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葡国代表

“澳门葡国大使一等代表费吕普子爵拜见大明国亲王殿下,臣等向殿下致以最高的敬意与问候。”

在朱由桢的面前,站着一个高个子的红夷人,根据通事的介绍,这位据说是生活在澳门当地的葡国百姓选出的长老,他在葡国受封葡国子爵,也算是有名有姓的人物,当地的葡国百姓通过澳门县令向广东布政使提请希望能够晋见大明国吴王殿下,并向殿下面陈诉请,说是有要事上达朝廷,希望殿下能够接见,广东布政使初始还不敢答应,以为澳门的那些小小红夷不该劳烦亲王殿下,但事情传到了总务府,总务府不敢拿主意,便上报吴王,朱由桢和严玉商量之后,便答应了葡国使臣的要求。

那个红夷人一头淡黄色的卷发,一撮八字胡,他站在大堂的中央,面对朱由桢恭恭敬敬地弯下了腰,用纯熟的汉语道:“臣,葡国澳门长老费吕普拜见亲王殿下,祝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由桢被他这不纯熟的汉语逗笑了,摆摆手道:“费吕普先生,您是从澳门来的吗?”

费吕普连忙点头,接着单腿屈膝道:“臣的父亲于万历七年到达澳门,受到县令汪大人的信任一直担任澳门葡国长老,臣父去世之后,臣受命继任澳门葡人长老,能在天朝的土地安稳生活至今,我们这些在澳门的葡国人都感到非常感谢。”

朱由桢笑了一下,接着点头道:“本王也从汪县令那里听到,澳门的葡国百姓遵纪守法,信守天朝律法,而且还按时向朝廷缴纳税钱(PS:历史上,澳门葡萄牙人一直向明廷缴纳税款而不是葡萄牙王国,虽然那个时候已经没有葡萄牙就是了。),而且所缴数额一直都很高,本王查勘过,诸位都是我大明的守序良民。”

费吕普立刻激动得热泪盈眶,他连忙道:“殿下的这些话若是传到了澳门葡人耳中,大家一定会非常激动,感谢殿下的称赞的。”

朱由桢示意费吕普起身,接着问道:“本王听说你这次来,是有事情要向朝廷告知?”

“是的,”费吕普面色凝重,立刻跪倒在地道:“臣父的祖国是葡国,曾经是一片祥和之地,但是却遭受了西班牙人的侵略,如今已经被西班牙人所统治,这些西班牙人无知野蛮,而且胃口极大,他们夺取了天竺沿海国家,如今更想夺取朝廷在南洋的属国。”

“这件事朝廷这几年无暇顾及,本王这次来,其中有一项就是要询问西国在吕宋的总督,查问此事,奈何那些南洋诸国也好,流落在南洋的百姓也好,都没有回信,本王已经派人去南洋勘察了,这件事朝廷会查清楚的。”

“殿下,那些西班牙人居心叵测,这是臣的一位同乡自马德里的王家图书馆得到的一份会议记录,请殿下过目。”

费吕普从自己身边的侍从那里取过一叠纸,朱由桢的侍从官赶忙接过,递给了朱由桢,朱由桢展开一看,是一式两份的文件,上面鬼画符般的文字,但却绘制有大量的地图,地图基本上都是大明沿海的省份,偶尔还有标注不太准确的军队驻扎地域,倒是京师到天津地域的地图标绘极为准确,虽然是份老地图,但里面对于卫所驻军描绘的极为清楚,显然是做过相当的收集。

底下的一层则是汉译本,抬头几个大字。

“东方会议记录”

朱由桢便翻看起来,只是越看越是心惊。

原来这是一份西班牙国关于是否入侵大明的会议纪录,其中还涉及到出动的兵力,执行人,负责人以及战后如何瓜分大明的议案,而多数的资料来源则是西班牙在吕宋的总督和在京师居住的那些西国和尚提供的,尤其是京津地区诸卫所的情报多数都来自于西国和尚。

“大胆!”朱由桢猛地站起,接着将那份会议纪录递给了一旁的严玉,“严公,你看看吧。”

严玉也不知道朱由桢为什么会发这么大火,便赶忙将那叠纸接过来,没看几页,立刻意识到问题重大,连忙道:“殿下,这件事应该即刻报之皇上、内阁和总统事务府。”

“的确,”朱由桢看了严玉一眼,“你马上将这些信件抄录两份,一份送内阁,一份送总统事务府,严公,你交待一下子云,让他们先控制住京师的西国和尚。”

严玉点点头,朱由桢又看了一眼站在面前的费吕普,肃然道:“此事事关重大,你可有更多的信息。”

费吕普弯腰施礼,接着让了一个过道,朝着门口道:“迪米奥斯,亲王想见你。”

从会议厅外走进来了另外一个葡国红夷,他穿着一身黑色的葡国服侍,走进大厅之后,他看了一眼四周,紧接着目光落在了坐在正座上的朱由桢,他赶紧脱下帽子,单腿跪地,用极为不纯熟的汉语道:“葡国遗民迪米奥斯拜见大明亲王殿下。”

朱由桢示意他可以站起身回话。

“你是从哪里来?”

“臣本是葡国世家,臣的父亲服侍葡国国王,后来王国遭到了西班牙入侵,国王作战失败,只能逃亡,臣的父亲战死了,臣便流落到了西班牙,后来机缘巧合,得以进入西班牙王家图书馆,有一次,我在一个纪要中得知了西班牙要对大明动武,臣便花了很长的功夫,从图书馆的机要室里偷出了这份会议记录,臣不敢怠慢,便从马德里逃往里斯本,从那里乘船来澳门,想要把这件事报告给中国大皇帝。”

“本王怎么知道你说的都是真的。”朱由桢将那份会议记录拿在手中,喝问。

“殿下,会议记录的末尾有西国国王、宰相以及与会的西国吕宋总督的印章,这些印章是不会作假的。”

朱由桢赶忙翻到最后,果然上面盖满了印章,其中最大的印章有雄狮以及西国和尚常见的十字章,他将这一页递给了一旁的严玉。

“西国悖逆无道,竟然妄图对天朝动武,”朱由桢站了起来,“即刻传本王的命,即刻召见西国代表,本王要亲自讯问。”

一旁的严玉立刻点头,便要转身出去。

“立刻以八百里加急将此信递送京师,这一来一回大概要一个月左右,立刻传信给台湾第三军,广州第四军以及驻扎在泉州的海军陆战队第一军,随时等候朝廷的派遣。”

“是!”

严玉领命,便即刻出门。

朱由桢看了一眼眼前的两位葡国代表,点点头道:“两位对于大明的忠诚,本王深感欣慰,本王会把两位所做的事情上达朝廷,朝廷会对两位大加赞赏的。”

“臣等期盼天军能够惩罚暴虐西国,”费吕普连忙弯腰施礼,“葡国百姓翘首盼望大明能够旗开得胜。”

“放心,”朱由桢点点头,“此事一旦确认,我国必定会严惩西国,葡国上下如此忠诚,皇上一定会嘉奖葡国,到时候我国一定会支持葡国百姓的愿望。”

站在一旁的迪米奥斯一脸惊喜,立刻向朱由桢施礼道:“葡国百姓若是能听到殿下的这句话,一定会誓死效忠天朝,为天朝在西方望风防守!”

朱由桢满意地点点头道:“你的这句话我一定会上达朝廷和皇上。”

“谢殿下!”

“殿下!”就在这个时候,严玉已经从门外走了进来,他走到朱由桢面前,附在他的耳上低声说了几句。

“你说的是真的?”

严玉点点头。

朱由桢看了一眼面前的两个葡人,笑着道:“两位,本王突然有急事,就不久留两位了,来人,送两位去礼馆居住。”

费吕普和迪米奥斯连忙俯身行礼,便跟随侍从官退了出去。

等人出门,朱由桢转身看了一眼严玉。

“到底怎么回事?”

“联络舰送过来的,他们其中一个自称是居住在吕宋的大明百姓选出来的长老,另外一个自称是大明总兵黄森屏之后,渤泥国王子苏米遮。”

“立刻让他们进来。”

“是!”

附录:小说中提到的黄森屏是现代文莱国创始人之一,生于1339年,元末明初人,生于福建,于元末参军,屡立战功,洪武八年,其被任命为腾冲守备,后率千人经缅甸入婆罗洲,在今加里曼丹岛附近建立了一个殖民地政权,当地土人称之为王,而华人则按照中国习惯称呼其为总兵,黄森屏在加里曼丹岛建立的该政权后来与渤泥国结为军事同盟关系,并且逐步帮助渤泥国成为马来半岛上的强大力量,1408年,黄森屏以渤泥国执政的身份返回中国,《明史》中称之为渤泥国王麻那惹加那,同年病逝于南京,在去世之前,黄森屏提出“境土悉属职方”,意即将自己所控制的土地纳入大明版图,其后葬于南京。现代文莱国成立之后,依然将其奉为开国者之一,现代文莱国旗上的两道杠中的其中一条就是为了纪念黄森屏。

PS:官方不知道为什么在相关文献里一直都将其称之为渤泥国人而回避其本人出身中国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