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假想博弈 Part.2

信哲的视线回到重新打开的书本里,这是他不打算继续谈严肃话题的意思:“在这个「假想博弈」的空间里,事实上只是你的深层记忆反馈的,是你面对你自己的世界,我的存在只不过是你用记忆编排而成,我在这里会说的话,一方面是你的记忆为我‘设定’的思考模式,另外一方面就是你内心不愿自己说出口的内容罢了。”

“那你说下,我内心到底想说什么呢?”

“你嫉妒我娶了个美女做老婆,自己身边还有花琳此尤物,现在不禁联想翩翩了吧,拒绝友情什么的,你只是想得手的龌龊罢了。”

尽管柯信哲说话的语调都很平静,但从内容上他显然相当得意,也是因为自己感受到某种程度的挫败感——毕竟那种无表情路人脸找到美女做老婆,是谁都会感叹命运的不公。

“好好好,你说的都对。”

“既然我说的没错,你应该做什么呢?不是很清楚吗?”信哲的注意力依旧保留在书里,但语气上开始有少许悦动。

“?”

“追出去,拥抱她,给她一个深吻。”

“这样的话反而很像三流都市小说,你很不符合你理智的角色设定。”

“谁知道呢,对‘设定’的深度遵守,不就是被现实中的我将你这个脑内妄想剧场命名为能力「假想博弈」的理由嘛?”

浩全想起这个信件中偶尔会用严肃的语调开点小玩笑或者冷笑话的家伙,虽然没有在现实中见过这一面,但在这黑色空间之中,却栩栩如生地重现了。

.

浩全那个被删除的邮件账户里曾经有过的一封信,那是信哲对他讲过的,关于他与一些重要人物谈判或对话前都会进行的思考推演,被信哲所调侃并命名为「假想博弈」的“特殊能力”。

浩全并没有理论性学习过人类心理学之类的知识,对他人的性格心理的理解几乎都是构建在经验与无法描述的某种天赋上,但正确度之高让柯信哲为之惊叹,尤其是全身心进入思考推演的时候,几乎是把对手的人格与表现完美演绎了出来,但是要浩全自己来解释为什么时候却解释不了,所以被信哲调侃为无法解释的特殊能力。

柯信哲也给过他这个“能力”的解释,人的大脑总会不断吸收并删除情报,但人的大脑容量以及整体运算力事实上是远超各种超级计算机的,很多情报实则是藏在了记忆深处无力发掘,而他的思考推演能在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将一切关于对象的记忆都罗列并整理出来,形成对象的“假想设定”。

而那些“设定”,事实上可能对方某个不经意的小动作,或者言语产生出来的,只是实施假想的郑浩全本人没有意识到而已。

的确,浩全面前的柯信哲活灵活现,就是五十二年前在机场见到的那个静静看书的十几岁孩子模样,手里握着的书本《人工智能语言与构造》也如当初,而关于他的记忆跟“设定”,更多的是靠着那之后用心交流的大量书信交流中搭建起来。

——即便在这个时代,他本应该是一个满脸光阴年岁的老头。

虽然邮箱已经再也无法登陆,挚友的真容也再也见不到,但他的思想,一直会停留在自己的这个「假想博弈」的空间中,等着哪一天人生遭遇迷途的自己的询问吧,如果没有遇见他,自己的人生也不会有过那一刹的光辉吧。

“什么时候遇上对的人,那是运气,不是吗?何况,我也得到了只有我自己独立思考所无法得到启示,我们彼此彼此吧。”存在与内心的信哲读出了浩全没有说出口的心里话,回答道。

“是啊,永别了,我的挚友啊。”

“话别说死啊,说不定,这会儿的我正在某处俯视着你啊。”

“!!”

那个墨色的空间里骤然间,空无一人。

“那,或是我不希望他死的妄想吧.....”

浩全喃喃道,睁开眼,回到了现实之中。

.

浩全带上了墨镜,急忙跑出了房间,在离开五号区的道路上,匆匆寻找着那个披肩长发的熟悉背影。

此刻是下午五时许,路上开始有稀稀落落的下班回流人群,在各种杂乱的身影中,难以寻觅,招呼上的也多是一些仅仅是发型背影相似的女孩。

许久无果,失落的浩全想要转身回去。

但在转身之前,被人喊上了:“浩全,你怎么在这?”。

被寻找的少女手里正提着一袋包子,而嘴里也咬着一个:“路上见到了一家热卖包子的贩卖车,价格实惠量又足,买多了还打折,想到你这阵子一直吃干巴巴的福利食物,想着买来给你吃吃看,说不定心情会好转呢。”

嘴边还沾着葱粒的少女,绽放着温暖如初的笑容,加上夕阳的背光,在温和夏日季风中纷飞的裙际,宛如幻境之中的场景。

此刻此景,甚至有些迷恋于此的浩全,不知道要开口说什么,反而是花琳先开了口

.

“你是来找我的吗?”

“我只是出来散步而已。”浩全对于表达自己真实目的还是相当羞涩的。

“散步?会满头大汗?六月就是闷了点,还没热得那么夸张吧。”

“运动啊运动。”

“那运动后,肯定要吃东西的啦——”花琳笑着把一个包子塞到了浩全嘴里。

“刚刚真的是抱歉。”咬下包子的浩全,含糊不清地表达了内心的歉意。

“你说什么我没听到?”

“没有。”

“肯定有说什么的,好像听到了抱歉什么的,再来一遍啊——”在这个少女爽朗的表情上,满溢着夏日般耀眼的热量,让浩全感到了十分的憧憬。

——以及依赖。

.

在一个漆黑的空间。

其中只有自己的全身是发光体,此处以外的地方,便是无光的世界,无光的水面。

C国国立人工智能数据管控系统「星海」,以及后续实验版本的人工智能系统,都具备这个被父亲命名为「假想博弈」的具象化思考功能,这个来源于父亲某个朋友的创意,据说有可能让人工智能学会的“读懂人心”。

然而,即使得到了这个功能,名为「星海」的少女依旧无法获得父母两人期望中习得的“读懂人心”,所以才有了「星海」的后续实验版本,也就是那个没几天就要来跟自己吵一次架,骂自己死脑筋的“野蛮妹妹”,从读懂人心的角度上,她的妹妹们明显更加优异。

.

名为「星海」的AI少女,此刻漂浮在构造似是而非的水面上。

作为国立人工智能数据管控系统,「星海」的工作相当之多,管理包括遍布整片国土以及国外的租赁土地工厂,比人类可视极限的繁星还多。之所以无法压垮她,是因为她本身就是由代码构成,只要有足够多的服务器,她就有足够多的“分身”去完成工作。

按道理,工作量越大,所观察的人生也越多,她获得的经验越多,但面对如此超量的学习样本,依旧无法解决“读懂人心”的升级课题。所以,自认不足的「星海」一边尽心尽责地完成工作,一边等候着即将完成的第二代「星海」来将自己取代。

这里面,除了「星海」的部分。还有她曾经是「莉莉丝」的任务。

“请祝福那些你能触手可及的人们。”

这是她的诞生之日,也就是名字还是「莉莉丝」的时候,母亲许下的嘱托,所以她一直在学习并履行“祝福”的任务。

自己被母亲精心设计出来的身体设定,本身就是致以当时还是单身的父亲的情书,同时也是对当时还在幼年期自己的祝福,直到它被国家认可,接入国立系统更名为“星海”之后,这些看似无用的设计,以及母亲的嘱托,依旧保留在核心程序之中。

——没有双足,身着白色婚纱的身体,双手捧着花球。

——胸口上佩戴了象征“至高三令”设定上无法自我卸除的红色宝石饰品。

——名为“莉莉丝”。

这便是父母对自己“此身禁锢于此地,为祝福他人而生。”的角色写照。

.

刚刚不久,她又一次尝试着去“祝福”了。

一个泪光满盈在街上茫然的少女,少女为何而悲伤,她不知道,不过,她只是回忆起了父亲说过的话:“面对悲伤的人,不能退后半步,再拙劣的应对,远比你疏远他要好得多。”

于是她在权限的范围内,将不远处的自动食物销售车悄悄移动了过去,换来了少女的豁然开朗,之后从这各处的监控信息也让她知道,少女似乎回去与朋友和好了。

“那笑容,就是被祝福的证明吧。”

AI少女淡淡地给今天的成功记上了一笔,她就像解决了什么淤积阻塞许久的事件一样,感受到了可能是“开心”的情绪。

人工智能系统「莉莉丝」。

在四十多年前诞生的那天起,直至成为了世界第一的人工智能系统的「星海」的今日。

一直都在努力而艰难地摸索着,“祝福”那个她所触手可及的“世界”的办法。

.

篇目「假想博弈」完结。