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是时候装逼了

知府衙门内,李鸿飞安排一应官员招待王承恩带来的随从,自己则与这东厂厂公在书房内品茶聊天。

“这知府衙门可真够寒酸的,看来李先生这是要做清官啊!”王承恩端着茶杯闻了闻,却并未饮茶,反而说起了知府衙门的陈设。

王承恩可是朱由检身边的人,什么好东西没见过,这茶叶一闻就知道不是什么上品,而且看这书房内的陈设,想必这知府衙门并不宽裕。

李鸿飞是“仙人”,无须理会这所谓的表面功夫,可这衙门代表了皇家脸面,王承恩自然要提醒一番。

“这可怪不得本官,都是上任知府太清廉了,而且本官上任之时,圣上连一两银子的路费都没给,如今又定了个三年之期,哪有余钱进行修缮?不过公公这一路过来,想必是捞了不少油水,要不支援一点,至少让本官将这衙门修缮一番。”李鸿飞不仅哭穷,更是反过来找王承恩要钱。

对于古代特使出行那一套,李鸿飞可是门清,那基本上是走到哪里,收钱就收到哪里,苏州距离南京虽然不算太远,但这一路过来,都是富庶之地,赚个十来万,一点问题都没有。

在这大明之中,除了朱由检,估计也就只有李鸿飞,敢开口找王承恩要银子了。

“李先生啊!倒不是咱家舍不得,而是这次圣上交代了,一路收取的好处费,圣上要拿走七成,剩余的三成,也仅仅够维持东厂开销的,咱家手里可真没余钱。”王承恩才不吃李鸿飞这套。

可以说就算是王承恩手上有余钱,也不会给李鸿飞一文钱,因为朱由检找王承恩要好处费,还是李鸿飞篡撵的,王承恩平白无故少了七成好处费,还怎么可能拿钱给李鸿飞。

李鸿飞当初说的很直白:“手下的人爱财可以,但不可贪赃枉法,像东厂这些特殊机构,有时候为了方便行事,便于情报探查,定然要收些孝敬钱,这种钱财收取之后,可以向皇上报备,之后再由皇上决定,分出其中一部分作为奖励,如此一来皆大欢喜,手下的人办事也有了动力,同样也不会因为受人好处,担心对方揭发,而徇私枉法。”

既然贪污止不住,那就明着来,你愿意给钱孝敬,那我就收着,但却不会卖你任何好,反而会将这种事记下来告诉皇上,让皇上抓住你行贿的把柄,

虽然如此一来,最后得到的银子少了,但至少这些银子都拿的心安理得。

所以这次传旨,朱由检特意允许那些传旨的太监收取孝敬钱,但不可强行索取,而且最后还得向朱由检报备,这才能分走三成应得的那一部分。

如今的朱由检,对钱财方面,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看来圣上也不容易啊!听说史可法大人的军队,如今连粮饷都难以凑齐,本官如今才刚上任不久,也没弄到多少银钱,就先支援纹银五十万两,拿去给史大人应应急吧。”李鸿飞轻飘飘地说道。

作为一个现代人,装逼打脸那是必备技能,你丫不是哭穷么?

你丫不是嫌弃我知府衙门寒酸么?

劳资就用白花花的银子砸死你!

“五......五十万两?李大人,您不会是将府库里的银子都拿出来了吧!地方衙门可是要留有一定现银,用来应付突发状况的!况且........况且皇上交代了,苏州如今刚刚成为特区,而朝廷因为战事吃紧,没有钱粮支援苏州,所以大人这边的银钱,可以暂时留作己用,第一年的税收也不必急着上缴,只需报备一番,将所得税银用作发展经济,编练新军才是最主要的。”王承恩很惊讶,以为李鸿飞乃是“仙人”还不明白这钱生钱的道理,所以赶紧跟李鸿飞解释起来。

其实朱由检之所以规定这个三年之期,也是出于对大臣们的妥协,明朝可不是朱家一言堂,如果没有令那些大臣无法拒绝的理由,苏州特区根本没办法实施下去。

既然明面上不能帮助李鸿飞,但朱由检暗地里还是在想办法进行帮衬,比如第一年的税收留用,不必上缴朝廷。

若是在太平盛世,这根本不算什么,可如今是战乱年代,朝廷连维持军费都困难的情况下,放弃一座富饶之地一年的税收,这是朱由检给出的最大诚意了。

“替我谢过皇上了,既然是规定,我就必须要遵守,这五十万两纹银,就算是提前上缴的一部分税收吧,剩下的年底再补齐。”李鸿飞说道。

明朝的皇帝都不好当,李鸿飞不想朱由检难做,何况第一年是苏州改革的关键时期,必须要比别的州府做得更好,才能吸引各地的商人前来投资。

李鸿飞是做销售的,前期越是行情不好,越要花大力气打广告,否则苏州特区的热度一消,谁还记得这个特别的地方?

“可是地方府库若没有足够的现银.........”

“放心吧,府库内还有一百二十万两现银,足够下半年的用度了。”李鸿飞打断道。

都已经决定装逼了,怎么还能让人打脸呢?

这次收到的那些补税,募捐,以及官办企业红利,李鸿飞是一分钱都没动,拿出来的这五十万两纹银,全都是之前衙门府库里的银钱,剩余的一百二十万两,已经足够今年的开销用度了。

弄明白李鸿飞是如何赚钱之后,王承恩已是惊讶地说不出话来了,不愧是神仙下凡,都不用任何仙法,就让一群视财如命的商人,乖乖拿着账本前来交银子..........

“李先生果然是高人,那咱家恭敬不如从命,替圣上收下这笔银子了。”

既然李鸿飞有钱,王承恩也不在推脱,南明刚刚建立不久,需要用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对了,这次咱家过来,可不是空手过来的,知道先生此处急需人才,特意命东厂番子,去江西奉新,请来了刚刚辞官不久的宋应星宋知州,相信过不了几日,宋知州便能来苏州上任了。”王承恩说道。

“宋应星?此人是谁?”李鸿飞一脸懵逼。

“李大人不是说过,《天工开物》乃当事奇书吗?这《天工开物》的作者,就是宋应星,宋大人啊!”

王承恩更是奇怪,难道神仙看书,都只看内容,不关心作者名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