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响堂山
邯郸人都知道邯郸有两处养人的地方,那就是响堂山和养心湖。
养心湖在城里,紧挨着王宫,将城东划分为三块区域,是才子佳人吟诗作对的好去处。响堂山在城外,连接着周遭大山,形成犄角之势,护住邯郸城的一方。单说响堂山的景色,可谓赵国奇景之一。云气变幻,一步千态,说的是它的奇;千沟万壑,拔地而起,讲的是它的险;绝岩怪柏,清荣峻茂,道的是它的美。
后世有诗云: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如果站在养心湖的湖心亭里,那可以眺望到响堂山一角;而站在响堂山顶,则可以将整个邯郸城收入眼中。但就这么一个兵家必争的要害,却不曾有一支军队敢入驻其中。
响堂山是邯郸郡唯一一处住着闲人隐士的地方,倒不是其他地方没有隐士,只是响堂山上的隐士就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我们就在响堂山上,谁也别打扰,惹毛了我们,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当年秦军兵临城下,围了邯郸城,就有一小将不信邪,带着百八十号人咋咋呼呼地闯了进去,至今生死未卜。曾有兵家能人试图闯山,但刚到山脚下,抬头望去,神色凝重。许久,大能摇头着离去,长叹道:“不愧是响堂山隐士,在下自愧不如。”这事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玄乎,越传越离奇。到现在就连赵国国君都在心中将响堂山从地图上抹去,对于山上的隐士高人,还是让他们自生自灭吧。
而作为响堂山上唯一的道观,明月道观可以说是响堂山就有人气地地方了。平日里不乏有百姓来焚香诵经,拜一拜诸位神仙。而此次仙人讲法更是引起了巨大轰动,虽说传的内容有差异,但众人对神仙的敬仰还是很强烈的。
为了保护赵悦世子的安全,赵王丹还特意派出了一千亲卫驻守在山脚。有了这一千亲卫,前去道观的人安分了不少,毕竟看仙人在重要,也远不及自家一行人的小命要紧。
三辆马车压过城门口的石板砖,发出咕噜噜的声音,在若干护卫的簇拥下缓缓驶出邯郸城。
“陈叔叔,为什么城里人去看仙人讲学的比城外的多呢?”赵政趴在马车的车窗上,望着马车旁逐渐减少的行人,一点点展露出来的田地,感慨道,“城外的人怎么都在干活不去看仙人讲学呢?”
“仙人讲法的消息似乎只在城里传开,所以在消息也只在邯郸城内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马车内微胖的中年男子,眉头一挑,笑呵呵地回答道,“赵政小哥有所不知,城郊多是村落,三三两两,消息不便于传播。兼之,此刻虽过了农忙时节,但还需要人手打理田地。对于一个农户来说,这块田地是一家人活命的本钱。至于神仙,那只是活在空闲的存在。”
“哎,一年从头忙到尾的人只能住在城外,地位低下哎,受人欺负。倒是整天无所事事的人,被人捧在手上,受人敬仰。”赵政叹了口气,神色黯淡下来。
“也不能如此认为。”中年男子依旧保持着端坐的姿势,伸手拭去额上的细汗,暗道:这叫什么话啊,要是换个人坐在这里,赵政铁定要被乱刀砍死的。
思量片刻,中年男子回答道:“赵政小哥你想,农户之所以辛苦,是因为他们只会种田;为商者,就好比你家,你家里人不但会种田,还会经商;为官者,则是在种田或是经商的基础上,又会治国之策。所以,一个人的地位是由他的本事决定的。”
赵政恍然大悟,细细品味陈文贾的话,陷入了沉默。陈文贾才松了口气,若非知道赵政背后的势力,他也不会这般说话。想着陈文贾看向自己的儿子,这小子虽然不争气,但好在心思没那么多。
似乎察觉到父亲在想着自己的好,陈子页故作老气横秋道:“政哥,这叫能者多劳。无能者当然闲得······”
“啪!”陈文贾气得脸上的肥肉都颤抖不停,刚刚还说自己儿子乖巧,这小子倒好直接说赵王无能。似乎觉得一巴掌不过瘾,陈文贾又给陈子页两下,咬牙切齿地压低声音:“你这背时倒卷猪崽子,不要命了?敢背后诽议大王!”
陈子页满脸委屈,带着一丝哭腔道:“冤枉啊爹,我哪里有说大王啊,我说的是政哥家那几个。”
然后,马车内再次陷入寂静。
“赵政小哥,你看那边,我们快到响堂山了。”
“嗯······”
响堂山
“哎!陈大人,您好!您好!鄙人是······”赵天成没等马车停下来就急忙上前,伸出手打算代替仆人扶一把陈文贾。没想到最想出来的是陈子页,赵天成伸出的手停在半空中。陈子页装作没看见,跳下马车,感叹一句:“嚯!来了这么多人!还有这么多士兵!”
紧接其后的是赵政,赵政看着一脸谄媚的大舅,嘴角翘了翘,作揖问好,也跳下马车,朝不远处赵家车队走去。
陈文贾下车没理会赵天成的手,只是站稳后才向赵天成微微颔首,便转身走向夫人所在的马车。赵天成见自己的好意没人接受,尴尬地自顾自一笑,便悻悻地走到一旁和其他商人聊了起来。
“娘亲!您也来了啊!”赵政脸上带着三分诧异,七分喜悦。
反观赵姬勉强露出微笑,试图掩饰脸上的憔悴,但还是被赵政看到了。赵政紧握的双拳隐隐露出一丝血色,随后,双拳缓缓松开,他太弱小了,不足以给娘亲安稳,就连他自己也要看他人脸色行事。当年上山所学的似乎只剩下察言观色了。这时一股无力感猛地涌现出来。赵政暗自叹息,旋即憨笑道:“娘亲,咱们走吧。”
赵姬点头同意,母子二人随着赵家的队伍,一同往山上的道观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