫起来:“嘿,你们看那是什么?好高大壮实啊!”

  夏荷这一喊,大家顿时紧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