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恐婚
下午15点04分,杨小强汇报王庄南社区当日工作情况如下:
3战队王庄南社区,工作进展:
一、今天上午8::00社区在会议室召开第二次党员、居民代表会议,启动王庄南社区社区改造。会议议程:
1、传达了街道同意改造批复;
2、通过了拆迁领导小组人员人数、名单;
3、通过了评估公司的确定;
4、确定了社区改造基准日;
5、确定了社区评估基准日;
6、会上宣读了廉政责任书;
7、会上宣读了控制违章建筑责任书;
8、党员居民代表签订了工作承诺书。
二、今天上午9:30社区召开拆迁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1、会上选举了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
2、强调了纪律和态度;
3、公布了责任分工。
三、今天下午组织前王庄、王庄北、王庄南三个社区改造领导小组培训会。
下一步打算:
拟定于明天下发告居民旧改反馈单,当日签字回收;两天后开始评估,王庄南社区五组,预计二十天结束;再二十天出值;下个月20日到31日签协议,保底百分之八十五,争取百分之九十五的签约率。
晚上,要去白茹家。
这次是沈老师正式邀请杨小强去她家坐客,与第一次不同,第一次相当于是沈老师在家对杨小强进行考察,这次是沈老师接受了杨小强成为她女儿白茹的男朋友。
杨小强开心地过去,去那个秋茹给沈老师租的套二厅的住房。
这是一间一楼的住宅,屋内收拾得十分干净。沈老师亲自下厨,准备了十几个菜,有海参、鲍鱼、酱猪蹄、冷切牛肉、羊肉汤、四喜丸子、南瓜排骨、蛹、黄花鱼、炸刀鱼、芸豆、白菜、菠菜、胡萝卜、藕片等等,色香味俱全,十分丰盛。
杨小强十分开心地一边跟白茹妈妈聊天,一边吃着饭。
白茹在一旁还故作酸溜溜的样子,对自己的母亲说:“看看看,我一个人的时候,从来不好好做饭,这带了一个男朋友回来,马上就做这么好的饭。”
“谁叫你不早带男朋友回来呢?”沈老师喜笑颜开道:“你早带男朋友回来,我早做这么丰盛的饭菜招待你。”
一家人笑嘻嘻的在一起吃饭,杨小强觉得好温暖好幸福。
吃完饭,白茹送杨小强往回走。
杨小强对白茹说:“我最近参与拆迁,会很忙很忙,是没有休息日的,周六周日也照常要上班,去社区上班。”
“忙是好事啊,”白茹轻松道:“忙才能学到东西。你放心啊,我不会缠着你的。”
“可是我很想你啊,”他温柔道:“我们俩见面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
“哎呀,你不要总想着粘在一起啦,黏在一起未必好啊,”白茹道:“我不喜欢那种,开始轰轰烈烈,后来又平平淡淡的那种,那样落差实在太大了,我接受不了。你要对我热情呢,就一直要对我热情,否则就不要故作热情。其实像这样平平淡淡的,一直能这样,也挺好。”
“你很特别。”他说。
“其实我身边见到太多太多生活不幸福的夫妻了,”白茹现出了忧郁的眼神,“不光是我爸和我妈,我单位的好多大姐都抱怨自己的老公怎么怎么不好,生活怎么怎么不幸福。我已经都做好了相应的思想准备了。”
然后她就给杨小强聊起了菲菲。
菲菲是白茹的一个朋友,长得挺好看的,还是本地人。菲菲家里特别急着让她找对象,她刚二十岁,家里就忙着给她相亲了,这让菲菲很不习惯。于是菲菲找到白茹,让白茹找那种靠谱的且相处起来轻松的男孩子。白茹说,好啊,我可以给你牵线,但处不处是你的事,将来如果婚姻不幸福了,不要来找我。菲菲点头答应。
于是白茹给菲菲牵了一个线,那男的是一家大型家电企业的中层领导,收入很好,长得也不错。见面后,菲菲很快坠入爱河,三个月就闪婚完毕。当时结婚的时候菲菲怎么怎么乐意,怎么怎么高兴,还到处夸赞白茹对她的好,她多么多么感激白茹。
可是结婚不到两个月,问题就来了。
男方因为工作关系,要经常出去应酬,喝到半夜才回家,这让菲菲很不习惯。更重要的,是男方有时身上除了有酒味还有烟味,而且因为有时喝多的缘故,又吐又难受的,菲菲半夜还得起身伺候她,这让在家从小到大像公主一样生活的菲菲如何适应得了?
于是两口子吵架开始变多,逐渐形成习惯,也慢慢开始分房睡了。这时候菲菲难受了,就总找白茹哭诉,她老公毕竟是白茹牵的线,这就让白茹也很郁闷。增加了白茹对婚姻不幸福的恐惧。
白茹一直跟杨小强聊着菲菲,杨小强知道,白茹有恐婚症。
与白茹告别后,杨小强便回到住处,一觉睡到天明。
他之所以这么踏实地睡觉,主要是因为这次自己到沈老师那里表现还不错,感觉跟白茹的感情又进了一大步。虽然白茹有恐婚症,但杨小强总觉得,经过自己不断的辛勤努力,白茹最终是会放下心里包袱,跟自己走进婚姻殿堂的。
拆迁第七日,第一月九日。
上午10:34,南海街道冯书记一行人到王庄南社区调研指导工作。
杨小强全程跟着,拿笔本记录,并迅速拍了几张冯书记检查与开会的照片,发到联络员群里。
杨小强明白:干工作就要主动,不等不靠,不要像算盘珠子那样,非要领导拨你才动。
而且通过参加领导组织的会议,通过全程的记录与思考,杨小强能学到很多东西。
这次的会议,是由南海街道冯远书记主持的。
参加会议的人员包括:南海街道冯远书记、王庄南社区张书记、王庄南社区张主任、王庄南社区其他两委成员、南海街道其他几个干部、杨小强。
南海街道冯远书记首先讲到:“明天评估就要开始了,在评估期间,歪风邪气坚决不能发生。不能说老百姓为了多评估几个钱,就私建了违章建筑什么的,或者临时在家里加装了什么什么东西来多评估几个钱,等评估公司人员一走了,又把这些家里临时加装的东西给撤回去。”
“你们要讲好,”冯远书记对王庄南社区两委成员讲道:“不允许出现这种所谓先建后拆的情况。你为了评估临时装了什么什么东西,好,我给你评估上。但是如果我评估以后,你临时加装的东西又都没有了,那我还要给你扣回来。国家的钱是那么好赚的,那是税收,是纳税人的钱。”
“还要跟老百姓讲明白,”南海街道冯书记道:“评估以后还要住上三年呢,并不是马上就有安置房可以搬可以住。老百姓为了多评估点钱,有用劣质地板的、劣质墙纸的,这样住上三年对身体伤害多大。因此得了病咋办?要告诉老百姓,不要为这千八百块钱,把身体造进去。老百姓啊,是光看眼前不看长远,有时候是专算小账,不算人工成本。要通知你们社区各小组长,一定要把我的这层意思说到。”
社区张书记和张主任跟着点头,表示认同南海街道冯书记的观点。
杨小强也很认同南海街道冯书记的观点。怎么说呢,老百姓确实可能为了眼前多赚点钱,而忽视了长远的利益。比方说,马上就要评估了,你立刻买上两块钱一平米的墙纸贴在墙上,一般评估能评估个十块八块的一平米,这样你就赚了几块钱一平米的差价,看起来是挺爽的。可是你别忘了,本次拆迁,并不是安置区已经建好了,就等你拆迁签字入住了,而是安置区也在一边拆一边建设。拆迁出空地与建设成安置区很可能需要有两三年的时间,在这两三年的时间里,你又不能把墙上的劣质壁纸拿下来(冯书记讲过,如果我评估以后,你临时加装的东西又都没有了,那我还要给你扣回来。)那么你就要守着这劣质壁纸过上两三年,一旦你的身体因为劣质壁纸释放甲醛等有害物质而生病了怎么办?得不偿失!
过了一会儿,社区张书记道:“我们这个社区是要拆一部分留一部分。怎么讲呢,就是先拆出一部分,来空出一部分地建设安置房。咱们是说了,拆掉的这一部分房子的户主,每处房子给1500元每月用于过度安置,可是村里面空房少,安置不了这么多人。”
社区张主任紧跟着说道:“村里面孤寡老人的,80岁以上的,那么多人,他们在这村里住了一辈子,不愿意远离这村子另找地方去租住。可是村里几乎没有空房子,满足不了他们的租房需求。”
“还是村里面想想办法吧,”冯远书记道:“要多做做这些老村民的工作,让他们多支持拆迁。”
社区张主任继续道:“为了把拆迁工作做好,我们村里也是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成立了房屋纠纷小组、矛盾调解小组和政策宣传小组,以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杨小强心里不禁噗嗤一笑,社区张主任明显是在表现本村做了大量工作,在领导面前露脸。
社区归街道管,南海街道是王庄南社区的上级单位。说白了,南海街道卡着王庄南社区的钱,而钱,才是社区两委成员包括社区书记主任最在意的。(社区主任是村民选出来的,街道甚至更高组织都无权罢免,只能停职一段时间。所以权力并不是社区畏惧街道的地方,金钱才是。用一部有名电视剧里的话来讲,“没有人不喜欢钱,只要钱是安全的。”)
冯远书记道:“我们安排的是一个社区一个律师。评估开始以后凡是涉及到法律层面的事一定要咨询律师。涉及到政策层面的事,不能每个人都答复,这样很容易答复错。一个村原则上只有一个人(唯一对外答复政策)答复。答复政策时,吃不准的事先不答复,问明白了再答复。要知道不是政策的制定者,每个人对政策的理解都可能会有偏差。政策,只有街道大项目办明白。说白了,政策的制定者对政策才是最明白的。”
冯远书记接着道:“从明天起,就要进行评估了。评估要坚持公正、公开、公平,必须将两委成员的评估结果都公示出来。该拿的拿,千万不要想着多拿一分钱。我曾经碰过一个老百姓为了30块钱不依不饶。其实各家评估值之间差不了多少钱,评估差个千八百的要命了。一评估就能基本看出来全村下一步拆迁的形势。”
杨小强心里头跟明镜似的,如果真能如南海街道冯远书记所说的,评估值之间差不了几个钱,就好了。可是当金钱利益摆在面前的时候,社区两委成员也好小组长也好,能做到公平公正地带人去评估吗?能做到自己的评估值与老百姓的评估值接近吗?会不会有猫腻,会不会两委成员的评估值很高,而老百姓的评估值很低,这样两委成员会比普通老百姓多拿许多补偿。这里面的公平公正谁来保证,怎么保证?
很不幸,杨小强的种种担心在后面都出现了,就有的社区两委成员的评估值比老百姓高出许多,两委成员自己人的评估值都比非自己人的要高,成为了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回过头来看,如果真做到了南海街道冯远书记所说的,后面的工作也不会那么被动。实际上,老百姓真的很容易满足,他们也都知道这世间没有绝对的公平,你只要给他们相对的公平就可以了,可即便是这么简单的要求,也得不到满足。
最终酿成老百姓闹事抵制签约的后果,谁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