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忽悠师兄

“你来查文献?”两人坐同一张桌子两边,面前都堆满了厚厚的期刊,区别在于,一边是英文多,一边是中文多。

“是的,我找了半天位置都没找到,好不容易看到有人走了,赶紧坐过来。”赵长天拿起一本期刊,翻了几页:“师兄一直在?”

“对,图书馆七点开门,早上六点半就要过来排队,来得太晚会没位子,下次你想来,跟我说一声,给你提前占座。”京大图书馆向来座无虚席,很多人六点半跑过来,扔下一本书进行标记,再去吃早饭。

“谢谢师兄。”

房间太安静,两人没再对话,各自翻阅文献。

《cancercell》?朱正明无意中瞥到赵长天看的期刊名,一时控制不住好奇心,又多看了几眼。

《cellreports》、《molecularcell》……

全是影响因子十几二十几的高大上英文期刊,反观自己,虽然也看了不少文献,但总体以中文居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病毒学报》《京都大学学报》《药学学报》《华夏科学》……

朱正明悄悄把一本《advancesinvirusreseach》盖在最上面。

半小时后,他忍不住又看了看对面的小师弟。

左右两边堆了一尺多高的期刊,大约每隔十分钟,他会从右手边抽一本出来,刷刷刷边看边记,然后码到左边。

一上午,左手边堆的越来越高,右手边越来越少,这速度,大概是一目十行?

手上的《牛津双阶英汉字典》莫名有点刺眼,朱正明有点如坐针毡,虽然对方一直在聚精会神的看书,并无任何比较的意思。

眼睛盯着文献,他的思绪已经跑偏。

任何地方都有竞争,大学也不例外。虽然是同一个导师的学生,没啥利益纠纷,大家关系都很融洽,但明里暗里或多或少会有不自觉的比较。

谁最受老师喜爱,谁试验做的快,谁文章发的多,谁论文写的好……

这些比较是说不出口的,只是心里偶尔跑过的念头,朱正明觉得十分羞愧,他怎么可以有这种丑陋的心思?大家应当共同扶持、共同进步才对。

老师眼光好,赵长天的确厉害,怪不得他成天叨叨……

可自己也不差啊,高考是江浙省第二,大学一直是班上第一,保送的研究生,想到这,朱正明又生出几分自信。

大家一起努力好了,看将来谁比谁强,谁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朱正明轻轻吐了口气,心里豁然开朗,重新拿起文献。

一上午悄悄流逝,赵长天伸出右手,摸了个空,才发现之前借的期刊都已经看完。

总共粗略看了三十篇文献,精读的只有五篇,效率还行,主要是因为这个年代发表的论文都太简单,扫一眼,基本就能判断具体内容。

这个时候投论文,要求相对简单,参考文献十几篇就够了,好一点的杂志,二十多篇也足够。

不过,赵长天向来喜欢精益求精,多看几篇总是好的。

“师兄,吃饭去吧。”把期刊还回去,赵长天走到朱正明身后,敲敲桌子。

“哦,好的。”肚子确实饿了,早上就吃了两个馒头,一碗稀粥,朱正明站起来,伸了个懒腰。

“你看了这么多篇,真厉害。”朱正明真心实意的说道。

“师兄也很厉害。”赵长天说的也是真心话,这个年代,能靠一本英文字典写出SCI论文,朱正明的水平已经很高。

两人在洒满阳光的书架旁相视而笑。

“学三?还是学二?”朱正明问道。

“学三吧,扒肘条和干烧肉”。

其实朱正明很想去学二食堂吃水饺,白菜猪肉馅,皮薄肉厚,价格便宜,可终究还是跟赵长天去了学三。

京大饭菜不算贵,八毛钱的干烧肉,是素白菜上浇上一勺肉,肉基本上是纯瘦肉,红烧,汤汁的颜色金黄中带着鲜红,香气扑鼻。

扒肘条是用纯正的肘子肉,切成约八公分长、五公分宽、一公分厚的肉块,肥瘦相间,香糯可口,浇在白菜上。

“师兄,吃吧。”赵长天点了两个菜,又开了一瓶京都啤酒,倒在朱正明的搪瓷大碗中。

菜很香,酒很纯,五颜六色的开水瓶堆在饭桌上,一张大长桌两边坐满了狼吞虎咽的学生。

朱正明端着碗,食不下咽。

他每个月的补助是14元,生活费都严格控制在这个数字下,偶尔馋了,吃点水饺,去海龙市场买散装啤酒。那时的散装啤酒二毛钱一升,一元钱可以打满一暖瓶,他每次提着暖瓶去打酒,可以喝两三天。

像赵长天这样,毫无顾忌的吃喝,从来没有过。虽然对方摆明是请客,但朱正明不愿意占便宜。

他起身打了两个五香鸡蛋,递过去。

“呃,谢谢。”赵长天微微一愣,接过来,咬了一大口。

“师兄,毕业后有啥打算?”

“看学校分配吧,希望能留校或者留京都的大学,不行,就回老家的学校教书,一边做研究。”

“读博士吗?博士毕业留校可能性更大。”

朱正明吞了口米饭:“我想读,家里条件不允许,还是算了,早点成家立业,减轻家里负担。”

“自己搞科研,难吧,经费都是问题,普通的大学现在都以教学为主。”赵长天咕噜咕噜喝了一大口啤酒,露出惬意的表情:“你打算做什么方向的研究呢?”

“打算继续开发多价疫苗,”谈到课题,朱正明来劲了,用勺子敲打着大碗,说道:“虽然现在国内的都是单价疫苗,但我觉得多价疫苗更具有开发潜力。”

细菌和病毒有多种抗原,因此具有多种血清型。只含有单一抗原成分的疫苗被称为单价疫苗,含有两种以上抗原成分的疫苗称为多价疫苗。“价”越高,预防覆盖面也越大。

比如23价肺炎疫苗可以预防23种血清型肺炎球菌,而小儿肺炎,基本上都是由这23种血清型所引起的。

九价HPV疫苗则可以预防由九种HPV高危亚型病毒引起的宫颈病变。

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多价疫苗联合免疫往往优于使用单价疫苗多次接种。

不仅如此,联合免疫还减少了儿童的接种次数,提高了疫苗接种率,减少了疫苗运输、存放、接种的成本。因此,在后世,多价疫苗越来越受到热捧。

目前,国内对单价疫苗的接种都不太重视,没想到朱正明已经具备超前的眼光。

赵长天笑道:“师兄有志气,佩服佩服,可惜一般大学似乎缺乏研究需要的设备,试剂又昂贵,将来这条路难走啊。”

“有什么难不难的,事在人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只要一步步去做,就会有成功的希望,总不能随便就放弃。”朱正明三口两口扒完饭,说道:“我下午还要去报亭卖报纸,先走啦,你慢慢吃。”

赵长天注意到,他几乎只吃了白菜和鸡蛋,肉夹了少少的一块。

报纸是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看报纸,谈天下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方显少年意气。

很多人从食堂打了饭,顺路在三角地对面的报亭买一份报纸,带回去看。

因此,批发报纸在报亭销售是大学生们勤工俭学的方式之一。

赵长天也不吃了,不急不慢的拎着水瓶跟在他身后。

“你跟着我干嘛,不去图书馆?”朱正明走了一半路,回头看到身后的尾巴,莫名其妙。

“师兄卖报纸一个月有多少钱?”

“时多时少,多的时候一个月能赚到30多块。”少的时候只有十多块,朱正明没说。

“一天需要卖多长时间?”

“主要在中午和下午,学生吃饭的时候,每天大概四个小时,你问这个干嘛?你也想去卖报纸?”虽然不太清楚赵长天的家境,但随随便便就可以打两份肉菜的话,家里条件应该不错吧,没必要去卖报纸。

赵长天摇头:“师兄,你不觉得投入的时间和收入不成正比?每天四个小时,用来做试验写论文多好,赚一块钱……”

未竟之意似乎颇有点看不上卖报纸这种行为。

朱正明停下来,郑重的说道:“小师弟,也许你看不上我赚的这些钱,但我觉得,能够靠自己双手自食其力,养活自己,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我读硕士前,就已经跟家里约定,不花家里一分钱,这三年,我做到了。”

是的,他丝毫不觉得打零工低人一等,而是觉得自豪。因为自己赚的每一分钱,和别人赚的一千块一万块具有同样的价值。

淡淡的骄傲从他年轻的眉眼流露,这是属于京大学生的风骨。

赵长天叹口气,他怎么像女人一样敏感。

“师兄,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是,好刀要用到刀刃上,师兄这样的人才应该寻找更适合的工作岗位,比如,和专业相关的。”

朱正明茫然,和专业相关的勤工俭学岗位?貌似没有啊,大家都是搞点小买卖,捣腾点小物品去卖,或者开个摄影社之类,不知道在办公室帮老师整理资料算不算?

“如果有这样的机会,既能赚钱,又能锻炼专业技能,还能学知识,你愿意干吗?”赵长天步步深入,循循善透。

“当然。”朱正明脱口而出,傻瓜才不干。

可是,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

在绿色的报亭前,赵长天搂住他的肩膀,笑道:“我知道有一家生物公司,正在招技术员,待遇不错,去试试如何?”

朱正明怦然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