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5章 【主弱枝强】
打又打不过,退又退不得!
这是民国第十二师师长杨荫人最大的困扰,并不是说他在意曹锟的命令,天高皇帝远的,他怕什么?
而是这个压力来源于江西督军陈光远,还有就是北洋海军都督萨镇冰。前者是他的顶头上司,不得不听命于他;后者的原因他不得而知,更多的是作为陆军对海军的羡慕,而让他产生种种不满。
海军吃的好,武器好,军饷高,而且基本上不打仗,不死人……
对于战乱之中的民**人来说,海军的待遇简直就是天上才有的。可实际上,民国的北洋海军自打跟上起,就是苦哈哈出身。所有的主力舰都是上个世纪末清朝留下来的祖产,二十多年的老船。
对于海军军舰来说,下水二十年的老军舰,还是能够发挥一些余热的。
但必须要有足够的维护,加上每五年或者十年进行一次更新换代,还是可以继续在海上发挥余热的。可问题是,北洋的海军自从建立起来之后,维修等同于刷漆,更新换代更是无从谈起。而且当年英国买给清朝的军舰,存在很多缺陷,速度就是最大的威胁。
动力不足,导致北洋海军只能在很低的速度下进行航行和作战。
平时也没什么就是慢一点,再说海军一度连燃煤都买不起,更不可能出傅练了,其实……停靠在军港的海军军舰,从不懂行的平民百姓来说,都是一样的。
高大,威猛,冰冷的钢铁巨兽总是能够给人带来一种莫名其妙的安全感。
北洋海军总长、都督萨镇冰手下指挥的北洋海军就是起到了这样一个作用。
可实际上,海军已经落后了世界海军强国至少两个时代。谁能想象,在提倡告诉的巡洋舰性能中,北洋舰队的主力舰海容号巡洋舰。虽然设计之初的速度也是二十多节的先进战舰,至少在二十多年前是这样的。但由于动力系统维护不佳,军舰老旧等原因,速度也越来越慢。
更不要说海圻号巡洋舰还在黄埔港,在陈炯明的手中。
萨镇冰手里能够出的好牌,一张都没有。面对速度达到了三十节的浙军驱逐舰,北洋海军虽然拥有速度上的优势,但基本上是追不上,打不着的状态。
而福州马尾军港对于北洋来说,是全国最大的两个海军军港之一。拥有全套的维修设备。更重要的是,马尾军港还是萨镇冰对海军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基地。
在两年前,萨镇冰刚刚在马尾设立海军舰载机工厂。
舰载机并非是航母的专利,在航母出现之前,飞机在军舰的作战中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水上飞机快速的侦查能力,能够对战列舰、巡洋舰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甚至在火炮控制缺乏高精度仪器的时代里,为战舰的火炮校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民国有飞机工厂吗?
其实真的有,而且工厂总工程师还是非常有经验的人才。曾经担任过美国波音公司的总设计师,美军现役的海军水上飞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他设计的型水上飞机,这个人叫王助。
型水上飞机。抗风浪强,准备时间短等优点,让美国海军非常青睐。担负美国海军在水面侦查,炮火校准等重要的工作。
可是作为总设计师的王助。却因为美国海军担心他刺探军事机密,排除了他在海军军购中的测试环节,这让他气愤之余。决心回到祖国,为北洋的海军研究更先进的飞机。回国之后的王助很快被萨镇冰看中,不久之后成为了海军总长的女婿,同时授命在马尾建造飞机工厂。
虽说第一期的海军飞机还没有建造,但已经完成了设计工作,只要采购的发动机送抵马尾军港,就能建造飞机。
要说北洋海军,又没有航母,要舰载机干什么?
当然用处大了去了,有了舰载机,可以用来大范围的侦查,就算打不过,主要是打不过,给逃跑提供了足够的时间。而且这个时代的飞机飞行高度都不高,4000米是一道坎,很多飞机连个座舱都没有,飞行员要露出脑袋驾驶飞机,从驾驶体验上来说,几乎和开摩托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可就算是这样的飞机,对于萨镇冰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助力。
因为北洋海军甚至来陈炯明的叛军都打不过,没什么意外的,甲午之后清朝从欧洲采购了五艘巡洋舰,其中海容级巡洋舰排水量在3000吨左右,在北洋海军手中。
而甲午之后清朝重建的北洋海军去,旗舰就是海圻级的两艘巡洋舰,排水量4300吨。
两种级别的战舰,火炮的口径差50,从战舰的建造和防护装甲来说,两个级别的战舰是不在同一水平上的。海容主炮很难威胁到海圻号巡洋舰的装甲,但海圻号巡洋舰能够非常容易的击穿海容级巡洋舰的防护甲板。海军总长萨镇冰的面前摆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他的主力军舰很可能会打不过陈炯明和王学谦联合起来的舰队。
虽说福州距离广州还远得很,可对于萨镇冰来说,很难说陈炯明会不会腾出手来帮一把王学谦。
尤其是王学谦有钱啊!
这家伙要是出钱让广州海军出兵的话,加上浙江的几艘驱逐舰,就能形成一支战斗力在北洋舰队以上的舰队。
损失一艘小军舰,就足够让萨镇冰心惊肉跳了,更何况是主力舰都有可能受到威胁?
这仗就没法打。
于是飞机的作用在萨镇冰的眼里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起来,而马尾的飞机工厂是他弥补海军军费不足的最大的底牌。可这张底牌却陷落在王学谦的手中,万一福州沦陷,很可能被王学谦获得。这让他不得不着急,三天两头的往曹锟的总统府邸跑,目的只有一个,海军已经无力承担在青岛创办飞机工厂的财力,让曹锟尽快想办法让福建的事情平息下来。
而曹锟也在暗暗生气。孙传芳这家伙太不靠谱,怎么才开仗,就支撑不下去了呢?
加上萨镇冰说什么也不肯动用在青岛的北洋舰队南下,这让曹锟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孙传芳在福州的泥潭里挣扎。
驻扎在青岛的北洋海军不南下,就无法给予孙传芳足够的支持,甚至连运兵都不太可能。而进入直系主力能够进入福建唯一的道路就是位于福建西北和江西上饶交界的散关。
但是散关的道路难走,补给困难,根本不适合大军出击。
加上江西南部的交通大部分都是山路,大部队行军需要很长的时间,短期内除了江西因外的北洋军队很难抵达散关一线。这等于是把难题丢给了江西总督陈光远。
而对陈光远来说,增兵绝对不是明智之举,南平多山,少平原。一个师的战场都施展不开,防线狭小,只能在纵深想办法。浙军只要在南平以逸待劳,就够直系军队喝一壶的了。再说江西总督陈光远也没有打算让他两外的两个师的军队动进,一旦陈光远手中的精锐都投入到福建战场,那么难面的韶关还要不要守?万一浙军从衢州出兵紧逼上饶。让陈光远怎么办?
于是,在第十二师的指挥部,杨荫人就接到了陈光远的电报,让他伺机而动。在恰当的时机退守江西,只要守住散关,对于陈光远来说浙江的威胁就消除了一大半。
孙传芳的死活,和他陈光远有什么关系?
这是曹锟和吴佩孚没事找事。故意给王学谦的背后下刀子,就算是陈光远是直系的将领,但他也觉得遇到这种事。他也是要反抗一下的。只是手中的实力太弱,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机会而已。
其实,别说没有接到陈光远的命令,就算是杨荫人自己想走。
他面对的浙军,尤其是温应星为代表的浙江将领,都是一群不可理喻的家伙,根本就不像军人,不按套路出牌。
哪里有两军对垒,一方一个劲的加强工事的?
当然这样的情况不是没有,就是一方在兵力处于绝对劣势,在武器装备上比对方差一个等级的时候,工事加上占有的理理位置可以增加阻击的时间减少伤亡什么的。
可杨荫人扪心自问,他的第十二师在装备上比浙军强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浙军打机枪不要钱的像是洒水一样的做法,让他有种痛心疾首的心痛,太浪费了。
这哪里是打仗啊!
简直就像是散钱一样。
杨荫人时常露出酸溜溜的想法,比如:为了防止第十二师乘着夜晚偷袭,浙军的阵地上到了后半夜,就用机枪做火力侦查,还打照明弹。一晚上下来,至少花掉上千大洋。
把杨荫人心疼的,连骂温应星败家,心说,王学谦也不出来管一管?
这可不是敌视,而是杨荫人在和浙军僵持了小半个月之后,心头满满的都是羡慕嫉妒恨。
这家伙有时候睡在梦里,甚至还会胡思乱想,要是他当浙军将领……这样糟蹋弹药,是多么让人幸福的事啊!
按理说,仗打到了这个份上,杨荫人要是识趣一点,就该准备撤退了。他之所以留在南平,多少还是因为孙传芳的保证。在他一而再,再而三的以退兵威胁之下,孙传芳抽调了一个精锐步兵旅增援南平。
只要孙传芳的援军抵达南平,那么对于杨荫人来说,就在战术上处于绝对的优势。而拥有强大火力的浙军就会处于前后夹击的形势之下,火力强大,后勤补给就尤为重要。杨荫人甚至幻想着,一旦失去了补给之后温应星,最后不得不以惨败结束战争。
那么浙军的那些武器装备还不是他杨荫人的?
等到第十二师的装备换成了美式装备,到时候直系之内谁还能和他争锋?
正是因为做着这样的美梦,让第十二师师长杨荫人才会选择了留在南平和浙军对峙,望眼欲穿的等着孙传芳的援军抵达南平。唯一让他心急火燎的是,孙传芳的援军来的也太慢了一些。
就在他盼望孙传芳援军抵达战场,将浙军一举歼灭的时候。
在南平,一箱箱军用物资送抵了南平,上千匹骡马没有来得及休息就再一次踏上了回去的道路。而温应星终于等到了他需要的弹药补给,这批炮弹就是为了发起总共而准备的。
在司令部内,温应星抬起胳膊,而通讯参谋拿起电话:“现在对表,傍晚七点五十三分,明日拂晓五点发起全线总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