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拆迁

机会的到来,往往是不可预料的。

三天后,局长办公室。

“小杨啊,行政审批大厅的工作,你都掌握了没有啊?”

“我都掌握了,局长,”杨小强毕恭毕敬道:“其实行政审批的工作并不复杂,只要吃透了文件,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就可以了。”

“可是有的事情不是这样啊,有的事情既要坚持原则又得足够灵活。”赵强局长顿了一下道:“你那么年轻,只干行政审批的工作,学到的终究不多。下午有个棚户区改造学习会,你去参加一下吧。”

“好的,局长。”杨小强点头应是,离开了局长房间。

其实,杨小强当时并没有想到,她自己会参与到拆迁工作中来。

什么人都能负责拆迁吗?

记得政府里流传过这样一句话:谁要能把拆迁的事儿全干明白了,还有干不明白的事儿吗?

干拆迁的,都得是这个单位里非常能干的人。

因为拆迁什么人都要打交道,有社区遵纪守法的好同志,也有混子,无赖,乃至神经病,什么人都得打交道,因为按照最新的政策,这片区域内有一户人家的房子不肯拆,拆迁也都进行不完。而且拆迁牵扯老百姓的利益巨大,里面有太多的道道儿了,你如果是个简单的政府人员,你很可能会被那些道道儿给绕进去,只有很成熟才行。

可是,杨小强,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他是这样的人吗?

下午,区办公楼六楼,棚户区改造学习会。

杨小强没想到这个会,竟然有乌泱泱的一大堆人参加。

都是来学习的吗?还是只是为了多一个可以参与拆迁的机会?

据说拆迁是个肥差。

杨小强不懂拆迁,也不知道拆迁到底肥在哪里。

即使有所谓的肥,如果是违法违规的,以现在的他的状态,他也不会沾。因为他虽然想往上爬,也明白官场潜规则的厉害,但他还不想犯法。

杨小强静静地坐在下面,听上面的老师们一个接着一个地讲课。

有讲拆迁相关政策的,有讲天都市近些年拆迁情况的,还有讲远景规划的。这些他都听着,局长让他来听,他还能不耐心听?

在安监局,让赵局长失望,就等于让自己失望。

可是有一个人的讲解,让杨小强实在是听不下去了。

他在上面大谈特谈他当初蹲点的东城区棚户区改造是多么多么地成功,老百姓都因此变富了,有的因为拆迁都变成了千万富翁。他做了多大多大的好事,帮了多少多少的人。

杨小强在心底骂他成百上千遍。

杨小强为什么骂他?

因为拆迁就是把一部分老百姓的钱,交给另一部分老百姓,本身就不是多大的好事,他有什么资格炫耀?

前一部分老百姓,指的是买房者以及纳税人,后一部分老百姓,指的是拆迁户。

拆迁不就是这样子吗?

你让拆迁户成为千万富翁,那这钱是哪里来的?还不是从买房者和纳税人那里刮来的?房价为什么这么高?一部分是被房地产商的利益拱起来的,一部分是被各种税收带起来的,还有一部分就是拆迁户分走了。你光考虑拆迁户得一千万,你有没有想到,那是多少买房者的血泪?

杨小强真是很生气,什么时候拆迁成了值得炫耀的资本了?是,你是富了一些人,可你考虑一下,你是不是让另一些人更穷了?那么多的穷人买不起房,那么多的房奴被房子压得喘不过气来,作为政府人员的你,难道就没有一点责任吗?

杨小强承认,作为天都市紫洲高新区安监局的杨科,是不该发这顿牢骚的。因为毕竟你不是国家领导人,你没必要考虑全国所有老百姓的利益,你也没这种资格去考虑,所以只要拆迁是有利于天都市,有利于紫洲高新区的事,你就该高兴,因为当地的老百姓都随着拆迁而受益,至于买房者和纳税者,他们都全是天都市的人吗?

可是作为杨小强这个人,他必然会发这顿牢骚,而且我不但发这顿牢骚,他还想骂人。这算什么呀,拆迁,拆迁,把房价拱这么高,让你去贷款买房,你就愿意吗?前些天房价还是5000元一平米,这会儿因为要拆迁了,房价忽地涨到10000元一平米,这每平米5000元的差,你愿意交吗?你交的那不是钱,那是你父母的血啊!都送给房地产商,送给国家,送给银行,送给拆迁户了。

杨小强真是不明白为什么要去拆迁?好,就算是地方政府需要卖地赚钱,需要土地财政,难道没有空地可用吗?是,因为规划要建铁路,要修高速公路,要建这要建那的,所以要拆迁,可是规划能不能改改?到底是改规划难受,还是让全国老百姓受损难受?即便是万不得已,必须要拆,那能不能少造出些拆迁富翁,而多降些房价呢?天都市以内的老百姓是人民,天都市以外的老百姓就不是人民啦?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所以杨小强在会场里如坐针毡。

听着那人在那胡说八道,他几次都有想离场的冲动,但生生还是把自己给按下去了。

因为这个学习会是局长让他参加的。

这是局长让他参加的。

他怎能半道离场?

莫说局长让啊参加这个会,就是局长让他参与拆迁工作,杨小强纵然是心里有一万个不愿意,他还敢不参与?

他是谁,他就是大人物的一句话,一句话!

在高新区安监局,他就是赵局长的一句话,一句话!

赵局长说,小杨这个人行,那他就前途无量,赵局长说,小杨这个人不行,那他在真实的官场中就彻底完了。

千万不要想着赵局长能代表公正,会客观地评价杨小强这个人,会不太在意杨小强不听他的话不太在杨小强让他失望了,如果你这样想,那你就犯了官场幼稚病了。

因为在真实的官场里,领导有偏见,或者说大多数政府人员都有偏见,他们只站在自己利益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所以他们不讲道理,因为他们只从自己的角度去讲道理。没有谁整你,没有谁说你一句不是,甚至一个难看的脸色都没有,可是你出了局,你完了,领导不给你机会,你跑到哪里去叫屈?千万不要去设想领导天然就能代表公正,他们也是凡人啊。

因此杨小强一直忍耐着听完了整个学习会,尽管他对某些人的嘴脸非常反感。

当他从会场中出来时,他接到了一个通知,那就是局长让杨小强参与到下一步的紫洲高新区棚户区改造工作中来,一起工作的还有局长自己以及一名协管员。协管员是没有编制的,也不担什么责任,所以说白了,真正干这件事的是赵强局长和他。

这次的棚户区改造工作异常重要,局长和他完全脱产,专门负责拆迁。局里的工作交给副局长去做,行政审批大厅的工作由安监科另外安排人来做。

杨小强估计,像赵强局长这么聪明的人,绝对不会是随便选人的,他一定是经过一番比较才最终认定自己来和他一起参与拆迁的。局长认定杨小强的原因,可能有四点:1、杨小强正直,不会做违法的事。局长带着他下去拆迁,他不会做受贿之类的坏事,如果找了一个贪心不足的人,侥幸心理严重的人,不畏惧法律的人,犯了法,把局长牵扯进去了,怎么办?2、杨小强单纯,不会把局长给卖进去。拆迁工作如此复杂,接触的领导是如此之多,很多人的话里带套,杨小强如果是个**蛤蟆眼的人,关键时刻为了某些利益或者为了躲避某些责任,而把局长卖了,怎么办?3、杨小强文笔可以,能帮助局长写稿子啊,比如每日工作汇报,工作总结等等。文笔差的人,让局长的稿子怎么得到上级领导的赏识?4、最重要的一点,是杨小强衷心而且有毅力。无论是拆迁还是其他什么工作,杨小强一定是那种能全力揣摩局长意图,并把这种意图坚决贯彻到底的那种人。拆迁之中,各种利益必然复杂交错,而且又有区委大领导盯着,局长并不是拆迁之中最大的官,也有上级来压着,局长有些时候可能也不得不说一些违心的话,做一些违心的事,这时他身边必须放一个对他忠心耿耿的人。拆迁必然遇到很多艰难困苦,没有毅力的人最终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