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仓促应变

蒋全义一听,大急,“王爷,不是马上就要攻兖州了吗?末将怎能歇息?”

“你部暂由宋安接管。”

“不成!”蒋全义断然道,可话一出口,意识到无礼,忙解释道:“末将的意思是说,这支军队是末将一手整训出来的,也一直率领他们北上……。”

“你的意思是说,除了你,没有人能指挥得了这支军队了?”吴争脸色古怪地问道。

蒋全义看着吴争的神色,他突然意识到不妥,或许这才是吴争拿下他暂时关起来的真正原因吧。

想到这,蒋全义立即屈膝跪下道:“不不,末将并无此意,只是……王爷,末将不能带着待罪之名,回去重编泰州卫……我无颜面对泰州父老乡亲们啊。”

看着蒋全义血红的眼睛,吴争叹了口气,“你没立山头的想法,很好……可你戾气太重,兖州之战为得不是歼敌,而是分化敌人,你若率军入兖州,再来象徐州这样一出,孤到时哪怕不忍,也真得取你人头安定人心了。”

说完,吴争拂袖而出,“待满一个月,自己回泰州去吧。”

蒋全义急呼道:“王爷……王爷……。”

然而吴争身形已经远去消失不见。

蒋全义颓然坐倒在地,木然看着栅栏。

……。

宋安尾随在吴争身后,终究是没忍住。

“少爷其实并不想降罪于蒋大人,为何……?”

吴争回头看了宋安一眼,“怎么,你也怕指挥不动这支军队?”

宋安忙道:“怎能够?北伐军哪支军队,敢不遵少爷号令……我只是想不明白,如今正是战事将起之际,少爷怎会把蒋大人这么好的一员猛将关在牢里不用?”

吴争沉默了一会,道:“内心再强大的人,也不能一直崩着弦,蒋全义戾气太重了,是时候压压他了……一块好钢,也得淬淬火啊。”

宋安目光一闪心里一动“长林卫有报,清廷重新启用鳌拜为济南将军率三万新军入驻济南府……如今少爷突然让蒋大人重编泰州卫是不是……?”

鳌拜,做为皇太极钦封的“满洲第一勇士”其实人生非常坎坷。

皇太极一死,做为议政大臣的他就一直被多尔衮压制着根本进入不了清廷的权力中心,甚至三度被迫害,差点丢了老命。

鳌拜一直是豪格的死党,也从没附从过多尔衮做为摄政王的多尔衮连同为辅政的济尔哈朗都要迫害,又怎么可能放过鳌拜呢?

加上豪格从陕甘班师回京,突然莫名其妙死在狱中,就算鳌拜啥都不做,多尔衮也得防患于未然干死鳌拜。

好在多尔衮死了福临亲政了,鳌拜才逃过一劫可没人替他翻案。

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清军与北伐军这两年交战中折损了不少带兵将领。

而博洛的回朝,更使得朝堂暗流涌动在济尔哈朗、洪、范等人的一致举荐下福临总算是想起了他阿玛钦封的“满洲第一勇士”了于是重新启用鳌拜为济南将军,率军镇守济南府。

吴争并没有直接回答宋安,而是反问道:“杭州府近况如何?”

宋安答道:“除了士子、生员还在抗议,别的……倒没发生什么。”

吴争皱眉道:“十来天了,这事怎么还在闹?”

“我也觉得不太对,按理说,闹个三、五已经是极限……他们总得过活吧?”宋安脸色也凝重起来,“少爷……会不会背后有人在给予支持?要不……我立即赶回杭州,查清此事?”

吴争注视着宋安,思忖许久,道:“罢了……先理会眼前之战吧,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他们精力旺盛……只要别过头了就让他们闹吧。”

……。

在北伐军各卫南撤何事之际,有一支军队在逆行。

那就是之前囤于江都的第一军二万五千人,它们的行军目标就是徐州。

十月初三,徐州已经集结起近五万大军。

进攻兖州的准备完成了。

徐州府衙中,吴争正在做最后部署。

“吴易,你率一支三千偏师西攻单县,配合主力,对鱼台敌军形成两面夹击之势。”

“是。”

“记住,占领单县之后固守,没有命令不得擅进。”

“是。”

“陈胜,你率主力进驻沛县,对鱼台之敌进行佯攻……鱼台仅有从徐州南撤的不到二万敌军……记住,从早到晚,无休止的佯攻,别让敌人有喘息的功夫,对敌造成我军总攻在即的假象,迫使滋阳多尔博不得不派兵增援……。”

“是。”

“宋安,你率锐士营今晚就先一步出发,由南阳湖北渡,然后绕过凫山,突袭邹县……。”

所有将领神情一肃,吴王殿下是想以奇胜?

用一支三千人的军队穿插敌人腹地,这确实非常冒险。

陈胜刚想劝说,这时,一个长林卫信使出现在了门外。

宋安看了吴争一眼,急步出门。

一会儿,宋安以更快的速度进门,向吴争禀报道:“……出事了。”

“什么事?”

“刚林、祁充格在滋阳发动兵变……。”

“什么?”

“刚林、祁充格奉清廷皇帝密旨,策划了这场兵变。”

“多尔博呢……被杀了吗?”

“清帝倒没起杀心,只是多尔博被削藩,仅保留了爵位,大权落入刚林、祁充格之手。”

这个消息让在场将领们脸上露出了笑意,也对,还没开战,敌人就内讧上了,那此战大胜岂不指日可待?

吴争脸色看不出喜怒,他左右来回走了几圈,突然抬头问道:“东莪呢……她死了吗?”

吴争一击手掌,道:“这下有大麻烦了……快,快派人去安东卫传令……令沈致远不可擅动……不,得我自己去……鲁进财,备马!”

吴争确实心乱了,突然变故,让吴争既定的战争策略失去了执行意义,原本吴争是想用沈致远、东莪的关系,既打又抚,逼降多尔博,毕竟这只是个十三、四岁的孩子。

能够轻松解决兖州,不但可能尽量减少军队伤亡,随便也可以为沈致远解决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