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制造后膛枪的难度

定装弹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火器发射频率,至此以后,冷兵器才真正走向末路。

郭胜手下几名老兵在验枪时,使用这种定装弹,甚至两分钟内,打出了七发的最高成绩,相信等大家熟悉这种装药之后,一分钟发射三发,一点问题都没有,这比之前燧发枪,一分钟两发的最高速度相比,简直提升了一个等级。

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每多打出一发子弹,将意味着增加好几成胜算。

“这算不得什么,若是能制造出后膛枪,那才叫厉害,您想想看,士兵在战斗时,趴在地上就能完成装弹,我们能打敌人,而敌人的弓箭根本伤不到我们,这才是火器致胜的根本。”李鸿飞侃侃而谈。

后膛枪,也称之为后装步枪,就是现代步枪的前身。

此时的明朝,不是没有后装步枪,佛郎机铳就是一种后装连发步枪。

但佛郎机铳属于大口径燧发枪,介乎于炮枪之间,是从缴获的佛郎机(葡萄牙)人舰船中,得到的火绳枪基础上该制而成。

佛郎机铳有子铳9杆,可连续快速开火,重量比普通燧发枪重,但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类似于后世重机枪那类。

“大人说的是,不过这制造后膛枪难度确实不小,很多部件或许要重新设计。”毕懋康汗颜。

火炮后膛装比较容易设计,枪后膛装很难,原因是很多东西小型化后无法使用。

佛朗机铳虽然被改造成功,但也是明朝目前最轻便的后装火器了,要想将更小的鸟铳改成后装,几乎很难实现。

毕懋康研究火器四十年,自认为这天下火器,没什么是他不了解的,可这段时间与李鸿飞闲聊,却感觉自己犹如井底之蛙。

李鸿飞随随便便改良一个定装弹,就能使燧发枪的射速提高七成,这要是真弄出后膛枪,那还得了?

“不要一味地小型化枪械零件,可以从点火装置这方面下手,之前的火绳枪到现在的燧发枪,不都是因为点火装置的改进,而取得了重大突破么?”李鸿飞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大人的意思是,这燧石点火,还能再进一步?”毕懋康如梦初醒。

若是能有更加好的点火击发方式,那造出后膛枪,也不算什么难事。

“如今这定装弹,实际上只是半成品,若是能将底火,发射药以及弹丸,三者合一,那才算得上真正的定装弹。”李鸿飞说道。

后世步枪子弹的最终形态,就是将这三者合一。

“可是底火要与燧石接触,方能瞬间引燃,若是三者合一,又该如何才能击发呢?”毕懋康成了好奇宝宝。

“利用撞针击发。”

李鸿飞将后世撞针击发原理,解释给毕懋康听。

然而李鸿飞也不过是半吊子水平,等他解释完毕后,毕懋康反而更加疑惑了:“这不大可能吧,燧石击发,乃是利用燧石引火的原理,这撞针如何能引燃枪管中的火药?”

撞针属于金属,若是想要打出火星,就必须与金属,或者燧石进行碰撞,而李鸿飞的意思虽然也是与金属进行碰撞,可火药一旦被金属包裹住,隔绝了空气,又如何能引燃呢?

这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将底火,发射药,弹丸三合一,根本无法引燃火药,而一旦将其分开,依靠燧石引火,最多只能制成佛朗机铳那样的重型武器,根本无法小型化。

“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底火的活跃性,若是能调配出一种新型火药,依靠撞击便能引燃底火,那么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李鸿飞说道。

“仅仅依靠撞击就能引燃的底火?真有这种火药吗?”毕懋康表示难以置信。

“当然有,本官早年曾听闻一个西洋人提起过这种底火,其药性极为活跃,稍微的撞击与摩擦,都能瞬间引燃,只不过西洋人的叫法太过拗口,本官记不清楚名字了。”李鸿飞实在编不出了,只好拿西洋人做幌子。

他早先说的那套原理,本就是后世已经定型的原理,关键便在于底火这方面,底火使用的火药,并不是如今常用的黑火药,只是李鸿飞化学成绩并不怎么样,所以也没搞清楚,那底火究竟是何物。

“是水银,李大人所说的,应该是老朽之前一直在调配的水银熔炼物。”这时一个声音,忽然打断了两人的对话。

水银在西方被称之为汞,而汞能生成另一种化合物,雷汞。

雷汞是一种呈白色或灰色的晶体,是最早用的起爆药,干燥时,对震动、撞击和摩擦极敏感,而且容易被火星和火焰引起爆轰,或在很高的压力下加压模铸,与铜作用生成碱性雷汞铜,使其具有更大的敏感度。

“你是何人?”李鸿飞正在装逼呢,忽然就被人打断,心中别提多郁闷了。

来人是一名年约六十的老者,蓄着一撮长长的山羊胡,微微下陷的眼窝里,一双深褐色的眼眸散发着精光,头发梳得十分认真,没有一丝凌乱,可那一根根银丝一般的白发还是在黑发中清晰可见。

“老朽前亳州知州宋应星,见过两位大人。”来人一边行礼,一边自报姓名。

“宋应星?您就是撰写《天工开物》的宋应星,宋大人!”李鸿飞惊讶道。

之前就已得知宋应星要来苏州,只是最近一直忙着宝山镇事宜,将此事忘记了,如今对方直接找了过来,李鸿飞能不惊讶么!

“老朽前日抵达苏州,得知李大人正在宝山公干,而且军器局也迁至此地,故而让东厂的几位大人,带老朽过来,与大人见面,方才听闻两位大人在谈论火器,一时没忍住,还望大人恕罪。”宋应星说道。

其实宋应星原本对前来苏州十分反感,奈何对方是朝廷中人,宋应星辞官后,就是一平民百姓,自然是不敢与官斗,更何况还是东厂的番子。

之后来苏州的路上,听闻了不少传言,到达苏州后,更是了解了李鸿飞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宋应星之前为官,也是极力推崇改革之人,于是便对李鸿飞有了好感,想尽快见一见这新上任的苏州王。

在东厂番子的护送下,宋应星一路畅通无阻地来到了,李鸿飞与毕懋康议事的营帐,并听到了两人谈话。

当李鸿飞说到新型火药之时,宋应星终于忍不住,接下了这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