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我国古代考场花式作弊大全,看完觉得《天才枪手》弱爆了!
一部《天才枪手》,把学生时期的作弊老油子们全炸出来了。
电影里的作弊手段花样繁多,从初级到高级应有尽有。电影取材于真实事件,涉及到的作弊手段我们其实也耳熟能详。
下面且听阿杜开扒一些我国古代那些酷炫的作弊手段和作弊流派:
欢迎对号入座
如有雷同
算你厉害
…………
【空手党】
(要求:身体条件优秀)
(难度:低)
(风险系数:较高)
(适用人群:普通学渣)
“空手党”是作弊界最清流的一个派系。
这类考生进场时往往都一脸正气啥也不带,面带微笑,闲庭信步。只要不脱衣服,无论怎么搜都看不出他有哪里不对。
因为玄机正是在他们“身上”。
不借助传递工具,也不与他人交流,他们只靠自身的身体优势来作弊——长腿、大胸、大手等,把答案和小抄带入考场。大学期间,我室友还有对面寝室的磊哥,竟然夹藏在**里面的,也是一个厉害的角。
这种作弊方式看似比较初级,但是应用范围却意外的广,且机动性很强。
不仅如此,这个流派还拥有悠久的历史,所以经验和手段都很丰富。
而最早的“空手党”可以追溯到唐代:
在唐代,我国就已经有考生用乌贼汁作为的作弊的工具:作弊者用乌贼汁把需要夹带的内容书写在裤子的夹层上,然后涂上烂泥巴,入场之后烂泥巴会变干,可以用“抖腿”的方式甩掉,这样文字就出现了。
而且据说乌贼汁还有个特点,就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不需要清洗,字迹就会自行消退。这种办法巧在即使作弊者被抓住,证据也不会保存太久。
…………
【工具党】
(要求:强大创造力)
(难度:高)
(风险系数:较高)
(适用人群:中级学渣)
在电影《天才枪手》中,女主的第一次作弊,用的就是“橡皮擦写答案”这种初级手段。
这种方式其实是作弊流派“工具党”的常用技巧——偷梁换柱。
“工具党“顾名思义是指借用工具将“小抄”带入考场的机智青年们。这种方式的目的其实跟“空手党”一样,用记录重要知识点的“小抄”提示自己来做题。用这种方式作弊的人,平时也不是不学无术,大多数为不太用功的普通学渣,知道学的是什么,但记不太清楚。
当初高中的时候,很多数学、物理的公式我都写的超级小放到笔管里面,后来分了文理就不用了。所以这种方法对我们一些依靠背诵的文科类考试没啥用处,厚厚一大摞的资料根本没地方放啊。
“工具党”的工具种类繁多,下面颜值哥根据难度等级来为大家列举一些:
==初级缩印
“缩印”是指将考试科目中可能涉及到的且需要记忆的内容或公式,用很小的字体记录在迷你的载体上。
这种方式同样来源已久,从隋唐科举考试开创以来,古代考生就发现了这种技巧,并将之统称为“怀藏”。
古代科举考试时间较长,所以可以携带吃食、蜡烛、餐具等入场。这就为考试作弊创造了很多机会:当时很多人将《四书》《五经》用塞在馒头里、缝在衣服夹层以及塞在蜡烛里等方式带进考场。
利用蜡烛作弊的操作方法是,先将蜡烛内部沿引线从底往上掏空,塞入纸条后再用蜡油将底部封平,然后带入考场。
举著名作弊奇书《四书典仓》为例,全书长约八九厘米,宽约5厘米,书内浓缩了“四书”的精华内容,上、下两册共计11万余字。(考试的时候真的看得过来吗……)
“怀藏”所用的字必须是小巧容易看清的馆阁体,写字用的并非一般毛笔,而是用老鼠胡须特制的“鼠毫”,作弊的技艺可谓高超,书写的人也比较厉害。
==高级怀藏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反作弊手段的升级,越来越多考场禁止考生携带私人物品。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作弊党们很快就从这些规矩中找到了突破口——必需品。
考场虽然规定了这也不许带那也不许带,但是计算器、饮用水、笔总是要带的。
于是,机智的少年们开启了他们的发明创新之旅。
可塑性超强的作弊工具——笔
你可别小看了2B铅笔!
在《天才枪手》中,最关键的作弊工具就是它。
电影中,女主为了钱需要同时帮助几百人,在最严格的SAT考试中作弊。她机智的发现,这场考试什么都不让带,除了一种特质的2B铅笔。
而这种铅笔上,是有条形码的,那么重点就来了!
女主利用条形码代替选择题的ABCD,用条形码最粗的一根代表A,并以此类推。
那答案哪里来的呢?
很简单。
女主利用时差,飞到先进行考试的澳大利亚。做完题目后将答案记下来再传到泰国,由泰国的接头人把答案转换为条形码,印出来贴在铅笔上。
这样每个拿到“答案铅笔”的人,只要知道暗号,都能轻松随意的得到高分。
这种方法看似酷炫,其实早已有人用过,不过是用来记小抄的。
==万能的水瓶
很多考场都可以带水进场。所以有“发明家”创造出了这样一种超酷的作弊方式——瓶身障眼法。
首先准备一种普通的饮用水,然后用高超的PS技巧,做出水的贴面。再将小抄P到贴面上,你就能得到一瓶完美的“小抄饮用水了”。
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用这个方法的人,往往都是大方的把水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即便老师再认真,也很难去想到检查你水瓶上的字。
==广角后视镜
带瓶水去考试,除了能够加带点儿私货,还能充当后视镜,严密掌控监考老师的位置。具体操作如下图,一看便知:
…………
【外援党】
(要求:胆子大,有钱)
(难度:极高)
(风险系数:极高)
(适用人群:超级学渣)
其实,“小抄”只能为考生提供部分提示作用。对于一些根本不会的题目,即使有小抄,也写不出来。
因此很多平时不学无术的超级学渣选择了究极作弊方式——“找外援”。即收买学习好的学生,在考场上为自己传递答案,或者有些胆子大的,能直接让好学生替他做卷子,借此拿到高分。
这些传答案或替考的好学生,被称为“枪手”。其实,“枪手”这个职业是伴随“考试”而生的,在唐代就已盛行。
“枪手鼻祖”温庭钧
从科举考试开创之时,“枪手”这个职业就开始盛行。其中,唐代著名诗人温庭钧就是一位当时远近闻名的“超级枪手”。
据《北梦琐言》中记载:温庭筠“多为邻铺假手,号曰救数人也”,就是讲温庭筠经常为邻座的考生代作文章,人们送他外号“救数人”。
唐朝“枪手”的存在比例还是比较高的,据说当时考场中冒名顶替者有一个专称——“非正身”。民间流传有“入试非正身,十有三四”的说法。
温庭筠是唐朝宰相温彦博的后代,才华很高,所以经常有人请他在考场上为人替考。一来二去考官都熟悉他了,但参加考试人人都有权利,所以也奈何不了他。
唐宣宗大中九年(公元855年),朝廷再次举办“高考”,礼部侍郎沈询主持考试。鉴于作弊专业户温庭筠早已臭名远扬,沈询为了防止他再次当枪手,特意给他设了个专座。开考后,在沈询等几位监考官的全程关照下,温庭筠貌似有点不爽,草草写了千把字,就提前交卷离场。
沈询终于松了口气,忍不住得意地问温庭筠:“今天你作弊了没”温庭筠失落地说:“监考太严,我也没敢乱整,才搞了个八连发而已。”
也就是说在监考官如此严密盯梢下,温庭筠居然还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帮八个人作弊,完了还臭瑟,这让沈询受到了严重打击,气得哆嗦不止。可想而知此人的厉害程度。
…………
【反作弊】
作弊招术花样繁多,但监考老师们也不甘示弱,纷纷出“狠招”进行“反作弊”。
(你想传答案?)
不存在的。
为防交头接耳请外援,老师们发明了一些款式新颖花样繁多的“考试帽子”:
(你想用手机?)
不存在的。
为了防止有学生将手机带入考场传答案,很多考场都配备了金属探测器和信号屏蔽仪:
(你想找“*****?)
不存在不存在。
为防替考,很多考场都安装了指纹检测器,即使是双胞胎也不行。
【作弊入刑】
除此之外,为了加大惩罚力度。自2015年11月起,作弊行为被正式列入刑法范围:
我国通过全国审议,其中明确在法律中增加一条:“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不知道是哪一条的自行问度娘去。
人生是一场考试
在电影《天才枪手》的结尾,主角成功帮助几百人通过了考试,拿到了巨额报酬。但自己的行为却考官发现,进而永远失去了出国读书的机会。
这部电影的故事虽然发生在泰国,但这个由真实考场作弊案改编而成的故事,其实反映了很多社会问题。
无论到哪里,教育公平都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一环。通过教育获得知识,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才能构建一个阶层流动、充满活力的社会。
否则,阶层固化,一切变成了有钱人的游戏,社会矛盾激化,和谐社会也变得无望。由于历史原因,亚洲的学生,似乎比欧美学生更擅长考试。同事也更懂得对付考试,也许这也因为我们骨子里更依赖考试。
虽然有那么多人抨击考试,抨击高考,但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仍然是一个硬指标,是一个相对公平的维度。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考试,可以偶尔抖抖机灵,但却无法作弊。因为生活到底该往哪走,只在你自己,这是一道永远无法作弊抄袭的考题。
愿各位在面对生活的考验时,能够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