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PS:感谢书友“20180616213205983”投的月票。

这次吴争和郑森的会晤中,有一次不为外人知晓的谈话。

郑森在当时,问过吴争一个问题:“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吴王殿下将置明室于何地?”

吴争答曰:“不畏多,畏乱、畏不治、畏无序!若日后天下遵循道德、伦理、权益和尊严,吴争愿拱手让贤!”

郑森追问:“以何为贤?”

吴争想都不想,答道:“可令汉族复兴、可令华夏振兴、可令中华之威传至四海、布武天下者,是为贤!”

“扬武抑文、穷兵黩武……吴王这是想颠覆祖制?”

吴争沉思了一会,抬头笑道:“何为祖制?对付一个已经不合时宜的传统,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另起炉灶。”

“果真还是颠覆?”

“当然,如果架子还有用,尽可以让它继续存在着,它的存在其实并不影响现实。试想,神的存在,就从来没有影响过古往以来的王朝政权……但核心,须重置!如果你坚持认为这是颠覆,那就颠覆吧!”

架子?

神?

重置?

吴争的话让郑森惊讶、错愕不已。

“秦失其鹿,吴王欲猎之乎?”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若有人……欲强夺之,吴王又待如何?”

吴争哈哈大笑起来,看似随意,却豪气万丈的一挥手,道:“在本王眼中,这天下没有什么是一卫北伐军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卫……。”

郑森随之沉默,但在最后,他同意了吴争关于两军合力共讨满清的倡议!

史书记载……是日,吴王以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豪情,感染了尚举棋不定的延平郡王,使得北伐大业的成功之日,瞬间提前了不下十年,是为“滩浒山会盟”。

……。

卫匡国从来没有象现在这么尴尬过。

他倒没有与各国番人一起落井下石的意思和作为,他只是做为各国番人的传声筒,向大将军府提出了抗议和要求。

可卫匡国没有想到,此时他又做为被委托人,向大将军府提出谈判解决争端的请求。

卫匡国无法拒绝,因为这同样牵扯到教廷、和他自身的利益。

“尊敬的吴王阁下……这是一场误会……死了太多无辜的人,是时候结束这本不该发生的战争了……。”

卫匡国注视着意气风发、刚刚回到杭州府的吴争,词不达意地说道。

人逢喜事精神爽,已无后顾之忧的吴争,微笑地看着卫匡国,“马尔蒂尼先生,咱们可是老朋友了……有话请不妨直说。”

“我受联合舰队统率克里索恩将军的委托,此来是请阁下同意就北伐军港口侵占各国商人货物案,双方进行交涉……。”

吴争笑着摇摇手道:“马尔蒂尼先生误会了,北伐军征用各国商人在港货物之事,本王早有决断,由大将军府财政司原价赔偿,并支付相应利息,这无须交涉……需要交涉的是,就各国联合舰队入侵我朝海疆、并致使我水师遭受重大损失之事。”

二人的立场显然不同,相差太大了。

一个是侵权案,另一个是侵略案,虽一字之差,性质却完全不同。

吴争拦住欲争辩的卫匡国,微笑道:“公是公,私是私,你我之间的交情无法左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如果马尔蒂尼先生愿意,可以做为我的贵宾留在杭州府,且之前我对你所作出的允诺不变……。”

卫匡国有些着急,道:“可这场战争已经伤害了各国商人的利益……甚至是教廷。”

吴争脸色渐渐收敛起笑意,“这么说,联合舰队中,也有教廷的一份子?”

卫匡国忙不论道:“阁下误会了,这是绝不可能的事,教廷一直视阁下为远东最亲密的朋友……。”

“那就好。”吴争脸色稍霁,“只要教廷没有参与,那这事不难解决。”

卫匡国急问道:“阁下欲如何解决联合舰队与阁下水师之间的纠纷?”

“不对!”吴争正色断然道,“这不是纠纷,这是侵略与反侵略的正义的战争,反侵略者可以得到追究侵略者完全的处置权。”

“可……联合舰队并未战败。”

“他们逃了!”

“联合舰队尚有近千艘战舰。”

“本王身后,站着千万百姓!”吴争不再给卫匡国面子,冷言反怼道。

卫匡国不得不缓和了口吻,“尊敬的吴王阁下,大将军府现在需要的不是战争,只有和平……才是正确的选择,没有商人愿意处于战争之中,财产安全才是他们的必选项。”

“连家门都无法周全的大将军府,显然不需要和平。”吴争一字一句地冷冷说道。

卫匡国不得不郑重问出了他的来意,“阁下可否提一个能够使双方都能体面结束战争的选项?让这场该死的战争尽快结束,让一切重回往日,让和平早日到来?”

“马尔蒂尼先生,本王愿意拥抱和平,但前提是,联合舰队须向大将军府投降,本王可以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让他们回国。”

卫匡国愣了,这与他原先猜度吴争会提出的要求,显然是天壤之别。

一支仅剩二百多艘主力船的舰队,以一种威胁的口吻,令一支尚有不下五百艘主力船的舰队投降?

卫匡国惊讶地看着吴争,说不出话来,他实在不明白,面前这个年轻人,哪来的这么大的谜之自信和底气。

……。

吴争的底气,来自于与郑森的会盟,这无可置疑。

东亚最具实力的舰队前三中的第二、第三一旦联合,实力已经可以抗衡联合舰队。

何况是已经占据道义高地和先声夺人的水师面对的,不过是手下败将罢了。

当然这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吴争有了足够的战略回旋余地,而联合舰队的“根据地”,只是尚未开化的东番岛,那儿甚至连象样的军工坊都没有。

也就是说,联合舰队的火器、弹药补给,需要从万里之外而来。

这才是吴争真正的底气。

然而,战争并没有迅速再次暴发。

双方,不,三方都需要战术收缩,如同是击出一记重拳前的回缩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