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十六章 福建时局

隆武帝朱聿键被拥立者冠以雄才大略的评语,实在有点过。

只要想想,受太祖祖制约束,历代明朝皇帝都遏制宗室藩王入仕为官。

由此可见,从无执政经验的朱聿键能雄才大略到哪去?

况且,真要有雄才大略,也不会与朱以海撕破了脸。

很显然,福建与绍兴一衣带水,合则两利,分则两害。

如果连这一点都认不清,雄才大略从何谈起?

不过有一点能肯定,朱聿键确实有大志,要力挽狂澜、复国的大志。

可惜啊,大志需要雄才相配,否则就应了一个成语,叫志大才疏。

这是说得客气了,通俗地一般是说,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朱聿键确实下了许多诏令,而且大都是于民有益的良政。

譬如他针对万历以来党争给国事带来的危害,提出了消除党争,“用舍公明”的方针。他还“亲自”撰写了“缙绅”、“戎政”、“儒林”三篇,号召朝中官员摒弃门户之争,共同为复明大业出力。

登基次日,特地下诏安抚众臣,诏书中对以前参与党争的官员概不追究。

譬如说他下诏整顿吏治,严惩贪污,规定“小贪必杖,大贪必杀”。

又譬如说,他听闻被清廷逼迫剃头的军民往往遭到明军诛杀时,特别下诏“有发为顺民,无发为难民”,严禁不分青红皂白地滥施屠戮。

还有许多,虽说这些大部分是出于象黄道周等人的谏言,而不是出自朱聿键本人,但做为皇帝,能善于纳谏,就已经很不错了。

可惜,这些政令往往出不了宫门。

政令的推行,首先需要地方配合。

朱聿键被拥立不过一年多,登基之前还因藩王带兵入京,惹恼了崇祯,下诏训斥,坐了七年牢,这样的人,哪来的根基?

虽说众人拥立他,可这不过是为了自己利益,扶持的一个傀儡罢了,没有人真去尊奉朱聿键的诏令。

原本只要朱聿键象弘光帝那样沉湎酒色,大家也就相安无事,就当是供奉一块牌位也就是了。

可惜啊,这块牌位有了思想,他竟然要收复失地、学吴争北伐。

这下,这批拥立之臣就坐不住了。

特别是郑芝龙兄弟,他们拥立朱聿键的目的在于,树立起一杆旗,建立一个势力,以便在日后与清廷讨价还价中所有足够的筹码,哪有一丝复明北伐之心?

而朱聿键登基才十天,就下诏诛杀了清朝派来招降的使者马得厂,表示于清朝不共戴天。

这不就断了郑芝龙兄弟与清廷勾连的通道了吗?

郑芝龙兄弟怎能不视朱聿键为眼中钉、肉中刺?

朱聿键还提出将朝廷施政方向,由“平寇”改为“御虏”,并任用金声、杨廷麟、何腾蛟等,收纳李自成农民军余部,屡次打算出兵北伐,都被郑氏兄弟阻拦,而成为空谈。

这还不算,朱聿键还要御驾亲征。

这就开玩笑了,郑氏兄弟是要做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皇帝御驾亲征了,他们挟谁去?

不用怀疑,郑氏兄弟铁定是要阻止的。

可郑氏兄弟确实没有预料到,一向被他们看不起的农民军余部,在与明军联手共同抵抗清军时,发挥出了超常的战斗力。

他们在江西战场生生挡住了南下的十万清军。

形势一片大好,不甘心蹉跎度日的隆武帝终于决心御驾亲征,以摆脱郑氏兄弟的操纵。

他还针对当时局势,提出了一个大战略。

战略核心就是自己御驾亲征,进入明清双方激烈争夺的江西地区,西连湖南何腾蛟,东控福建郑芝龙,背靠广东,控制全局。

如在江西得手,则利用浙东绍兴府兵力牵制清军后方,然后令何腾蛟部出湖北,东下长江,席卷江南。

瞧瞧,确实厉害,也确实可行。

问题是,朱聿键指挥得动哪个?

可他却沉浸于自我臆想之中,慷慨激昂地于去年年底离开福州,十日后到达建宁,开始准备西进赣州。

老臣黄道周当时劝谏朱聿键不可亲征,他眼见郑氏家族按兵不动,军队诸部怯懦观望,已过花甲之年的黄道周力谏无效之后,只能另出一策,那就是向庆泰朝求援。

而这个谏言,被朱聿键采纳,在朱聿键看来,庆泰朝无论谁当家,那都是他的侄孙辈,甚至玄孙辈,令庆泰朝来援,乃他们本份。

可怜朱聿键御驾亲征,还真真是亲征。

随他西进的不足万人。

这些人人,还不是郑氏兄弟划拨的正军。

而是黄道周等人散尽家财,凑了二万两银子所募,其中还有不少是当地义民加入。

黄道周与朱聿键泣别之时,朱聿键无任何可赠之物,仅给了黄道周一张空白的委任状。

在朱聿键看来,他的诏命到处,必将是臣民顶礼膜拜,无有不从。

可其实,那就是一张废纸,不用说在应天府了,哪怕在福建,也没有人把它当回事。

黄道周再三叮嘱朱聿键:“与其坐而待亡,不如君臣共出一拼。我为大臣,当先皇帝而行,以为人臣表率。然陛下此去,万不可操之过急,待老臣求得援军之后,再联手与建虏一战。”

可朱聿键此时早已血脉贲胀,满脑子的就是圣驾所至,所向披靡,收复失地,重兴大明。

哪会真的去在意黄道周的谏言?

但,真的可以如此轻易战胜清军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郑氏兄弟连反对都懒得反对了,仅用了一招,即制住朱聿键!

那就是,断兵、断粮!

适时,正是多铎率兵南下设防杭州、杭州清军增援江西,江西战场的局势瞬间扭转,明军与农民军联军转眼间溃败。

还未入赣的朱聿键,未发一矢,便闻风而溃,他捶胸顿足,一面仰天悲呼,“天意如此,非战之罪”,一面下令退回。

而此时,清军两路攻入福建。

西路李成栋以承安至建阳,进逼建宁。

东路多铎更是势如破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