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京大耕读社成立于2002年,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前后三任社长全部出家的缘故。

现在才1986年,他们不知道很正常,知道才不正常。

赵长天当然也是开玩笑,当和尚什么的,不是他的爱好。

虽然他现在的生活跟苦行僧没什么两样,除了试验,还是试验。

有时候他觉得,一辈子没有女人,以实验室为家,也挺开心的。

早上起来,室友们都去军训了,他不急不慢的洗漱完毕,跑去三角地转了转。

三角地是在京大服务中心、学生第三食堂和老师宿舍16楼之间的一块三角形空地。

它边上的路北通图书馆和各教学楼,南连各学生宿舍,是学生上下课必经之地。

学三南墙的信息栏和南面的两块信息栏组成了三角地的全部,上面贴满了各种讲座以及各个社团的宣传海报,还包括买卖自行车、租房、转让二手物品等小广告。

八十年代的很多学生运动,发起地都在三角地,不管是集结演说,还是庆祝女排的节节胜利,敲饭盆摔水瓶,起源地都在这个小小的地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三角地是名符其实的京大生活中心,是京大的象征,是京大学生思想自由的代名词,也是京大学生宣泄灵魂的阵地。

每年九月份,三角地都会开展迎新之百团大战,今年也不例外。

信息栏左右两侧摆满了红色和棕色的桌子,来自不同社团的成员挂着比天气还要炎热的笑容,摆出各种姿态招揽新生。

赵长天一个个看过去,五四文学社、美术社、围棋社、法学社、演讲团、中医学社、太极拳……没有和科学相关的,让他有点失望。

时间还早,新生们都在军训,负责招新的学长们正躲到树下聊天,突然看到一个疑似新生的人在三角地徘徊,顿时一哄而上。

“同学,是大一新生吧,有没有兴趣加入文学社啊?五四文学社成立于1956年,是京大历史最悠久的社团,……”巴拉巴拉,一顿猛吹,口水都差点溅到赵长天脸上。

赵长天用手背擦擦脸,摇摇头,有着蓬乱头发的男生嘿嘿笑了两下,退回去。

其他人不甘示弱,把自己的社团吹上了天,赵长天被围在中央,四面八方都是肉墙,冲也冲不出去。

看来必须选一个了,他一把抓住离得最近的胖子:“就是你了。”

胖子大喜:“真的?学弟你太有眼光了,加入中医学社后从此百病不生,生老病死负责到底。”

“是吗?那太好了。”赵长天问道:“请问如何才能在一个月内减肥十斤?我一直为身上的肥肉觉得深深羞耻,但又控制不住吃肉的欲望。”

“……”胖子看看他修长匀称毫无赘肉的身体,再看看自己,决定从此吃素。

“学弟,先把申请表格填好,留下宿舍号,这里是社团的活动表,有任何活动都会通知你。”胖子的搭档是一个瘦子,黑黑瘦瘦的,头发像鸟窝,他叫范志成,胖子叫刘远舟。

“生物系?”胖子激动的抓住申请表,肥肉抖得像身上装了马达,“小平,你好!”

这话等于是生物系学生的接头暗号,赵长天笑道:“你好。”

三个人接上了头,赵长天才搞明白,这个社团居然去年才成立,目前成员两人,胖瘦二人分别是社长和副社长。

生物系的为什么会搞中医学社,要搞也搞生物学社吧,赵长天忍不住问了下。

“名字不好听,生物学社,生物人,好像非人生物的感觉,植物学社就更难听了,植物人……”胖子招到新人,摊也不摆了,乐呵呵的要去庆祝。

“那为什么是中医,不是西医?”

“因为中医可以蒙啊,可以自学成才,西医不行,非要经过正规训练。”瘦子理直气壮的回答。

“你们会中医吗?”

“不会,不会才叫学社,大家一起学嘛,不然就叫中医协会了。”

好有道理,赵长天停住脚步:“可是我不想学,还是退出吧。”

“别呀,你不想学中医,那你想学啥?我们这里啥都能学。”好不容易招到一个人,胖子绝对不可能放他走。

“科学。”

“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赵长天笑道:“科技发达才能国富民强,不如改名为科研社吧,科学进步研究社。”

两人傻眼了,怎么招个新人还要改社团名字?这年头,新人都这么屌吗?

“学长,如果决定改名了,再来找我吧,记住,南楼306。”赵长天转身离开。

成立一个社团挺麻烦,报上去,光是批手续审核至少要好几个月,能有现成的社团最好不过了。

以社团的名义,成立科研小组,培养人才,进行试验,最合适不过。

京大的学生,都是万里挑一,素质和水平应该远远超过曾经的肉联厂六混混。

一开始,他不过是想打探下社团成立的流程,没想到歪打正着,居然掉进了生物系人的社团,还是一个新社团。

如果他们不愿意改名字,再说吧,不过,应该没问题,似乎胖瘦二人也不是中医的铁杆粉丝,搞社团,大概是为了热闹和消遣吧。

毕竟,这是一个骚动的青春无处安放的年代。

不谈诗歌谈中医,没准还能以把脉的名义与女生近距离接触。

离开三角地从南门出去的路上,赵长天顺带远远参观了下同学们潇洒的军姿。

很不错,比他那天好多了,继续保持。

从南门出去,便是白颐路了,路的东侧是华清大学,西侧是京都大学。

后世闻名的中关村,此刻还只是大片大片的麦田,而白颐路也不过是个双向四车道的水泥路,两旁种满了高大的白杨树。

马长征后来又找了个房子,勉强达到赵长天的要求,厨房厕所和两个卧室,租金不菲,一个月十块。

虽然万分心痛,马长征还是租了。

然而,接下来,赵长天的举动更让他震惊。

“你要买房子?”

“对,我想过了,租房子太不安全,不如买一套,就在京大附近,面积嘛,100-200平方吧,四合院也可以考虑。”

“赵哥,没这必要吧,房价那么贵,这几天租房子,我都打听过了,一平方至少1200呢,就算你以后留北京,单位也会分房啊。”马长征觉得心慌,大家都是住的单位房,买房子太浪费了,太不可理解了。

他根本无从想象二十多年后人手一套房的世界。

每个人都背着房贷,像蜗牛一样缓慢前行。

“我需要建立一个实验室,私人的,仪器设备太贵,租房子不合适,那样住着也方便。”赵长天解释道:“同时,我会想办法向区政府打申请,看能否成立高科技生物公司,这事目前有点困难,试试看吧,成功的话再把实验室转移过去。”

1986年,京都的房价大概在1200-1400之间,100平方也不过十几万,赵长天出得起。

即使是400平米的四合院,二三十万也可以完全搞定,毕竟,现在还不是全民炒房的时代。

白颐路附近破破烂烂的农民房,价格更低。不过,到了1988年,随着这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成立,房价就会猛涨。

马长征爬到床底,搬出一个黄色纸盒,里面堆了四十张存折,是按照赵长天的要求开户的。

摸着存折,他觉得好过不少。

“买房子,买仪器,打广告……”马长征掰着手指头,一项项算,突然觉得160万似乎也不算巨款。

他觉得心累,好想说服赵长天回去做个田舍翁,160万足够天天鲍鱼鸡翅酒池肉林了。

可他不敢说,怕被骂没出息,他这辈子是很想有出息的。

“在报纸上打广告,以汉江医药集团的名义,招聘一些销售人员,让他们到全国各地,尤其是北方的三四线小城市去,电视台,报纸,给糖宝一号大量打广告,狂轰乱炸,具体细节,你和钱科长商量。同时,在全国各地招聘糖宝一号的总代理和经销商。”

目前,糖宝一号是赵长天的资金来源,必须尽快打开知名度,像之前那样,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推销,太浪费时间和精力。

“好的,还有事吗?”马长征记下来,他最大的优点是服从命令,缺点是喜欢胡思乱想,感慨人生。

赵长天想了想:“能不能弄到些外汇劵?或者,把手里的钱换成美元,大概25万左右。”

“……”马长征不吭声,这个要求实在超过他的能力范围。

“算了,这事我来吧。”赵长天也知道难办。

八十年代,华夏实行双货币制度,外汇劵横空出世。老外在华夏银行把美金兑换成外汇劵,可以在华夏的各个场合任意出入和消费。

尤其是友谊商店,国人是不允许用RMB进去消费的。

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国人出国留学或探亲,人们对于美元的需求愈发强烈。

在严格的外汇管制措施下,老百姓只得去黑市以高昂的汇率换取美元。能够按照官方汇率兑换美元的外汇券一下子成了国人眼中的香饽饽。

很多人为了买进口商品或者兑换美金,到黑市去购买外汇劵,面值跟RMB相等的外汇劵,在黑市能炒到高出30%的价格,甚至更多。

赵长天倒不是为了买东西,他需要一笔大面额的美金去做一件事。

“要去黑市买吗?”马长征来京都时间不长,但天天在外面跑,对京都的情况也慢慢了解不少。

在黑市以RMB兑换美金,汇率8.7,损失太大,赵长天放弃这个想法。

也许,该换一种思路。

回到京大,赵长天拨通了穆里斯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