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严嵩登场
孙东远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大为震惊,他没想到锦衣卫内部居然出现了如此叛徒,而且此人居然还官居镇抚司指挥使,这实在是他作为锦衣卫都督最为失职的表现。
孙东远一面将张岳的罪行写成密报呈递给皇帝陛下,一边向朱厚照祈休,他现在都感觉自己实在是无颜再去面见皇帝陛下,无颜担任锦衣卫都督了,因为他辜负了陛下的期待。
同时再加上东西两厂对锦衣卫的嘲笑,使得他感到自己每在锦衣卫多待一天,就多一分的罪行,多一分的耻辱。
朱厚照看了孙东远的密报之后,非但没有批准他的致仕申请,还赐给了他斗牛服,鼓励其好好工作,命其重新整顿锦衣卫,务必使得锦衣卫作为大明的眼睛,加强对外的军事情报查探,加强锦衣卫自身素质建设,提高每个锦衣卫的个人素质和能力,用朱厚照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锦衣卫这个大明的眼睛不仅要亮,还要干净!”
自此,包括东西两厂与锦衣卫在内的情报机关和监察、特务机关都开始了自查,随着自查的完成,东西两厂与锦衣卫的权力进一步扩大,其人员素质自然也是提升了许多,为皇帝陛下办起事来自然也是得心应手了许多。
闲话少絮,且说漠王本人则是十分强硬的,他虽然被几经用刑但也没有多说什么,这令孙东远大感头疼,毕竟他可是想从漠王身上得到一些有用信息的,这样一来他对皇帝陛下的愧疚也就会少那么几分。
朱厚照得知漠王的情况之后,并没有强求能从其身上得到什么有用信息,他指示孙东远多在原南镇抚司指挥使张岳身上下手,既然漠王不肯开口,那就要看其战友能否靠得住了。
张岳可不同于漠王,他知道锦衣卫这里各种酷刑一应俱全,只怕死人在这里也会开口说话,所以当他开口说第一个字的时候,就没想着再隐瞒下去,将他所知道的所有情况都交代了。
随后孙东远将张岳的口供笔录递交给了皇帝陛下亲自阅览,上面涉及到了不少的秘密。
原来李朝国主李怿初登大宝就来面见当今皇帝陛下,不单是因为厉王之事,还因为其受到东瀛的威胁,东瀛想要趁着大明皇帝陛下登基不久,不解政事之机,扰乱朱厚照的视听,使得厉王可以在南方称帝,与朱厚照一争长短,这样的话,朱厚照年纪轻轻,初登大宝就出现这样的事情,那么大明自然也就无暇顾及李朝了。
而东瀛的目的则就没那么简单了,据张岳所言,因其是锦衣卫,皇帝陛下身边的近臣,因此东瀛给其上万两白银,央求他向东瀛禀报皇帝陛下动向,后来陛下出征关外与戎奴对战之时,东瀛之所以能在最为紧要的关头赶到辽东那里也是因为他们早已知晓了陛下亲征的消息,不过好在陛下吉人自有天相,那时早已神不知鬼不觉的离开了关外,去往了江南。
由于陛下在江南之时隐姓埋名并没有透露自己的身份,所以张岳虽然贵为镇抚司指挥使,但是他却丝毫没有得知陛下的下落,也正因为此,厉王称帝与陛下一较长短的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就宣告破产了。
再然后就是鞑靼的犯边问题了,在这个问题上,张岳的作用并不大,因为鞑靼部小王子与戎奴和女真之间联系并不紧密,张岳自己也犯不着主动贴上前去,不过陛下离开京城亲征鞑靼之事倒是张岳告诉的漠王。
由于张岳此事涉及到诸多大明机密,并不可以将其审讯结果和处置结果公之于众,所以最终皇帝陛下下旨将张岳秘密凌迟处死,并夷其九族,对于曾和漠王有瓜葛,早已被锦衣卫给监视起来的郑柄孺也被朱厚照下旨处死,因为其父右佥都御史郑士昌在孝宗之时就因贪污被诛,现在他不仅不感念皇恩浩荡,没有将其发配充军,还录其为庶吉士,反倒是对当今皇帝陛下心怀怨念,因此朱厚照也没有跟他客气,除了处死了他本人之外,朱厚照还下旨夷其三族,以绝后患!
对于漠王本人,朱厚照既没有下旨处死他,也没有下旨放了他,只是命孙东远将其关在诏狱内,严加看管,等候有用之机。
郑柄孺被处死本是一件没有波澜的事情,不过这却给了一个小人物登场的机会。
郑柄孺此前曾任翰林院检讨,官职不大,事情不少,但是郑柄孺的心思不在为陛下做事上,所以其在翰林院的行事风格可想而知,那自然是得过且过之状了,此时,时任翰林院编修的严嵩看不下去了,向皇帝陛下上奏弹劾郑柄孺,不过由于当时皇帝陛下北征戎奴,再加上这两人俱是小官,严嵩所奏之事也都是小事,因此当时的内阁辅臣,现在的内阁首辅李东阳就将此事压了下来,只是派人教训了郑柄孺几句,同时又派人鼓励了严嵩几句,让其在翰林院继续好好工作。
严嵩原以为此事就这样过去了,他还是继续在翰林院做他的编修,郑柄孺还是在翰林院做翰林院检讨,两人之间虽有仇视但是因为同在一个部门工作,所以还是相安无事的状态。
但是郑柄孺被处死并且被夷灭三族之后,李东阳突然就想到了严嵩之前的那封奏折来了,于是他便亲自向皇帝陛下上奏,陈言严嵩与郑柄孺之事,朱厚照虽然知道严嵩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但是由于明史被野猪皮篡改,所以他也不敢尽信史书所载,因此他决定给严嵩一个机会,着令严嵩管理国子监,于是严嵩就此一步登天。
严嵩的父亲是位久考未成,而又醉心于权力的人,自然把一切的希望都放在儿子身上,于是便悉心的栽培、教导。五岁在严氏祠启蒙,九岁入县学,十岁过县试,十九岁中举,二十五岁时,严嵩终于完成父亲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