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萌芽

两天后,棚户区改造动员大会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首先是棚户区改造的南海街道周书记表态发言,他一是强调“稳”字当头,要确保社会稳定;二是强调机遇、挑战与考验,表示要和谐圆满地完成这八个社区的拆迁任务。要变被动拆迁为主动改造,要实行网格化管理,要采用一线工作法,要尽可能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中。

这次是杨小强真正身临其境地参与到拆迁工作中来。

前两天的棚户区改造学习会,只是一个预演。

人就是这样,当事情真正落到你头上的时候,你的心境会发生许多微妙的变化。两天前杨小强还只是以按照赵局长指示开开会的心态参加学习会,那是可以发发牢骚,是可以骂骂胡乱炫耀的官员,可是真当拆迁的事情落到他的头上,心境就全变了。

赵局长让杨小强和他一起负责南海街道王庄南社区的拆迁改造,这对杨小强是多大的信任啊!

赵局长是正处级领导,他一生能信任多少个下属,能愿意和多少个下属来同甘共苦地完成一件棘手的任务?

大人物是讲功利的,也是讲人情的。

在安监局里,赵局长就是大人物。

在拆迁改造这件事上,赵局长没有跟杨小强讲功利,他讲的是人情。他信任杨小强,他觉得杨小强行,他想锻炼杨小强,他愿意和杨小强共事,他不求杨小强给他送多少多少东西(杨小强从来没有给他送过一毛钱的东西),他讲的是情。

就冲局长的这份信任,拆迁改造这个活儿杨小强决定接了,而且要全力以赴把这活儿干好。

马云不是说过吗,员工想要跳槽,就是两点:1、钱给的少;2、心委屈了。如今杨小强每月钱是固定的,从来不会减薪,赵局长又对他这么好,他还有什么理由往后退宿?

此时高新区吴江书记开始讲话。在此时的杨小强的心里,吴书记的讲话非常有水平,每一句话都特别能打动人心。杨小强想起了管理学上的一句话:管理要有穿透力。吴书记说的话就特别有穿透力。

吴书记是这么讲的:

棚户区改造,是可以让老百姓说一辈子的事情。

要善于做思想工作,要善于谋划,要敢打敢拼不知疲劳。

现在,是万事俱备,东风尽吹的时刻,是顺天时、占地利、拥人和的时刻,所有的同志,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做到:

1、全力以赴,聚精会神,全身贯注,率先垂范,亲力亲为。

2、坚定信心,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精心组织,积极推进。

3、团结协作,齐心协力,互相补台,互相支持,互相帮助。

吴书记还讲了许多,杨小强都记不全了。但他说话的那种艺术性,那种鼓动性,让杨小强难忘。

开完棚户区改造动员大会,杨小强就正式开始了他的拆迁改造任务。他的身份是3战队王庄南社区联络员。赵强局长的身份是3战队王庄南社区战区司令。

拆迁工作是很辛苦的,这一点杨小强在心里已经给自己提前打了预防针,他准备从早七点到晚七点,一天十二个小时地干,竭尽所能,把工作干好。

这世上有不辛苦的工作吗?

没有。

这世界上只有两种工作,一种是你辛苦了,别人看得见;另一种是你辛苦了,别人看不见。

所以说,拆迁工作虽然辛苦,还是很不错的,至少你的辛苦,别人看得见。而杨小强死去的父亲呢,他一生干了那么那么多的工作,谁看得见?

动员会一结束,杨小强就立即按照以联络员的身份,进行拆迁准备。

赵强局长给了杨小强很大的权力:只要拆迁需要,杨小强可以调动任何科室的资源。

于是杨小强以最快的速度,找到相应的桌椅、文件柜、沙发、电脑、打印机等,然后装车往王庄南社区送。

为什么要准备沙发?

这并不是杨小强要摆谱。他一个小小的科员,正是踏实干事业的时候,哪能在村里老百姓面前炫耀?他准备沙发,是为了局长。

官场第九潜规则:形式主义不可少。

摆上沙发,是为了衬托局长的尊贵身份。否则,以特别寒酸的状态出现,岂不让村干部们小看了局长?

这种形式是必须的,尤其是在其他单位的领导面前。

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开厂子的人,喜欢开奔驰宝马甚至保时捷劳斯莱斯的原因。他们都是爱车吗?未必。对他们来说,车是身份的象征,豪车象征着我有钱,象征着我是上等人,象征着你与我做生意会更稳妥。

在赵强局长进村之前,杨小强先进去熟悉情况,与我同行的,还有一个叫李明的协管员。

杨小强之前对李明并没有好印象,因为他觉得李明总在混日子,根本就不用心工作。杨小强不明白赵强局长为什么会让他参与拆迁,但局长既然已经定好了人,那他就必须按照局长的意思办,而且还要装作很喜欢李明,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必须要把李明**出来,否则一旦自己分身乏术的时候,谁来顶上?

既然下属无法选择,那他只能好好地带李明。

其实带好李明这种人也并不难,只要做好下面两点就好了:一是让李明能感觉到舒服,或者至少让他感觉他比杨小强舒服;二是让他得点小利。老子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都是为了利而来,你只要给李明一定的利益,他自然会为你拼。

于是杨小强对李明说,“我是在编人员,挣得比你多,我觉得我就应该比你多干,否则对不起比你多的这份钱。每次的辛苦活儿,累活儿,都由我来干,只有在我分身乏力的时候,才会让你干。”

李明也感到不好意思,不过他是这样说的:“杨哥,你没有必要那么累,反正是社区拆迁,咱又没有什么事儿,不如你干半天我干半天,或者你干一天我干一天,这样轮,好了。”

杨小强一下子就不高兴了,心想:你可真会偷懒啊!你这是在干工作吗?混日子吧。

于是杨小强对他说:“小李,不要说咱们干拆迁这种辛苦活儿,就是在局里干普通的活儿,你就能干半天歇半天吗?咱是来工作啊,不是来玩。”

李明表面上答应,但却依然玩手机看视频,心思完全没有放在工作上。他的主要打算,就是赵强局长在时好好干,局长走后偷偷懒。这一切杨小强都看在眼里,所以杨小强觉得自己必须想个办法来好好教育教育他。

如果杨小强不能把李明的这些消极思想摆平,非但他自己以后会很累,而且更重要的是赵强局长会认为杨小强没有管理能力。一个人你都管不好,那给你许多人你就更管不好啦,这样的人怎么提拔?怎么当科长局长?

杨小强的大脑急速转动,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